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精密以消费电子和新能源双轮驱动为核心战略,通过电子电路、光电显示、精密制造三大板块协同,布局高端产能与技术迁移,实现长期增长。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预增50%-60%,展现战略成效。
东山精密的未来发展战略以“双轮驱动”为核心,即**消费电子业务提质增效(基础盘)与新能源业务快速增长(第二成长曲线)**协同推进。这一战略的提出,源于公司对行业趋势的判断:消费电子作为传统核心业务,具备稳定的营收规模和客户基础(如2022年上半年电子电路产品占营业收入比重达62.21%[0]);而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作为“新蓝海”,具备高增长潜力,可通过技术迁移与业务协同实现突破。
从财务数据看,这一战略已初见成效:2025年一季度,公司预计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50%-60%,主要受益于“AI对ICT基建和消费产品的需求扩大”以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基础零部件销量显著提升”[0]。消费电子的稳定增长为新能源业务的拓展提供了现金流支撑,而新能源业务的崛起则为公司长期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东山精密的电子电路、光电显示、精密制造三大业务板块,通过协同效应深度赋能新能源领域,形成“从部件到系统”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提升客户粘性与附加值。
电子电路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全球PCB排名第三、FPC排名第二[0]),其技术积累(如高精密FPC、硬板)可直接迁移至新能源汽车领域。例如,新能源汽车的电气化提升带动了FPC(柔性线路板)和硬板的需求,用于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机控制器(MCU)等核心部件。公司通过Multek(硬板)和MFLEX(FPC)向传统车企及新能源车企(如北美客户)供货,产品覆盖车载摄像头、中控娱乐屏等智能化组件[1]。
2022年,公司收购JDI旗下后端车载显示屏模组组装工厂,顺利进入车载屏领域[0]。车载显示屏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交互窗口”,需求持续增长(如中控屏、仪表屏、抬头显示(HUD))。公司依托光电显示板块的技术(如LED显示、触控模组),可提供高分辨率、高可靠性的车载屏产品,进一步丰富新能源汽车的解决方案。
精密制造是公司的传统优势业务(如精密钣金、结构件),其产品已延伸至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与热管理领域。例如,公司为新能源汽车客户提供电池结构件(如大圆柱电池外壳)、散热系统(如电池组散热片)、车身轻量化部件等[1]。这些产品的附加值高于传统精密件,且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700万辆,同比增长35%[2]),需求持续提升。
为支撑“双轮驱动”战略,东山精密通过定增募资扩大高端产能,重点布局电子电路与精密结构件领域,服务消费电子与新能源汽车的头部客户。
2024年,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向实控人募集资金14.0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以支持产能扩张[0]。此次产能扩张的核心方向为:
此外,公司已布局昆山工厂(新能源汽车冲压件)、**墨西哥工厂(2024年二季度投产)**等产能基地,进一步完善全球产能布局[0]。这些产能的释放,将为公司抢占消费电子与新能源汽车的高端市场份额提供支撑。
东山精密依托消费电子(如手机、通信设备)的技术积累(如高精密制造、FPC设计),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例如,公司将消费电子中的FPC技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BMS系统,提升了电池管理的可靠性与集成度;将通信设备中的散热技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热管理,解决了电池高温衰减的问题[1]。这种技术迁移降低了新能源业务的研发成本,缩短了产品导入周期。
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已与苹果、华为等核心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巩固了市场地位;在新能源领域,公司通过“技术+产能”优势,成功切入北美新能源汽车厂商的供应链(如特斯拉、福特),并逐步拓展至国内头部厂商(如比亚迪、宁德时代)[1]。头部客户的导入,不仅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还为新能源业务的规模化增长奠定了基础。
东山精密的战略实施离不开业绩增长与资本运作的支撑:
东山精密的“双轮驱动”战略,通过消费电子(基础盘)与新能源(第二曲线)的协同,结合三大业务板块的协同效应、高端产能的扩张、技术迁移与客户拓展,构建了长期增长的核心逻辑。从财务数据看,公司的业绩增长(2025年一季度预增)与资本运作(定增募资)均为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增长(2026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2500万辆[2])与消费电子的升级(如AI、AR/VR),东山精密的双轮驱动战略有望进一步释放潜力,实现“千亿级先进智能制造平台”的愿景[0]。
数据来源:
[0] 东山精密2022年年报、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定增募集说明书(注册稿);
[1] 东方证券2023年东山精密年报点评、金融界2023年12月新闻;
[2] 中汽协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