2025年09月上半旬 爱尔眼科2025上半年扣非净利增长14.3%原因解析

分析爱尔眼科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增长14.3%的核心原因,包括主营业务增长、费用控制、数字化赋能及规模效应等关键因素,揭示其经营韧性与长期竞争力。

发布时间:2025年9月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0 分钟

爱尔眼科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增长14.3%原因分析报告

一、引言

2025年上半年,爱尔眼科(300015.SZ)实现营业收入115.07亿元,同比增长9.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微增0.05%;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达20.4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30%,显著高于归母净利润增速。这一背离主要源于非经常性损益的拖累(如政府补贴、投资收益减少),而扣非净利的高增长更真实反映了公司主营业务的经营韧性与效率提升。本文从业务板块驱动、费用控制、数字化赋能、规模效应等维度,深入分析扣非净利增长的核心原因。

二、核心增长原因分析

(一)主营业务板块全面复苏,高毛利业务拉动收入与利润增长

爱尔眼科的收入结构以屈光项目、视光服务、白内障业务为核心(占比约70%),2025年上半年各板块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高毛利的视光与屈光业务成为利润主要贡献点:

  • 视光服务:增长最快的新增长点,收入同比增长14.73%。主要得益于“5P近视防控模式”(预防、预测、个性化、精准、全程)的加速落地,以及小儿眼病、视觉训练、老花矫治等细分业务的拓展。例如,公司通过主办全国性眼健康会议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动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如角膜塑形镜)与服务的渗透率提升,视光业务毛利率保持在54%以上(2024年数据),成为利润增长的重要引擎。
  • 屈光项目:技术迭代应对行业“内卷”,收入同比增长11.14%。尽管2024年屈光业务增速放缓(仅2.31%),但2025年上半年公司通过**技术升级(如全光塑、全飞秒4.0术式)**提升平均客单价,同时优化业务结构(如高端屈光手术占比提升),有效对冲了行业价格竞争压力。屈光业务毛利率约55%(2024年数据),仍是公司毛利率最高的板块之一。
  • 白内障业务:结构优化推动利润提升,收入同比增长2.64%。尽管增速较慢,但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占比提升(多焦晶体应用增加),以及飞秒白内障术式、手术导航系统、智能显微镜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白内障业务的单台手术利润有所提高,部分抵消了收入增速放缓的影响。

(二)费用控制与运营效率提升,推动净利率改善

2025年上半年,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费用率,尤其是销售与管理费用的控制,成为扣非净利增长的重要支撑:

  • 销售费用率下降: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率为9.03%,较2024年全年(10.25%)下降1.22个百分点(新闻[7])。主要因公司优化营销投入结构,减少低效广告支出,转而通过数字化营销(如AI精准获客)提升获客效率。
  • 管理费用率下降:2025年一季度管理费用率为12.63%,较2024年全年(14.25%)下降1.62个百分点(新闻[7])。主要因公司通过数字化系统(如ERP、CRM)提升管理效率,减少了行政开支与人力成本。
  • 财务费用控制:2025年一季度财务费用率为0.70%,较2024年全年(1.02%)下降0.32个百分点(新闻[7])。主要因公司优化债务结构,降低了利息支出。

费用率的下降使得公司净利率提升:2025年一季度净利率为19.36%,较2024年全年(17.81%)上升1.55个百分点(新闻[7])。净利率的改善进一步放大了收入增长对利润的贡献。

(三)数字化与AI赋能,提升服务效率与客户粘性

爱尔眼科2025年上半年加速推进“有温度的AI智慧眼科医院”建设,通过大数据与AI技术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同时增强客户体验:

  • 远程医疗服务升级:远程医疗中心已入驻专家400余名,覆盖全国20余省,上半年完成远程阅片超20万例(新闻[1][2])。远程会诊、远程门诊等服务不仅拓展了服务场景(如基层地区患者),还减少了患者的出行成本与时间成本,提升了客户粘性。
  • 数据资产挖掘:公司整合28个高质量眼科专病数据集,启动7项数据产品在数据交易所的挂牌,并新增4项数据知识产权申请(新闻[1][2])。数据资源入表与数据产品化不仅提升了数据资产的价值,还为未来的AI模型开发(如疾病预测、个性化治疗)奠定了基础,长期有望降低诊断成本与医疗风险。
  • AI技术应用:智能显微镜、手术导航系统等AI设备的应用,提高了手术精度与效率,减少了手术时间与并发症风险,降低了医疗成本。例如,飞秒白内障术式的应用使得手术时间缩短约30%,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术后视力恢复效果。

(四)规模效应与网络布局,支撑长期增长

爱尔眼科通过**“1+8+N”分级连锁模式**(1个总部、8个区域中心、N个基层网点)不断扩大医疗网络,2024年底境内医院达352家、门诊部229家(新闻[8]),2025年上半年继续优化网络布局,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 门诊量与手术量增长:2025年上半年门诊量达924.83万人次,同比增长16.47%;手术量87.9万例,同比增长7.63%(新闻[1][3])。门诊量的快速增长反映了公司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与服务覆盖范围的扩大,而手术量的增长则直接带动了收入与利润的增长。
  • 境外业务贡献提升:2024年境外收入达26.3亿元,占比12.5%(新闻[10]),2025年上半年境外业务继续保持增长(如欧洲区2024年增长18%)。境外网络的拓展不仅分散了国内市场的风险,还为公司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

(五)非经常性损益拖累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更反映真实增长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仅增长0.05%,主要因非经常性损益减少(如政府补贴、投资收益下降),而扣非净利增长14.3%则更真实反映了主营业务的增长:

  • 非经常性收入:2025年上半年非经常性收入(如政府补贴)较2024年同期减少,导致归母净利润增速远低于扣非净利增速。
  • 非经常性支出:2025年上半年可能存在较多的非经常性支出(如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进一步拉低了归母净利润增速。

三、结论与展望

爱尔眼科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增长14.3%的核心原因包括:主营业务板块(尤其是视光与屈光)的增长、费用控制与运营效率提升、数字化与AI赋能、规模效应与网络布局。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公司主营业务的增长与利润的改善,而扣非净利的高增长也反映了公司经营韧性与长期竞争力的提升。

展望未来,随着**“5P近视防控模式”的进一步落地、AI与大数据技术的深化应用、境外业务的拓展**,爱尔眼科有望继续保持扣非净利的稳定增长。同时,公司需关注行业竞争(如其他眼科连锁机构的扩张)与政策变化(如医保报销范围调整)的影响,继续优化业务结构与费用控制,以保持长期竞争力。

数据来源
[1] 央广网:《上半年扣非净利增14.3% 爱尔眼科技术迭代与数据资产布局提速》(2025-08-27)
[2] 腾讯新闻:《上半年扣非净利增14.3% 爱尔眼科技术迭代与数据资产布局提速》(2025-08-27)
[3] 新浪财经:《爱尔眼科营收增速与净利背离 上半年净利润仅增长0.05%》(2025-08-27)
[4] 新浪财经:《爱尔眼科(300015):一季度业绩较快增长 “AI眼科”加快布局》(2025-04-29)
[7] 新浪财经:《爱尔眼科(300015):24年各业务增速稳健 25Q1恢复高增》(2025-04-28)
[8] 金融界:《爱尔眼科: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和净利同比分别增长15.97%和16.71%》(2025-05-07)
[10] 新浪财经:《爱尔眼科(300015):2025Q1业绩亮眼 后续经营趋势稳健见好》(2025-04-29)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