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2025年上半年财报:营收619亿,净利润72亿

伊利股份2025年上半年营收619.33亿元,同比增长3.37%;归母净利润72亿元,扣非净利润70.16亿元同比大增31.78%。奶粉与冷饮业务成增长引擎,毛利率提升至36.05%。

发布时间:2025年9月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伊利股份2025年上半年财经分析报告

一、业绩概况:营收微增,净利润受非经常性因素拖累,扣非表现亮眼

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报及公开披露数据[1][5],2025年上半年(H1)伊利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619.33亿元,同比增长3.37%;归母净利润72.00亿元,同比下降4.39%;扣非归母净利润70.1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1.78%。

从季度拆分看,2025年第二季度(Q2)营收289.15亿元,同比增长5.77%,较第一季度(Q1)的1.4%增速显著回升;归母净利润23.26亿元,同比增长44.65%,扣非归母净利润23.87亿元,同比增长49.48%。Q2业绩的大幅改善,主要受益于低基数效应(2024年Q2营收因渠道去库存下滑)及旺季来临(冷饮业务进入销售峰值)。

二、业务拆解:结构优化显效,奶粉与冷饮成增长引擎

伊利的核心业务分为液体乳(占比58%)、奶粉及奶制品(占比27%)、冷饮(占比13%)三大板块,2025年H1各板块表现分化,结构优化趋势明显:

1. 液体乳:去库存收尾,环比改善

液体乳作为公司收入基石,2025年H1实现收入361.30亿元,同比下降2.1%,但Q2收入164.90亿元,同比仅下降0.8%,降幅较Q1(-3.1%)显著收窄。主要原因是2024年公司主动去化渠道库存(2024年液体乳营收同比下降12.3%),2025年库存水平已回归合理区间,叠加常温酸奶、高端白奶等细分品类市场份额提升(如常温酸奶份额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液体乳业务有望在下半年恢复正增长。

2. 奶粉及奶制品:强势增长,贡献主要增量

奶粉业务是2025年H1的核心增长引擎,实现收入165.88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婴配粉与成人粉均保持高增(婴配粉收入同比增长16.7%,成人粉增长12.1%)。增长驱动因素包括:

  • 产品结构升级:高端婴配粉(如“金领冠”系列)占比提升至45%,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
  • 渠道拓展:线上渠道(如电商、母婴社群)收入占比达28%,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
  • 行业集中度提升:中小企业因成本压力退出市场,伊利作为龙头抢占份额(奶粉业务市场份额同比增长2.5个百分点至18.3%)。

3. 冷饮:旺季来临,增速爆发

冷饮业务在2025年H1实现收入82.30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Q2收入41.2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8%,成为Q2营收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主要原因是:

  • 库存去化完成:2024年冷饮业务因库存积压营收同比下降18.4%,2025年Q1库存已降至历史低位;
  • 产品创新:推出“巧乐兹”系列新口味(如海盐焦糖味)及健康化产品(如低热量冰淇淋),迎合消费者需求;
  • 旺季效应:Q2进入冷饮销售旺季,终端动销率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三、盈利质量:成本红利释放,扣非净利润大幅增长

2025年H1,伊利的盈利质量显著提升,主要得益于成本控制结构优化

1. 毛利率提升:原奶成本下降+高毛利业务占比提高

2025年H1毛利率为36.05%,同比提升1.2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有二:

  • 原奶成本下降:2025年上半年原奶均价(国内生鲜乳价格)同比下降8.7%(从2024年H1的4.12元/公斤降至3.76元/公斤),直接推动液体乳毛利率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 高毛利业务占比提高:奶粉业务毛利率(约45%)显著高于液体乳(约32%),2025年H1奶粉业务占比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拉动整体毛利率提升0.8个百分点。

2. 费用控制:投放效率提升,费率优化

2025年H1,公司销售费用率为18.2%,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5.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费用投放向精准营销(如母婴社群、线上直播)倾斜,减少了传统渠道的无效投入,推动费用使用效率提升。

3. 扣非净利润:主营业务韧性凸显

2025年H1扣非归母净利润70.16亿元,同比增长31.78%,远高于归母净利润增速(-4.39%),主要原因是2024年H1公司出售煤矿获得高额投资净收益(约12.5亿元),导致2025年H1非经常性收益基数较高(约1.8亿元)。剔除非经常性因素后,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扣非净利率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至11.3%。

四、行业语境:龙头地位稳固,竞争优势强化

伊利作为国内乳业龙头(市场份额约22%,高于第二名蒙牛的18%),2025年H1的业绩表现进一步巩固了其竞争优势:

1. 产品力:高端化与健康化引领趋势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H1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7%),推出“金领冠塞纳牧”(有机婴配粉)、“伊利欣活”(成人配方粉)等高端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品质的需求。2025年H1高端产品收入占比达35%,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

2. 渠道力:线上线下融合,渗透下沉市场

公司通过“线上电商+线下母婴店+社区团购”的全渠道布局,提升市场渗透力。2025年H1线上收入占比达23%,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下沉市场(三至六线城市)收入占比达48%,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

3. 供应链:成本控制与产能保障

伊利拥有国内最大的原奶供应链(自有牧场占比约30%),2025年原奶成本下降显著,同时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如引入智能工厂),降低单位生产成本约2.1%,进一步强化了成本优势。

五、未来展望:下半年盈利弹性释放,估值性价比凸显

1. 增长驱动:旺季+低基数+结构优化

2025年下半年,伊利将受益于三大增长驱动

  • 旺季效应:冷饮业务(Q3为销售峰值)与奶粉业务(中秋、国庆节日需求)将持续贡献增量;
  • 低基数:2024年下半年营收同比下降7.1%(Q3)、8.2%(Q4),2025年下半年营收增速有望反弹至5%以上;
  • 结构优化:奶粉业务占比继续提升(目标2025年底达30%),推动整体毛利率进一步提高。

2. 盈利弹性:成本红利与费用控制

原奶成本预计将保持低位(2025年全年原奶均价约3.7元/公斤),加上费用投放效率提升,2025年全年扣非净利润有望达到11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约16%),归母净利润有望实现正增长(约115亿元,同比增长3.5%)。

3. 估值:性价比突出,分红吸引力强

截至2025年8月31日,伊利股份收盘价为28.5元/股,对应2025年扣非净利润的PE约15倍,处于十年估值低位(历史均值约20倍)。同时,公司保持高分红率(2024年分红率约72%,每股分红1.0元),对于价值投资者具有较强吸引力。

结论

伊利股份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体现了其作为乳业龙头的韧性与优化能力。尽管归母净利润受非经常性因素拖累,但扣非净利润的大幅增长(+31.78%)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提升。随着液体乳去库存收尾、奶粉与冷饮业务持续增长,以及成本红利的释放,公司下半年盈利弹性有望进一步释放。考虑到当前估值处于低位且分红率较高,伊利股份仍是长期价值投资的优质标的。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