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霸王茶姬同店GMV连续三个季度下滑的原因及影响,涵盖门店扩张、大单品依赖、营销效率下降等核心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与未来展望。
霸王茶姬(NASDAQ: CHA)作为“首家美股上市中国新茶饮企业”,曾凭借“GMV 3年涨22倍”“营收3年涨超24倍”的高速增长成为行业焦点。然而,2024年下半年以来,其同店GMV(同店商品交易总额) 增速持续疲软,甚至陷入连续负增长区间,引发市场对其增长可持续性的担忧。本文基于2024Q3至2025Q2的公开财报及行业数据,从数据验证、驱动因素、业绩影响、应对策略四大维度,对其同店GMV下滑现象进行深度分析。
同店GMV是衡量连锁品牌单店运营效率的核心指标,反映现有门店的客户粘性与销售能力。霸王茶姬的同店GMV下滑呈现**“增速放缓—首次负增长—连续负增长”** 的阶梯式特征:
2024Q3:增速首次跌破2%,进入疲软区间
2024年三季度,霸王茶姬同店GMV同比增速从2024Q2的38%骤降至1.5%(新闻[3]),为2023年以来的最低值。尽管仍保持正增长,但已显露出增长动力衰减的迹象。
2024Q4:首次出现负增长,下滑幅度达18.4%
2024年四季度,同店GMV同比增速进一步跌至**-18.4%**(新闻[3][6][9]),单店月均GMV从2023Q4的57.4万元降至45.6万元(新闻[6])。其中,华东地区(门店数量最多,近2000家)下滑最明显,幅度达27.3%(新闻[9]),反映区域门店密度过高导致的客户分流。
2025Q1-2025Q2: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下滑幅度扩大
2025年一季度,同店GMV同比增速继续为负(-18.9%),单店月均GMV进一步降至43.2万元(新闻[3][8]);二季度,国内门店同店销售额增长率扩大至**-23.1%,整体同店增长率为-23.0%(新闻[7])。至此,霸王茶姬同店GMV已连续三个季度(2024Q4-2025Q2)呈现负增长**,且下滑幅度持续扩大。
霸王茶姬为冲刺上市,2024年全年开店近3000家(新闻[9]),门店总数从2023年末的3511家增至2024年末的6440家(新闻[4][6])。门店密度的快速提升,尤其是华东地区(近2000家)的过度集中,导致现有门店的客户被新开门店分流,单店客流量与客单价均出现下降(新闻[9])。
霸王茶姬的增长高度依赖大单品“伯牙绝弦”,该产品占2024年总销售额的45%(新闻[10]),年均销量超1亿杯。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消费者对“伯牙绝弦”的口味产生审美疲劳,加之喜茶、奈雪的茶等竞品推出类似“原叶鲜奶茶”产品(如喜茶“茶王系列”),大单品的差异化优势逐渐消失,导致老客户流失(新闻[3][8][10])。
为维持品牌热度,霸王茶姬2025年一季度营销费用同比大幅增长166%(达2.99亿元)(新闻[3]),但同店GMV仍持续下滑。这一现象反映出:营销投入的边际效应递减——前期通过“网红营销”(如抖音、小红书种草)带来的流量红利已耗尽,后续营销投入难以转化为现有门店的实际销售增长(新闻[3][8])。
2025年以来,国内新茶饮市场已从“增量扩张”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蜜雪冰城、瑞幸咖啡等竞品纷纷推出“9.9元奶茶”“19.9元咖啡”等低价策略,抢占下沉市场(新闻[7])。霸王茶姬定位中高端(客单价约25元),未参与短期价格战,导致部分价格敏感客户分流至竞品,进一步加剧了同店GMV的下滑(新闻[7])。
同店GMV下滑直接导致单店利润收缩。2025年一季度,霸王茶姬净利率从2024Q1的23.7%降至20%(新闻[3]);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87.72%(达0.77亿元),尽管经调整后净利润仍保持增长(6.81%),但主因是“剔除高费用因素”(如营销、海外业务投入),核心盈利质量已出现恶化(新闻[7])。
2025年一季度财报发布当天(5月30日),霸王茶姬股价暴跌9.59%(新闻[8]),反映市场对其“高增长”故事的质疑。尽管后续股价有所反弹,但同店GMV的连续负增长仍成为压制估值的核心因素(新闻[9])。
2025年二季度,霸王茶姬海外市场同店销售额增长率为**-18.1%**,低于国内的-23.1%(新闻[7]),说明海外市场(如东南亚、北美)仍有增长潜力。但海外门店数量仅占总门店的2.4%(156家),短期难以弥补国内市场的下滑缺口(新闻[6])。
霸王茶姬需调整扩张策略,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重点优化华东、华南等门店密集区域的布局,避免过度竞争(新闻[9])。同时,加大对下沉市场(如三四线城市)的渗透,挖掘新的增长空间。
减少“伯牙绝弦”的销售占比(目前45%),推出更多符合年轻消费者需求的新品(如低糖、健康茶饮),降低对单一产品的依赖(新闻[3][10])。例如,2025年推出的“桂馥兰香”系列,尽管销量未达预期,但已显示出产品多元化的尝试(新闻[10])。
减少“流量投放”的盲目性,转向“精准营销”(如小程序会员体系、私域流量运营)。2025年一季度,霸王茶姬小程序注册会员保持100%增长(新闻[10]),说明用户基础仍在,需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会员复购率。
优化供应链体系(如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库存周转),2024年霸王茶姬物流成本占GMV比例仅1%(新闻[10]),仍有进一步优化空间。同时,通过标准化运营降低加盟店成本,提高单店盈利水平(新闻[9])。
霸王茶姬同店GMV连续三个季度(2024Q4-2025Q2)负增长,本质是**“流量红利耗尽+存量竞争加剧”** 的必然结果。尽管海外市场与经调整净利润仍保持增长,但国内市场的下滑已成为其“增长瓶颈”。未来,霸王茶姬需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提升”,通过优化门店布局、产品多元化、精准营销等策略,重新激活现有门店的增长动力,才能实现从“网红品牌”到“长期品牌”的转型。
正如管理层所言:“东方星巴克的故事,如今才揭开真正的序章。” 霸王茶姬的转型之路,仍需时间与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