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德赛西威域控制器业务进展:高算力+舱驾一体布局分析

深度解析德赛西威(002920.SZ)域控制器业务进展,涵盖高算力智能驾驶域控、舱驾一体方案及客户合作,2024年市场份额达23%,智能驾驶收入增长63%,展望行业竞争与未来增长动力。

发布时间:2025年9月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德赛西威域控制器业务进展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德赛西威(002920.SZ)作为国内汽车电子龙头企业,深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及网联服务三大领域,其域控制器业务是公司智能化转型的核心抓手。域控制器作为智能汽车电子电气架构(EEA)的核心部件,承担着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运行及功能控制的关键角色,直接决定了智能座舱的交互体验与智能驾驶的安全性能。近年来,随着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加速渗透,德赛西威域控制器业务凭借技术迭代与客户拓展,实现了快速增长,成为公司业绩的重要增长点。

二、产品布局与技术进展:全谱系覆盖,高算力引领

德赛西威域控制器业务已形成**“高算力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轻量级智能驾驶域控+舱驾一体方案”**的全谱系产品结构,覆盖从L2+到L4级别的自动驾驶需求,技术迭代速度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1. 高算力智能驾驶域控制器:量产与研发双突破

高算力域控制器是公司智能驾驶业务的核心产品,搭载英伟达Orin、高通骁龙等高端芯片,支持多传感器(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融合与复杂算法运行。根据公司2024年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2][6][7],高算力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已在理想汽车、极氪汽车等新势力车企实现规模化量产,并获得丰田汽车、长城汽车、广汽埃安、上汽通用、东风日产等主流车企的新项目订单。此外,公司基于新一代高算力中央计算平台芯片(如英伟达Atlan)的研发已启动,目标适配L4级高级别自动驾驶,目前已与主流客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舱驾一体及中央计算平台落地[2][7]。

2. 轻量级智能驾驶域控:高性价比方案抢占中低端市场

为满足车企对成本控制的需求,公司推出轻量级智能驾驶域控产品,采用国产芯片(如地平线征程系列),聚焦L2级辅助驾驶功能(如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该产品已获得奇瑞汽车、一汽红旗等传统车企的新项目定点[2][6],填补了公司在中低算力域控制器市场的空白,进一步完善了产品矩阵。

3. 舱驾一体方案:降本增效与高算力利用率的最优解

舱驾一体域控制器通过整合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的计算资源,实现硬件共享与算力复用,降低了车企的研发与采购成本。公司目前正在开发高性能与高性价比两类舱驾一体方案,已与部分主流客户达成战略合作,预计2025年下半年实现量产[2][7]。

三、客户合作与市场份额:绑定主流车企,市占率领先

德赛西威域控制器业务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其对新势力车企+传统车企的全覆盖客户策略,以及产品性能与成本的平衡能力。

1. 客户结构:从新势力到传统车企的全面渗透

  • 新势力车企:公司与理想、极氪等新势力车企深度合作,高算力域控制器已成为其旗舰车型的标准配置(如理想L系列、极氪001),凭借快速响应与定制化服务,巩固了在新势力市场的领先地位。
  • 传统车企:通过轻量级域控与舱驾一体方案,公司成功切入丰田、长城、广汽埃安等传统车企的供应链,其中丰田汽车的新项目订单标志着公司产品获得国际主流车企的认可[2][6][7]。

2. 市场份额:国内域控制器领域龙头地位稳固

根据2024年上半年行业数据[9],德赛西威域控制器市场份额达23%,超过华为、比亚迪等竞争对手,位居国内第一;2025年一季度,公司在智能座舱域控制器领域的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行业第一[9],彰显了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财务表现:收入高速增长,毛利率持续提升

域控制器业务是德赛西威收入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其收入占比与毛利率的提升,反映了公司产品结构的优化与成本管控能力的增强。

1. 收入规模:智能驾驶业务高速增长

根据公司2024年财务数据[0],智能驾驶业务收入达73.14亿元,同比增长63.06%,占总营收的比例从2023年的22%提升至26.5%;2025年一季度,智能驾驶业务收入继续保持20%以上的同比增长[0],主要得益于高算力域控制器的量产交付与新客户订单的释放。

2. 毛利率:产品结构优化与成本管控见效

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0.5%,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0],主要因域控制器等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域控类产品毛利率约25%,高于传统汽车电子部件);同时,公司通过供应链本地化(如国产芯片替代)与精益生产,降低了原材料成本,进一步提升了盈利水平。

3. 费用管控:研发与销售投入效率提升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18.2亿元,同比增长15%,主要用于高算力域控制器与舱驾一体方案的研发;销售费用率从2023年的1.8%降至1.5%[0],反映了公司对客户资源的高效利用。

五、行业竞争与未来展望

1. 竞争格局:头部企业加速分化

国内域控制器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玩家包括:

  • 传统Tier 1:德赛西威、经纬恒润等,凭借汽车电子技术积累与客户资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 科技企业:华为(MDC系列)、百度(Apollo域控制器)等,通过算法与芯片优势切入市场;
  • 车企自研:比亚迪(DiLink域控制器)、特斯拉(FSD计算机)等,通过垂直整合提升竞争力。

德赛西威的核心优势在于**“硬件+软件+服务”的一体化能力**:硬件方面,公司拥有自主设计与制造能力(如PCB板、散热系统);软件方面,积累了多传感器融合、自动泊车等核心算法;服务方面,能为车企提供从需求定义到量产交付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2. 未来增长动力

  • 行业需求:随着智能汽车渗透率提升(2024年国内智能汽车销量占比达35%,预计2025年将超过40%),域控制器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300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450亿元[1],为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增长空间;
  • 产品升级:高算力域控制器(如支持L4级自动驾驶的中央计算平台)与舱驾一体方案的量产,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附加值;
  • 产能保障:公司2024年定增募资45亿元,用于智能汽车电子系统及部件生产项目(一期)与智算中心建设[2],预计2025年产能将提升50%,满足未来订单需求。

六、结论

德赛西威域控制器业务通过全谱系产品布局、主流客户绑定与技术迭代,已成为国内域控制器领域的龙头企业。2024年,公司智能驾驶业务收入增长63%,市场份额达23%,彰显了其竞争优势;2025年,随着高算力域控制器与舱驾一体方案的进一步渗透,公司域控制器业务收入有望保持30%以上的增长,成为公司业绩的核心增长点。

作为汽车电子智能化转型的代表企业,德赛西威凭借技术、客户与产能的综合优势,有望在未来的智能汽车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注:文中数据来源于券商API数据[0]与网络搜索[1][2][6][7][9]。)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