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华友钴业锂电回收业务布局,涵盖技术优势、全球网络与产业链协同。了解其湿法冶金工艺、高回收率及成本控制策略,探索退役电池回收市场机遇与ESG价值。
华友钴业(603799.SH)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浙江桐乡,是全球新能源锂电材料绿色制造一体化领先企业。公司构建了全球资源、国际制造、全球市场的经营格局,形成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印尼镍产业、非洲资源产业、循环产业五大事业板块,覆盖镍钴锂铜资源开发、有色金属绿色精炼、锂电材料研发制造、资源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材料全产业链(数据来源:券商API)。
其中,循环产业是公司战略布局的核心板块之一,旨在通过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实现资源的闭环循环,支撑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布局不仅符合“双碳”目标下的绿色发展要求,更通过资源回收降低了公司对原生矿产的依赖,提升了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
华友钴业的锂电回收业务以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为核心载体(新闻来源[4]),是中国首批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合规企业之一。其业务涵盖电池资产管理、定向闭环回收、梯次利用、再生利用四大领域,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打造“双循环闭环产业链”。
华友循环在国内重点布局华南、华北、西南三大区域,规划未来3年内建成2-3万吨/年的无害化拆解处理产能(新闻来源[7])。截至目前,公司已具备6.5万吨/年以上的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能力,覆盖电池包拆解、黑粉回收、金属提取等全流程(新闻来源[7])。
华友循环通过收购韩国等多家资源回收公司,并参与欧洲资源回收公司体系建设,拓展全球回收网络(新闻来源[7])。例如,其与欧洲合作伙伴共同搭建的回收体系,已覆盖德国、法国等新能源汽车核心市场,为公司全球锂电材料业务提供了稳定的再生资源供给。
华友钴业的锂电回收业务依托湿法冶金技术沉淀(公司从事湿法冶金近15年),在拆解、回收工艺上形成了显著技术壁垒,核心指标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华友钴业的锂电回收布局并非独立业务,而是新能源锂电材料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其协同价值体现在:
通过回收退役电池中的钴、镍、锂等金属,公司可将再生资源用于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等产品的生产,减少对非洲钴矿、印尼镍矿等原生资源的依赖。例如,其回收的钴金属可直接用于四氧化三钴、硫酸钴等钴产品的制造,形成“资源-产品-回收-再利用”的闭环(数据来源:券商API)。
再生资源的获取成本低于原生资源(如锂的再生成本较原生锂低约20%),且随着回收规模扩大,成本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其锂电材料业务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部分得益于再生资源的成本贡献(数据来源:券商API)。
锂电回收业务有助于降低电池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如再生钴的碳排放较原生钴低约80%),符合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全球绿色法规要求。公司通过回收业务,强化了“ESG上市公司行动样本”的品牌形象,提升了全球客户(如LG化学、浦项化学)的合作粘性(新闻来源[2])。
华友钴业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加速锂电回收业务的市场渗透:
例如,公司与蜂巢能源(长城汽车旗下动力电池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电池循环回收业务(新闻来源[10])。蜂巢能源的常州二期工厂(2021年产能6.91GWh)与海外工厂(德国萨尔州24GWh产能)的退役电池,将优先由华友循环回收,形成“电池生产-使用-回收”的定向闭环。
公司与招商局集团合作,通过招商投资参股江苏华友能源科技,利用招商局的产业场景(如物流车辆)与金融实力,拓展退役电池回收渠道(新闻来源[5])。例如,招商局旗下的物流车队退役电池,可通过江苏华友的“车轮上的移动矿山”模式,实现快速回收与梯次利用。
华友钴业的锂电回收布局,是其**“两新三化”发展战略**(新能源、新材料;国际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重要落地举措,具有以下战略意义:
根据上海有色网(SMM)数据,2023年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量达49.97万吨,同比增长66.41%;EV Tank预计,2030年全球锂电回收市场规模将超1000亿元(新闻来源[4])。公司前瞻性布局锂电回收,有望抓住行业增长机遇,打造“铜钴业务+锂电材料+回收业务”的三元增长引擎。
公司的高回收率(钴镍98.5%以上)、大处理规模(6.5万吨/年以上)与全球网络(欧洲、亚洲),形成了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例如,其自动化拆解线与湿法工艺,需长期技术积累与资金投入,中小回收企业难以企及。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3000万辆),退役电池规模将持续增长。华友钴业的锂电回收布局,不仅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再生资源供给,更通过资源循环实现了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符合“全球新能源锂电材料领导者”的战略目标。
华友钴业的锂电回收布局,以华友循环为核心载体,依托湿法冶金技术与全产业链协同,形成了“技术-规模-市场”的竞争优势。其不仅完善了公司新能源锂电材料的全闭环生态,降低了资源依赖与成本,更抓住了全球锂电回收市场的增长机遇,有望成为公司未来的第二增长曲线。
从行业角度看,华友钴业的布局,为新能源企业提供了“绿色发展”的样本——通过回收业务实现资源循环,既符合“双碳”目标,又提升了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公司的锂电回收业务有望成为其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