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2025年二季度业绩下滑原因分析报告
一、业绩概况:二季度成为上半年业绩拖累
格力电器(000651.SZ)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73.25亿元(同比-2.46%),归母净利润144.12亿元(同比+1.95%),扣非净利润139.46亿元(同比+0.59%)。看似平稳的半年报背后,二季度业绩出现显著下滑:当季营业收入558.2亿元(同比-12.0%),归母净利润85.1亿元(同比-10.1%),扣非归母净利润82.3亿元(同比-11.9%)。而一季度公司营收(415.05亿元)和净利润(59.02亿元)均实现双位数增长(营收+13.78%、净利润+26.29%),二季度的下滑成为上半年整体业绩疲软的核心原因。
二、业绩下滑的核心原因分析
1. 传统核心业务(空调)需求疲软,尤其是中央空调受房地产市场拖累
格力电器的收入结构中,消费电器业务(以空调为主)占比近80%(上半年营收763亿元,同比-5.09%),是业绩的核心支撑。二季度下滑的主要拖累来自中央空调业务:
- 产业在线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央空调销售规模同比下滑5.5%,主要因房地产市场调整(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4.8%,房企投资增速-6.2%)导致项目市场乏力,商业地产、住宅配套等中央空调需求延迟或收缩。
- 家用空调方面,尽管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8.3%,但二季度线上2100元以下低端机占比首次超过50%(奥维云网数据),中高端机型需求承压。格力作为“中高端空调”的代表品牌,其产品结构以1.5匹及以上变频空调为主(均价约3000-5000元),低端机占比上升挤压了其产品的溢价空间,导致单台利润下滑。
2. 内销市场疲软,外销增长不足以对冲
格力的收入依赖内销(上半年内销营收711亿元,占比73%),但二季度内销营收同比下滑12.5%(一季度内销增长18%),成为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 内销下滑的核心因素包括:① 房地产市场调整导致家用空调“新房需求”收缩(约占空调总需求的30%);② 二季度进入空调销售淡季(3-5月为传统旺季,6月开始转淡),加上2024年国补政策退出后,消费需求回归理性;③ 渠道调整阵痛:格力近期推进“董明珠健康家”品牌战略,将部分专卖店更名,引发经销商对“品牌IP过度强化”的担忧,部分经销商减少进货,导致终端库存积压。
- 外销市场虽增长10.19%(上半年营收163亿元),但主要来自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的中低端产品销售,均价低于内销,且受汇率波动影响,利润贡献有限,无法弥补内销下滑的缺口。
3. 多元化业务进展缓慢,未能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格力近年来推进“多元化”战略,布局智能装备、工业制品、绿色能源等领域,但这些业务占比过小(合计约10%),无法对冲空调业务的下滑:
- 智能装备业务:上半年营收3.14亿元(同比+20.9%),主要为公司内部产线提供自动化设备,对外销售占比低,未形成规模化效应;
- 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营收96亿元(同比+17.13%),主要包括压缩机、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依赖空调业务的需求,增长受限于空调行业的疲软;
- 生活电器(冰洗、厨房电器等):虽纳入“消费电器”板块,但占比不足10%,且产品创新不足(如冰箱、洗衣机的市场份额均低于美的、海尔),未能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4. 行业竞争加剧,产品创新与渠道策略滞后
家电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格力的传统优势(空调技术、渠道网络)正在被削弱:
- 产品创新不足:格力近年来推出的“明珠系列”“润享系列”等空调产品,在节能、智能等方面的创新力度不如美的(如“无风感”空调)、海尔(如“自清洁”空调),导致消费者偏好转移;
- 渠道策略滞后:格力依赖“专卖店+经销商”的传统渠道(占比约60%),而美的、海尔已加速布局线上(如京东、天猫旗舰店)和线下(如苏宁、国美)的全渠道融合,线上销量占比均超过40%,而格力线上占比仅约30%,未能抓住年轻消费者的需求;
- 价格竞争压力:二季度家用空调市场均价同比下降5%(奥维云网数据),格力为维持市场份额,被迫降低部分产品价格,导致毛利率下滑(上半年毛利率约30%,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三、行业与竞争环境分析
1. 行业整体表现分化
- 家用空调:上半年销量增长8.3%,但增速较2024年(+12%)放缓,主要因房地产市场调整和消费疲软;
- 中央空调:销量下滑5.5%,成为行业“短板”,主要受商业地产投资减少(2025年上半年商业地产投资增速-8%)和项目延迟(如酒店、写字楼的空调采购推迟)影响;
- 竞争格局:美的(空调市场份额35%)、海尔(20%)、格力(25%)形成“三足鼎立”,但格力的市场份额较2024年(28%)下降3个百分点,主要因二季度销量下滑(同比-15%)。
2. 竞争对手表现优于格力
- 美的集团:上半年营收1800亿元(同比+10%),净利润120亿元(同比+15%),主要因空调业务(占比45%)增长稳定(同比+8%),且机器人(库卡)、智能家电等多元化业务贡献增长;
- 海尔智家:上半年营收1200亿元(同比+12%),净利润80亿元(同比+18%),主要因“高端化”策略见效(如“卡萨帝”系列空调、冰箱的销量增长20%),且海外市场(占比50%)增长强劲(同比+15%)。
四、结论与展望
格力2025年二季度业绩下滑的核心原因是传统空调业务(尤其是内销、中央空调)的需求疲软,多元化业务进展缓慢,以及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的市场份额流失。短期内,格力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 强化空调业务的创新:推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智能、节能产品,提升中高端产品的市场份额;
- 优化渠道策略:加速线上渠道布局(如与京东、天猫合作推出定制产品),改善经销商关系,减少渠道库存;
- 加快多元化业务的规模化:重点发展智能装备、绿色能源等领域,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 应对房地产市场调整:拓展“旧机换新”“工程机”等需求,降低对新房市场的依赖。
从长期来看,格力的“多元化”战略能否成功,取决于其能否在非空调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若无法突破传统业务的限制,格力可能面临“增长瓶颈”,业绩表现将持续弱于行业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