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蜜雪冰城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0.4%的现状、行业对比及战略意义,揭示其低成本研发模式如何支撑下沉市场扩张,并展望健康化与数字化研发的未来方向。
根据蜜雪冰城2024年年度业绩公告[1],2024年公司研发开支为1.05亿元,同比增长23.4%(2023年为8500万元);同期总收入为248.29亿元,同比增长22.3%。研发投入占比(研发开支/总收入)连续两年稳定在0.4%(2023年:8500万元/203亿元≈0.42%;2024年:1.05亿元/248.29亿元≈0.42%,公告中简化为0.4%)。
结合此前招股书及公开数据[2],2019-2021年蜜雪冰城研发费用呈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939.05万元、2020年964.46万元、2021年1715.13万元,复合增长率约35%;但由于同期总收入增速更快(2021年总收入103.5亿元,同比增长约40%),研发占比始终处于**0.17%-0.19%**的低位。2022年起,随着公司规模化扩张(2022年总收入136亿元[3]),研发投入绝对值进一步提升(2022年约5000万元,估算值),占比首次突破0.3%,并于2023年稳定在0.4%左右。
蜜雪冰城研发中心下设生产研发团队与门店产品研发团队两大核心板块,分设8个研究小组(消费者感官、食品安全、茶叶/咖啡/水果/乳品应用、茶饮趋势、器具设备)[2]。截至2021年,研发人员共68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超20%,专业背景覆盖食品科学、植物学、茶学等领域,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门店落地”的全链条研发体系。
研发开支主要集中在人员薪酬(占比约40%)、材料费用(占比约30%)及设备投入(占比约20%)[2]。具体来看:
与喜茶、奈雪的茶等高端茶饮品牌相比,蜜雪冰城的研发投入占比(0.4%)显著较低(喜茶2023年研发占比约1.2%,奈雪约1.5%)。这一差异源于两者的战略定位不同:
蜜雪冰城的研发投入虽少,但效率极高,直接支撑了其“下沉市场王者”的地位:
尽管研发投入的效率较高,但占比过低可能导致产品创新能力不足,无法应对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根据公司2025年战略规划,蜜雪冰城将逐步提高研发投入占比至0.6%-0.8%,重点投向两个方向:
蜜雪冰城的研发投入占比(0.4%)符合其“低价规模化”的战略定位,通过高效的研发投入支撑了其在下沉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公司需要逐步提升研发占比,聚焦“健康化”与“数字化”研发,以维持长期增长。对于投资者而言,应关注公司研发投入的结构变化(如健康产品研发占比的提升)与效果转化(如新品销量占比的增长),这些将成为未来业绩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