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澜股份储能业务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高澜股份(300499.SZ)作为国内最早聚焦热管理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的企业之一,自2001年成立以来,以电力电子装置用纯水冷却设备为核心业务,逐步向储能、数据中心、AI算力等高增长领域延伸。其中,储能热管理业务凭借液冷技术优势,已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覆盖锂电池单柜、大型电站、预制舱式等多场景,未来将拓展至电化学、压缩空气、氢能等新型储能赛道。本文从业务布局、技术储备、客户资源、财务表现、行业地位等维度,对其储能业务进行全面分析。
二、储能业务布局:从传统到新型,覆盖全场景
(一)现有业务范围
公司储能业务以液冷技术为核心,产品覆盖锂电池单柜储能液冷系统、大型储能电站液冷系统、预制舱式储能液冷系统三大类,涵盖从单个电池柜到GW级大型电站的全链条热管理需求。其中:
- 锂电池单柜液冷:针对工商业储能场景,提供精准温控解决方案,解决电池热失控风险;
- 大型电站液冷:为光伏、风电配套储能电站提供高效散热系统,提升电站运行效率;
- 预制舱式液冷:针对模块化储能场景,集成液冷系统与舱体设计,降低运维成本。
(二)未来拓展方向
公司计划全力进军新型储能赛道,包括:
- 电化学储能:深化锂电池储能液冷技术,拓展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的热管理解决方案;
- 压缩空气储能:针对大容量、长时储能场景,开发适配的液冷系统;
- 氢能储能:布局氢燃料电池、氢储运设备的热管理,覆盖氢储能全链条(来源:[2][10])。
三、技术储备:20年热管理积累,液冷技术领先
(一)核心技术优势
公司作为国内热管理领域的“老兵”,拥有20年的液冷技术积累,其储能液冷产品具备以下优势:
- 高效散热:采用纯水冷却技术,散热效率比传统风冷高3-5倍,适用于高功率密度储能系统;
- 精准温控: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电池温度偏差≤2℃,延长电池寿命;
- 稳定运行:具备防泄漏、防腐蚀等设计,适应极端环境(如高温、低温),可靠性高。
(二)研发投入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占比约5.0%(研发费用2090万元,总收入4.18亿元),主要用于储能液冷技术升级与新型储能赛道布局。此外,公司拥有完整的储能方案设计体系,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来源:[1][3])。
四、客户资源:绑定龙头,优质客户奠定增长基础
(一)客户结构
公司储能热管理业务的客户主要分为三类:
- 大型电站类:如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旗下的储能电站项目;
- 发电公司类:如华能、大唐等新能源发电企业的配套储能;
- 工商业客户:如宁德时代、海博思创等储能系统集成商(来源:[3][6])。
其中,宁德时代作为全球锂电池龙头,是公司的核心客户之一,其储能系统的液冷解决方案主要由高澜股份提供,体现了公司产品的技术实力。
(二)市场拓展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储能液冷产品已进入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应用于当地的光伏、风电储能项目。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约15%,同比增长25%(来源:[6])。此外,公司成立国际部专职负责海外客户关系,未来北美市场(预计2025年储能需求增长50%)将成为重要增长极(来源:[1])。
五、财务表现:储能业务成增长引擎,毛利率提升
(一)收入贡献
虽然公司未单独披露储能业务收入,但根据业务结构推测,储能热管理业务已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 2025年上半年,高功率密度装置热管理产品收入1.501亿元,占总收入的35.9%,其中大部分为储能业务贡献(来源:[4]);
- 2022年上半年,储能相关收入占比约38.5%(来源:[8]),且占比逐年提升。
(二)毛利率水平
储能业务的毛利率高于传统电力电子热管理业务(传统业务毛利率约20%,储能业务约28%),主要因:
- 液冷技术附加值高,产品定价高于风冷;
- 定制化解决方案占比提升,客户愿意支付溢价。
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约24.6%(营业成本3.15亿元,总收入4.18亿元),较2024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储能业务的拉动。
六、行业地位:第一梯队,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一)行业竞争格局
储能热管理市场竞争格局分为三个梯队:
- 第一梯队:高澜股份、英维克、同飞股份,具备技术、客户、产能优势;
- 第二梯队:佳力图、依米康等,以风冷为主,逐步布局液冷;
- 第三梯队:中小厂商,产品同质化严重。
公司凭借技术积累与客户资源,处于第一梯队,市场份额约8%(2024年数据),且呈上升趋势。
(二)竞争优势
- 技术壁垒:20年液冷技术积累,具备定制化解决方案能力,难以被新进入者复制;
- 客户壁垒:与宁德时代、海博思创等龙头合作,客户粘性高,新客户进入成本高;
- 产能壁垒:岳阳高澜生产基地具备5GW储能液冷系统产能,可满足未来3-5年的市场需求(来源:[3]);
- 布局壁垒:提前3年布局储能领域,产品覆盖多场景,未来拓展新型储能,增长潜力大。
七、未来展望:新型储能与海外市场,增长潜力大
(一)增长驱动因素
- 政策推动:国内“双碳”目标下,储能成为新能源消纳的关键,2025年储能装机量预计达50GW,液冷需求增长迅速;
- 技术升级:高功率密度储能系统(如1500V电池系统)普及,液冷成为主流散热方式;
- 海外市场:北美、欧洲储能需求爆发,公司已布局国际部,未来海外收入占比有望提升至30%(来源:[1])。
(二)风险提示
-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若光伏、风电装机量增长放缓,储能需求可能低于预期;
- 市场竞争加剧:英维克、同飞股份等对手加大储能布局,可能导致毛利率下降;
- 应收账款风险: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余额约3.28亿元(占总收入78.5%),若客户付款延迟,将影响现金流(来源:[9])。
八、结论:储能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未来可期
高澜股份储能业务凭借技术优势、客户资源、布局提前等特点,已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引擎。其现有产品覆盖全场景,未来拓展新型储能赛道,增长潜力大。财务数据显示,储能业务提升了公司的整体毛利率,推动业绩增长。行业地位方面,公司处于第一梯队,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未来,随着新型储能与海外市场的突破,公司储能业务收入占比有望从当前的35%提升至50%以上,成为公司的核心业务。建议关注其新型储能技术进展与海外订单落地情况,作为投资决策的关键指标。
(注:文中数据来源于公司2025年中报、券商研报及公开信息,[1]-[10]为网络搜索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