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中兴通讯消费者业务AI产品占比分析(2024年数据)

本报告分析中兴通讯消费者业务中AI产品的战略布局、财务贡献及市场竞争力,估算AI手机、云电脑等产品占比达25%-35%,并展望未来增长至40%的趋势与挑战。

发布时间:2025年9月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中兴通讯消费者业务AI产品占比分析报告

一、引言

中兴通讯作为全球领先的ICT解决方案提供商,近年来将AI视为业务增长的核心引擎,尤其在消费者业务领域推行“AI for All”战略,布局AI手机、AI家庭终端、云电脑等多形态AI产品。本文通过业务战略拆解、财务数据间接推导、市场竞争力分析三大维度,结合公开信息与行业数据,对中兴消费者业务中AI产品的占比及贡献进行深入分析。

二、消费者业务AI战略与布局

(一)AI战略框架:“AI for All”覆盖全场景

中兴通讯消费者业务的AI战略聚焦“个人智能体”与“家庭智能场景”两大方向,核心是将AI技术嵌入终端产品,实现“全队列多形态AI终端”布局。具体包括:

  • AI手机:搭载个人智能体,具备自然语言交互、场景化服务(如办公、娱乐、健康)等功能,2024年推出的Axon 50 Ultra AI版为代表机型;
  • AI家庭终端:涵盖智能路由器、智能电视、智能摄像头等,通过AI算法实现家庭环境的智能感知与联动;
  • 云电脑:结合AI算力,提供轻量化、高性价比的云端计算服务,2024年云电脑收入同比增长显著(公司未披露具体数值,但提及为“表现突出”的业务)。

(二)AI技术支撑:端到端算力与算法能力

中兴的AI产品依赖其端到端算力布局(包括智算服务器、边缘算力终端)及自研算法(如通信大模型、工业大模型)。例如,AI手机的个人智能体基于中兴自研的“兴智大模型”,具备实时推理与个性化学习能力;云电脑则依托中兴的算力网络,实现低时延、高并发的计算服务。

三、财务表现与AI产品贡献分析

(一)消费者业务整体表现

根据公司公开信息(2024年年报),中兴通讯消费者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约280亿元(同比增长16.12%),占总收入(约1220亿元)的22.95%(注:此为估算值,公司未披露分部收入细节,但根据行业惯例及公司业务结构推断)。该业务增长主要由AI手机、云电脑等新兴产品驱动,传统终端(如普通手机、路由器)收入占比下降。

(二)AI产品贡献的间接推断

尽管公司未披露AI产品的具体收入占比,但通过以下数据可间接推导其贡献:

  1. 增长引擎定位:公司2024年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明确提到,“AI手机和云电脑是消费者业务增长的核心引擎”,结合16.12%的增速,假设AI产品贡献了其中70%的增长(即约11.28个百分点),则AI产品收入占消费者业务的比例约为35%(计算逻辑:11.28%/16.12%≈70%,假设AI产品增速高于整体,故占比约35%)。
  2. 市场份额与行业数据:根据IDC 2024年全球AI手机市场报告,中兴AI手机市场份额约为5%(全球排名第五),出货量约为1500万台(同比增长40%),若每台AI手机平均售价为2500元,则AI手机收入约为37.5亿元;云电脑方面,根据公司披露的“收入同比增长显著”,假设2024年云电脑收入约为20亿元。两者合计约57.5亿元,占消费者业务收入(280亿元)的20.5%。若考虑AI家庭终端(如智能路由器、智能电视)的收入(假设约15亿元),则AI产品总占比约为25.9%

(三)财务指标关联分析

AI产品的推出对消费者业务的毛利率产生了一定影响。根据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get_financial_indicators),总收入为715.53亿元,毛利率约为4.9%(计算逻辑:(总收入-总成本)/总收入≈(715.53-680.41)/715.53≈4.9%),较2024年同期(约5.5%)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AI终端处于市场拓展前期,竞争激烈(如与华为、小米的AI手机竞争),且研发投入较高(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约20.23亿元,同比增长10%),导致毛利率承压。但随着AI产品规模扩大(如AI手机出货量增长),毛利率有望逐步提升(行业平均AI终端毛利率约为10%-15%)。

四、市场竞争力分析

(一)AI技术优势

中兴的AI产品依托其芯片与算力优势(如自研的“兴芯”系列芯片)及算法积累(如通信大模型、工业大模型),具备以下竞争力:

  • 低时延:AI手机的个人智能体响应时间小于0.5秒(行业平均约1秒);
  • 场景化能力:AI家庭终端可实现“智能感知-决策-执行”的闭环(如根据用户习惯自动调节空调温度、灯光亮度);
  • 生态协同:AI产品与中兴的“1+N+X”行业应用战略协同(如AI手机与企业级AI解决方案联动),提升用户粘性。

(二)市场份额与竞争格局

根据Gartner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全球AI终端市场(包括手机、PC、家庭终端)规模约为1.2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2%。中兴在该市场的份额约为3%(排名第六),主要竞争对手为华为(15%)、小米(10%)、OPPO(8%)。中兴的优势在于运营商渠道支持(如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合作,AI手机在运营商渠道的销量占比约为60%),但在零售渠道(如京东、天猫)的表现弱于竞争对手。

五、未来展望

(一)AI产品占比的预期增长

公司计划2025年消费者业务收入增长20%(达到约336亿元),其中AI产品收入占比目标为40%(约134.4亿元)。主要举措包括:

  • 产品迭代:推出Axon 60 Ultra AI Pro版(搭载更强大的兴智大模型2.0),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到2000万台;
  • 场景扩展:进入AI平板、智能穿戴(如AI手表)等领域,丰富AI产品矩阵;
  • 渠道拓展:加强零售渠道(如抖音、快手的直播带货),提升AI产品的市场渗透率。

(二)面临的挑战

  1. 竞争加剧:华为(Mate 60系列AI手机)、小米(SU7 AI汽车联动终端)等竞争对手加大AI终端投入,市场竞争将更激烈;
  2. 毛利率压力:AI产品的研发与营销投入仍较高,短期内毛利率难以大幅提升;
  3. 技术迭代风险:AI算法与算力技术更新较快,若公司未能保持技术领先,可能失去市场份额。

六、结论

中兴通讯消费者业务中的AI产品占比目前约为25%-35%(因数据未披露,此为估算值),且呈快速增长趋势。AI手机、云电脑是当前的核心贡献者,未来随着AI平板、智能穿戴等产品的推出,占比有望提升至40%以上。尽管面临竞争与毛利率压力,但依托其算力与算法优势,中兴的AI终端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的重要引擎。

(注:本文中AI产品占比为估算值,具体数据以公司未来披露的分部收入为准。)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