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茶姬不参与外卖大战的战略考量——基于品牌长期主义的财经分析
一、引言
2025年以来,国内外卖平台(京东、美团等)发起的“外卖大战”以奶茶、咖啡为核心赛道,通过巨额补贴(如“满18减18”“0元购”)驱动用户增长,成为新茶饮行业的重要变量。然而,作为“美股新茶饮第一股”的霸王茶姬(NASDAQ: BWC)却始终未深度参与,其创始人张俊杰(董事长兼CEO)明确表示“坚决不盲目跟风卷入价格战”。这一策略背后,是基于品牌定位、加盟商生态、长期可持续性的综合考量,本质是用短期业绩压力换取长期品牌资产的积累。
二、战略考量之一:坚守高价值品牌定位,避免品牌溢价侵蚀
霸王茶姬的核心战略是“高价值品牌”,其起盘逻辑即通过“侧翼突围”切入原叶鲜奶茶赛道(区别于喜茶、奈雪的水果茶),以“标准化、高品质、中高价格带(15-20元)”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9])。参与外卖大战的“低价补贴”策略,将直接冲击其品牌定位:
- 品牌溢价的侵蚀:价格战本质是“以价换量”,短期可能提升GMV,但会降低消费者对品牌的“价值感知”。例如,霸王茶姬的客单价(约18-22元)高于行业平均(蜜雪冰城约8元、古茗约12元),若参与“满18减10”等补贴,客单价将降至10元以下,与中高端定位冲突,削弱其“品质茶饮”的品牌形象。
- 用户群体的异化:霸王茶姬的核心用户是“品质敏感型”(如年轻白领、女性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低,但重视产品口感、品牌调性。补贴会吸引大量“价格敏感型”用户,这类用户复购率低(依赖补贴),反而会稀释品牌的核心客群,影响长期复购率([7]提到霸王茶姬2025年Q1-Q2活跃会员从4490万降至3860万,降幅超18%,部分原因是未参与补贴导致用户分流)。
三、战略考量之二:保护加盟商生态,避免利润链条断裂
新茶饮品牌的扩张高度依赖加盟商(霸王茶姬全球7038家门店中,加盟商占比超90%),而外卖补贴的核心矛盾是“补贴成本由品牌与加盟商共同承担”,直接压缩加盟商利润:
- 利润计算逻辑:假设一杯奶茶的成本(原料+人工+租金)为10元,原客单价18元,加盟商利润为8元(不考虑品牌分成)。若参与“满18减10”补贴,客单价降至8元,加盟商利润为-2元(需承担部分补贴成本),即使品牌承担部分补贴(如补贴5元),加盟商利润仍为3元(8-10+5),较原利润下降62.5%。
- 创始人的明确立场:张俊杰在2025年二季度业绩会上强调,“参战对门店GMV会有帮助,但对加盟商利润会有伤害”([4][5])。事实上,参与补贴的品牌(如蜜雪冰城、古茗)虽短期GMV增长,但加盟商利润增速远低于营收增速([7]提到蜜雪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39.3%,但加盟商单店利润仅增长15%),而霸王茶姬未参与补贴,其2025年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仍达6.3亿元(同比增长8.1%),说明其通过“不补贴”保护了加盟商的利润空间([4][5])。
四、战略考量之三:长期可持续性优先,拒绝“短期流量依赖”
外卖大战的核心驱动是“短期流量”,但霸王茶姬认为“巨额补贴驱动的竞争态势不具持续性”([6]),其战略选择基于对“长期主义”的坚持:
- 短期代价与长期价值的权衡:不参与补贴导致霸王茶姬短期业绩压力加大:2025年二季度大中华区单店月平均GMV为40.4万元,同店GMV同比下滑23%(连续六个季度下降);活跃会员规模从Q1的4490万人降至Q2的3860万人(降幅超18%)([7])。但张俊杰认为,“价格战可能短期吸引消费行为,但长期不符合品质生活、高质量发展的路径”([8][10]),短期流量的流失换来了品牌“高价值”形象的巩固。
- 行业趋势的判断:新茶饮行业已从“增量竞争”进入“存量竞争”,用户对“品质”的需求超过“价格”(据艾瑞咨询2025年调研,63%的茶饮消费者更看重“原料品质”,仅21%最看重“价格”)。霸王茶姬选择“不补贴”,本质是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通过“品质”而非“价格”抢占用户心智。
五、战略考量之四:聚焦产品与运营,构建长期竞争壁垒
霸王茶姬未将资金投入补贴,而是转向“产品创新”与“精细化运营”,以构建长期竞争壁垒:
- 产品创新:2025年以来,霸王茶姬推出“茶底升级计划”(采用云南大叶种茶,提升茶底香气)、“季节限定系列”(如春季的“樱花乌龙”、夏季的“荔枝白桃”),通过产品差异化吸引用户([6])。据其财报,2025年二季度新品贡献了35%的营收,高于行业平均(25%)。
- 供应链优化:霸王茶姬通过“茶底标准化”(原叶鲜奶茶的茶底更容易标准化,区别于水果茶的“非标准化”)降低供应链成本([9])。2025年二季度,其毛利率提升至53.9%(同比增长2.1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供应链效率的提升([6])。
- 技术赋能:霸王茶姬投入巨资开发“智能点单系统”(减少人工成本)、“库存管理系统”(降低原料损耗),2025年二季度运营费用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6]),通过“精细化运营”抵消了不参与补贴的影响。
六、市场反馈与战略韧性
霸王茶姬的“不参与外卖大战”策略引发了市场争议:2025年二季度财报发布后,其股价单日下跌13%([2]),市场担忧其“不战而守”会导致份额被蚕食。但创始人张俊杰坚持认为,“短期的股价波动不影响长期战略的执行”([6]),其信心来自:
- 品牌忠诚用户的支持:霸王茶姬的会员复购率达45%(高于行业平均30%),说明其核心用户对品牌的“高价值”定位认可([6])。
- 海外市场的增长:2025年二季度,霸王茶姬海外GMV达到2.53亿元,同比增长77.4%([6]),海外市场的扩张为其提供了新的增长引擎,降低了对国内市场的依赖。
七、结论
霸王茶姬不参与外卖大战的战略,本质是以“长期主义”对抗“短期功利”,通过“坚守品牌定位”“保护加盟商生态”“聚焦产品与运营”构建长期竞争优势。虽然短期面临业绩压力(同店GMV下滑、股价下跌),但从长期看,其“高价值”品牌形象的巩固、产品与运营壁垒的构建,将使其在“存量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正如张俊杰所说:“价格战是‘饮鸩止渴’,而品牌价值的积累才是‘长久之计’。”霸王茶姬的策略,为新茶饮行业提供了一种“非价格战”的增长路径,值得行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