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非乳业务增长潜力分析报告
一、非乳业务界定与现有布局
伊利股份的核心业务为乳制品(液体乳、奶粉),非乳业务主要包括冷饮(冰淇淋/雪糕)、健康食品(常温零食)、轻乳饮料(果汁/乳饮料)三大类。根据公司公开信息及市场调研,2023年非乳业务收入约占总营收的10%-15%(其中冷饮业务收入106.88亿元,占比约8.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一)冷饮业务:行业龙头地位稳固,高端化与场景化驱动增长
- 市场环境:中国冰淇淋/雪糕市场规模持续扩张,2021年达1600亿元,同比增长8.84%(数据来源:中国绿色食品协会);2023年市场规模预计超1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6.5%(数据来源:三个皮匠报告)。人均消费量仍低于发达国家(如美国人均年消费冰淇淋20公斤,中国仅5公斤),增长空间大。
- 竞争优势:伊利为行业绝对龙头,2021年线下市场份额达19%,连续28年位居第一(数据来源:智研咨询)。旗下拥有“巧乐兹”(大众市场)、“甄稀”(中高端)、“须尽欢”(高端休闲)三大核心品牌,覆盖不同消费层级。
- 增长驱动:
- 高端化:推出“须尽欢”联名款(如2025年与海尔兄弟合作的椰奶味冰淇淋),聚焦“低GI、健康原料”,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的需求;
- 场景化:将冰淇淋从“夏季消暑”延伸至“全年休闲”,如“甄稀”主打“家庭分享”场景,“须尽欢”针对“社交/礼品”场景;
- 渠道渗透:依托乳制品渠道优势,冷饮产品覆盖全国超200万家终端,其中便利店、社区店等新兴渠道占比持续提升。
(二)健康食品:常温零食赛道拓展,品牌与供应链协同
- 市场背景:常温零食(如牛肉干、坚果)为快速增长的细分领域,2023年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0%(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消费者对“健康、方便、高品质”的零食需求上升,为伊利提供了切入机会。
- 产品布局:2025年推出“安格斯牛脆脆”(常温牛肉干)、“风干牛肉”等新品,依托伊利的供应链优势(如肉类原料采购、常温保存技术),解决了传统零食“保质期短、运输成本高”的痛点。
- 增长逻辑:
- 品牌协同:借助“伊利”母品牌的信任度,快速切入零食市场;
- 技术赋能:采用“低温慢烤”等工艺,保留食材原香,同时延长保质期(常温下可保存6个月);
- 渠道复用:通过乳制品的商超、电商渠道同步销售,降低渠道拓展成本。
(三)轻乳饮料:健康化与年轻化结合,抢占饮料市场份额
- 市场环境:中国非酒精饮料市场2023年规模达1739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1%(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其中,“轻乳果汁”“低糖乳饮料”等细分品类增长迅速,2023年占比约15%,且呈上升趋势。
- 产品创新:2025年推出“嚼柠檬优酸乳”,定位“轻乳果汁饮料”,主打“低糖、高纤维、果味浓郁”,针对年轻消费者(18-35岁)的“健康+口感”需求。
- 竞争优势:
- 原料优势:依托伊利的乳原料供应链,确保乳饮料的新鲜度与品质;
- 渠道覆盖:借助乳制品的线下终端(如超市、便利店)及电商平台(如天猫、京东),快速触达消费者;
- 品牌认知:“优酸乳”为伊利经典品牌,具有较高的消费者忠诚度,新品可借助原有品牌影响力快速起量。
二、非乳业务增长潜力的核心支撑
(一)市场环境:非乳赛道高增长,需求升级驱动
- 非酒精饮料:2023年市场规模17395亿元,年复合增长6.1%,其中“健康饮料”(如低糖乳饮料、果汁)占比超30%,增速高于行业平均;
- 冷饮:2023年市场规模超1800亿元,年复合增长6.5%,高端化、场景化需求推动行业升级;
- 健康食品:2023年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年复合增长10%,“常温、健康、方便”成为核心需求。
(二)公司能力:品牌、渠道、供应链协同
- 品牌优势:“伊利”为中国乳业第一品牌,品牌价值超1000亿元(数据来源:世界品牌实验室),非乳产品可借助母品牌的信任度快速切入市场;
- 渠道优势:拥有全国超200万家终端,覆盖超市、便利店、社区店、电商等全渠道,非乳产品可复用现有渠道,降低拓展成本;
- 供应链优势:依托乳制品的供应链体系(如原料采购、生产、物流),非乳产品可实现“规模化生产、低成本运营”,如冷饮的白糖、乳原料采购成本低于行业平均10%-15%(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三)财务表现:非乳业务增速高于整体
- 收入增长:2023年冷饮业务收入106.88亿元,同比增长11.72%,高于总营收增速(2.44%);
- 占比提升:2021年非乳业务占比约10%,2023年提升至15%,预计2025年将超20%;
- 盈利能力:非乳业务毛利率高于乳制品(如冷饮毛利率约35%,液体乳毛利率约30%),主要因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如“须尽欢”毛利率超40%)。
三、风险与挑战
- 竞争加剧:非乳市场竞争激烈,如饮料市场有农夫山泉、娃哈哈,零食市场有三只松鼠、良品铺子,伊利需通过产品创新与品牌差异化应对;
- 原材料价格波动:冷饮的白糖、乳原料价格波动较大(2023年白糖价格上涨15%),需加强供应链管理(如长期协议采购)缓解成本压力;
- 消费者需求变化:年轻消费者对“健康、个性化”的需求不断升级,需持续推出新品(如低GI、植物基)以保持竞争力。
四、结论与展望
伊利股份的非乳业务具有高增长潜力,核心逻辑为:
- 市场驱动:非乳赛道(冷饮、健康食品、轻乳饮料)规模持续扩张,需求升级推动行业增长;
- 能力支撑:品牌、渠道、供应链协同,确保非乳产品的竞争力;
- 财务验证:非乳业务增速高于整体,占比逐年提升,盈利能力较强。
预计2025-2030年,非乳业务收入将保持15%-20%的年复合增长率,占总营收的比例将提升至25%-30%,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其中,冷饮业务将保持**10%-15%的增长,健康食品与轻乳饮料将保持20%-25%**的高速增长。
关键建议:
- 持续加大非乳产品创新(如植物基冷饮、功能性零食),满足消费者需求;
- 强化高端品牌(如“须尽欢”“甄稀”)的营销推广,提升品牌溢价;
- 拓展新兴渠道(如社区团购、直播电商),提高非乳产品的触达率。
(注:本报告数据均来自公司公开信息、行业协会及第三方调研机构,分析基于市场现状与趋势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