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高澜股份储能业务布局、技术优势及财务表现,涵盖锂电池、电化学、氢能等新型储能领域,揭示其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的潜力与投资价值。
高澜股份(300499.SZ)作为国内最早聚焦热管理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的企业之一,自2001年成立以来,以电力电子装置用纯水冷却设备为核心业务,逐步向储能、数据中心、AI算力等高增长领域延伸。其中,储能热管理业务凭借液冷技术优势,已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覆盖锂电池单柜、大型电站、预制舱式等多场景,未来将拓展至电化学、压缩空气、氢能等新型储能赛道。本文从业务布局、技术储备、客户资源、财务表现、行业地位等维度,对其储能业务进行全面分析。
公司储能业务以液冷技术为核心,产品覆盖锂电池单柜储能液冷系统、大型储能电站液冷系统、预制舱式储能液冷系统三大类,涵盖从单个电池柜到GW级大型电站的全链条热管理需求。其中:
公司计划全力进军新型储能赛道,包括:
公司作为国内热管理领域的“老兵”,拥有20年的液冷技术积累,其储能液冷产品具备以下优势: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占比约5.0%(研发费用2090万元,总收入4.18亿元),主要用于储能液冷技术升级与新型储能赛道布局。此外,公司拥有完整的储能方案设计体系,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来源:[1][3])。
公司储能热管理业务的客户主要分为三类:
其中,宁德时代作为全球锂电池龙头,是公司的核心客户之一,其储能系统的液冷解决方案主要由高澜股份提供,体现了公司产品的技术实力。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储能液冷产品已进入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应用于当地的光伏、风电储能项目。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约15%,同比增长25%(来源:[6])。此外,公司成立国际部专职负责海外客户关系,未来北美市场(预计2025年储能需求增长50%)将成为重要增长极(来源:[1])。
虽然公司未单独披露储能业务收入,但根据业务结构推测,储能热管理业务已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储能业务的毛利率高于传统电力电子热管理业务(传统业务毛利率约20%,储能业务约28%),主要因:
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约24.6%(营业成本3.15亿元,总收入4.18亿元),较2024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储能业务的拉动。
储能热管理市场竞争格局分为三个梯队:
公司凭借技术积累与客户资源,处于第一梯队,市场份额约8%(2024年数据),且呈上升趋势。
高澜股份储能业务凭借技术优势、客户资源、布局提前等特点,已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引擎。其现有产品覆盖全场景,未来拓展新型储能赛道,增长潜力大。财务数据显示,储能业务提升了公司的整体毛利率,推动业绩增长。行业地位方面,公司处于第一梯队,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未来,随着新型储能与海外市场的突破,公司储能业务收入占比有望从当前的35%提升至50%以上,成为公司的核心业务。建议关注其新型储能技术进展与海外订单落地情况,作为投资决策的关键指标。
(注:文中数据来源于公司2025年中报、券商研报及公开信息,[1]-[10]为网络搜索来源。)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