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优必选在工业场景的战略布局、技术支撑及商业化进展,涵盖汽车行业案例、全栈自研技术及市场前景,探讨其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并实现盈利转型。
优必选(09880.HK)作为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军企业,近年来将工业场景作为核心战略方向,通过技术积累、客户合作及商业化落地,逐步构建起在工业领域的竞争力。本文基于公开信息及行业研究,从战略布局、应用场景、技术支撑、商业化进展及市场前景等维度,对其工业场景应用进行深度分析。
优必选将工业场景作为主攻方向,核心逻辑在于工业场景的高壁垒与广阔市场空间。相较于商用、消费等场景,工业场景对机器人的负载能力、稳定性、环境适应性要求更高,但一旦实现落地,客户粘性及单台价值量(如人形机器人)显著高于其他场景。
根据2025年8月优必选副总裁焦继超在世界机器人大会的表述,工业场景是公司“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战场”。公司明确拒绝“撒胡椒面”式的多场景布局,而是聚焦汽车、3C半导体等重点行业,针对工业搬运、拣选、装配(如分料、打螺丝、贴车标)等具体作业场景,匹配机器人性能指标(如负载能力、运动精度)。这种聚焦策略避免了研发资源分散,确保产品设计以客户实际需求为导向,形成“场景-研发-产品”的正向循环。
优必选工业场景应用的核心突破口是汽车行业,通过与头部车企及供应链企业合作,实现了从“实训”到“量产”的跨越:
优必选在工业场景的竞争力源于全栈式技术自研及工业环境运营经验:
优必选工业场景的商业化进展显著,主要体现在出货量增长、订单金额提升及毛利率改善: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工业场景(如工厂搬运、拣选)因需求明确、付费能力强,成为量产的核心场景。根据2025年3月券商研究报告,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广阔,工业场景占比约40%(2023年数据),且随着政策支持(如2023年以来国内密集出台人形机器人政策、成立创新中心),产业加速落地。
优必选作为国内领军企业,凭借全栈技术、工业场景经验及客户资源,有望率先受益于工业场景的量产红利。
随着具身智能投资热潮退去,资本渐趋冷静,商业化能力成为企业生存的核心指标。优必选的优势在于长期积累的工业场景经验及与客户的深度合作(如蔚来、觅亿汽车),但仍需应对以下挑战:
优必选在工业场景的应用已从“技术实训”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通过聚焦战略、技术自研、客户合作,逐步构建起核心竞争力。随着2025年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到来,工业场景将成为公司“自我造血”的核心来源,推动业绩从“亏损”向“盈利”转型。
未来,公司需持续强化工业场景的技术积累(如提升负载能力、环境适应性),优化成本控制(如伺服电机国产化),并深化与汽车、3C等行业客户的合作,以巩固在工业场景的领先地位。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网络搜索[1]-[10],其中[10]为2025年8月腾讯新闻报道,[4]为2024年4月年报新闻,[3]为2025年3月券商研究报告。)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