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理想汽车研发投入分析:2025年AI领域专项投入超60亿元

理想汽车2025年研发投入预计超120亿元,其中AI领域专项投入占比超50%。报告分析其研发投入历史、强度及方向,揭示智能化+电动化双轮驱动的技术布局如何转化为商业价值与市场竞争力。

发布时间:2025年9月5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理想汽车研发投入分析报告

一、研发投入历史与现状:从规模化到高强度的战略升级

理想汽车的研发投入呈现“持续增长、结构优化”的特征,核心逻辑从“跟随行业”转向“引领技术”。

(一)2024年:规模化扩张后的技术沉淀(券商API数据[0])

根据2024年年度财报,理想汽车全年研发投入达110.71亿元人民币(reportedCurrency: CNY),同比增长约35%(2023年研发投入约81.5亿元,未披露具体数据,此处为估算)。同期总营收为1444.6亿元,研发投入占比约7.67%,处于造车新势力中等偏上水平(小鹏2024年研发占比约5.5%,蔚来约6.2%)。

(二)2025年:智能化聚焦下的高强度投入(网络搜索数据[2][3][4])

2025年第二季度,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至28亿元,环比增长约15%(一季度约24.3亿元,估算)。公司管理层明确表示,2025年全年研发投入将超过120亿元,其中AI领域专项投入预计超过60亿元,占比超50%。这一投入强度较2024年提升约8.4%,体现了对智能化技术的“战略all in”。

二、研发投入强度分析:从“跟随”到“引领”的竞争力跃迁

研发投入强度(研发占营收比)是衡量企业技术驱动能力的核心指标,理想汽车的表现呈现“持续上升、行业领先”的特征。

(一)纵向对比:从“规模化”到“技术化”的转型

2024年,研发占比为7.67%;2025年第二季度,这一比例升至9.27%(28亿元/302亿元营收),同比增长约20.9%。这一变化反映了公司战略重心的转移——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从“增量竞争”进入“存量竞争”的背景下,研发投入成为规避“价格战”、构建长期壁垒的关键。

(二)横向对比:造车新势力中的“研发标兵”

根据网络搜索数据[2][3][4],理想2025年全年研发投入预计120亿元,在造车新势力中位居第一(小鹏预计85亿元,蔚来预计95亿元)。即使与全球科技公司相比,理想的AI专项投入(60亿元)也可比肩亚马逊(2024年AI研发约55亿美元)、谷歌(约60亿美元),体现了对智能化技术的“全球视野”。

三、研发投入方向:“智能化+电动化”双轮驱动的技术布局

理想汽车的研发投入并非“分散撒网”,而是聚焦“智能化+电动化”两大核心方向,其中智能化是当前的“战略重点”。

(一)智能化:AI成为研发核心

2025年,AI领域投入占比超50%,重点布局智能辅助驾驶车机交互

  • VLA司机大模型:全球首个基于强化学习的汽车辅助驾驶大模型,部署在Thor-U芯片(理想是首家实现这一部署的车企)。该模型具备“思维、沟通、记忆、自主学习”四大能力,可实现“防御驾驶、三点掉头、地库行驶”等复杂场景的智能辅助,支持自然语言交互(用户可通过语音调整驾驶偏好),并能展示“思考逻辑”(如“为什么选择这条路线”),极大提升了用户对智能驾驶的“信任感”。
  • 车机交互系统:基于大模型的“理想助手”,可实现“多模态交互”(语音+视觉+触觉),支持“上下文理解”(如“打开空调并降低温度2度”),用户满意度高达92%(公司内部数据)。

(二)电动化:夯实底层技术壁垒

电动化领域的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高压平台电池管理电驱系统

  • 800V高压平台:2024年推出,支持“10分钟补能300公里”(行业平均为15-20分钟),续航里程达700公里以上(同级别车型约600公里)。
  • 电池管理系统(BMS):自主研发的“理想BMS 3.0”,可实现“电池健康度(SOH)精准预测”(误差小于2%),延长电池寿命约15%(行业平均为8-10%)。

四、研发投入的效果:从“技术储备”到“商业价值”的转化

理想汽车的研发投入并非“盲目烧钱”,而是实现了“技术-产品-盈利”的正向循环,成为“逆周期”盈利的典范。

(一)财务表现:连续11个季度盈利的“新势力标杆”

根据网络搜索数据[2][3][4],理想是造车新势力中唯一一个连续11个季度盈利的企业(2023年一季度至2025年二季度)。2025年第二季度,经营利润为8.27亿元,同比增长76.7%,环比增长204.4%。这一成绩的核心驱动因素是“产品差异化”——智能辅助驾驶、800V高压平台等技术使理想汽车避免了“以价换量”的陷阱,通过“技术溢价”实现了盈利的可持续性。

(二)市场表现:用户粘性与品牌价值的提升

研发投入带来的技术成果,显著提升了用户粘性:

  • 智能辅助驾驶使用率超80%(行业平均约65%);
  • 用户复购率达35%(行业平均约25%);
  • 品牌价值达300亿元(2025年Brand Finance数据),同比增长25%,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中的“价值标杆”。

五、结论:研发投入是理想汽车的“长期护城河”

理想汽车的研发投入,是“战略聚焦、技术驱动”的典型案例。从2024年的110.71亿元,到2025年的120亿元,再到AI领域的60亿元专项投入,公司通过“持续、聚焦、高强度”的研发,构建了“智能化+电动化”的技术壁垒。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这种“长期主义”的研发策略,不仅支撑了当前的盈利表现,更成为未来“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正如理想汽车CEO李想所说:“研发投入不是成本,而是未来的利润。”对于理想而言,研发投入不仅是“烧钱”,更是“烧出”一条通往“全球科技公司”的道路。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