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电源铅酸电池业务国内市占率达70%-80%,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和运营商领域。报告分析其竞争壁垒、供需矛盾及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弹性,并展望未来增长点。
南都电源(300068.SZ)是国内储能与电池领域的龙头企业,总部位于浙江杭州,核心业务涵盖铅酸电池、锂电储能、固态电池及资源回收等全产业链[0]。其中,铅酸电池业务是公司的传统核心板块,主要产品为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VRLA),应用于数据中心备电(如万国数据、阿里、字节跳动)、运营商宏基站(如中国铁塔)及少量金融、工业领域,2024年业务规模约20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15%-20%[1][2]。
公司铅酸电池业务国内市占率达70%-80%,与双登、圣阳股份共同占据国内80%以上的市场份额,形成高度集中的寡头竞争格局[1]。下游客户以数据中心(贡献约15亿元)和运营商(贡献约5亿元)为主,其中数据中心客户占比超70%,体现了公司在高附加值领域的竞争优势[2]。
例如,2024年公司中标中国铁塔阀控式铅酸电池项目,金额约3.27亿元[5];2025年数据中心订单排期已至6月,显示客户需求的持续性[1]。
公司当前铅酸电池产能约4GWh,2024年出货量超3GWh,产能利用率达75%以上[1]。由于环保政策限制(如铅排放管控),行业整体扩产速度缓慢,公司产能排期已至2025年6月,短期内无法大幅提升产能[1]。
2024年以来,国内铅酸电池市场供需缺口显著(需求超10GWh,产能约8GWh),推动价格持续上涨:
铅酸电池业务的盈利弹性主要来自价格上涨。根据公司数据,每Wh价格上涨0.05元,可增厚利润约3亿元;若价格涨至1元/Wh(对标锂电),利润增量或达16亿元[1]。
以2024年出货量3GWh计算:
尽管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亏损(净利润-2.45亿元),但铅酸电池业务是主要盈利来源:
公司正在拓展高压锂电备电业务(单价超2元/Wh,毛利率超30%),2024年营收约1-2亿元,2025年目标10-15亿元,主要依赖海外市场(北美、东南亚)。核心订单包括微软1.2亿元项目(美国)及万国数据13亿元框架协议(分两年执行),技术优势为高倍率放电(1C-6C)、长寿命(10年+)及低碳排放[2]。
公司研发的350Wh/kg能量密度、2000次循环寿命的固态电池已通过省级验收,中试线产能20-30万颗/年,产业化进程加速,未来有望替代传统铅酸电池,应用于高端备电领域[2]。
2025年公司计划储能出货10GWh(国内、海外各半),重点布局高利润的海外民品市场(如家庭储能),利用铅酸电池的成本优势,拓展储能应用场景[2]。
南都电源的铅酸电池业务具备强壁垒、高弹性,是公司短期盈利的核心支撑。随着数据中心与运营商需求的爆发,供需矛盾将持续推动价格上涨,利润弹性逐步释放。同时,公司通过拓展锂电、固态电池及储能业务,实现多元化布局,长期增长潜力显著。建议关注公司铅酸电池订单落地情况及锂电业务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