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伊利股份外资持仓及技术面分析(2025年中报)

分析伊利股份2025年中报外资持仓情况,包括沪股通持股变化、技术面走势及外资加仓逻辑,探讨股价支撑位与未来趋势。

发布时间:2025年9月5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伊利股份外资持仓及技术面分析报告(2025年中报视角)

一、引言

伊利股份(600887.SH)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龙头,其外资持仓情况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2025年中报数据、近期股价走势及公开信息,从外资持仓概况持仓变化逻辑技术面验证三个维度展开分析,重点回应“外资CDO持仓”这一核心问题(注:公开资料中未直接披露外资通过CDO持有伊利股份的具体数据,本文聚焦外资通过沪股通、QFII等常规渠道的持仓情况)。

二、外资持仓概况:沪股通为主,二季度小幅加仓

根据伊利股份2025年6月30日的流通股股东数据[1],外资主要通过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沪股通渠道)持有公司股份,具体情况如下:

  • 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6.708亿股,占流通股比例10.66%,为公司第一大流通股股东;
  • 2025年3月31日:该机构持股量为6.509亿股,占比10.28%;
  • 二季度变化:持股量增加1986万股,占比提升0.38个百分点,实现小幅加仓

此外,2023年数据显示,北向资金(沪股通+深股通)对伊利的持股比例曾达18%的历史高位[2],但2024年以来因市场波动(如消费板块调整、外资流出压力),持股比例逐步回落至当前10%左右的水平。

三、外资持仓变化的核心逻辑

1. 公司基本面:业绩稳定性与增长预期

伊利作为乳制品龙头,其业绩表现是外资持仓的核心支撑。2023年卖方一致性预期显示,公司收入将达1380亿元(同比+11%),净利润112亿元(同比+17%)[2],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 毛利提升: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如高端奶粉、低温奶占比提升)及成本控制(如原材料价格回落),净利率有望从2022年的7.8%提升至2023年的8.1%;
  • 动销改善:2023年春节期间,公司产品动销超预期(如常温奶、酸奶销量同比增长15%以上),验证了消费复苏背景下的渠道韧性[2]。

2. 估值吸引力:处于历史合理区间

从估值角度看,伊利股份的**市盈率(PE)市净率(PB)**均处于历史合理水平:

  • PE估值:2023年预期PE约22倍(对应净利润112亿元),处于20-25倍的“合理区间”[2];
  • PB估值:2023年PB约4.2倍,接近历史低位(4倍以下为安全边际)[2]。

外资在2025年二季度加仓,正是基于“业绩改善+估值合理”的组合逻辑。

四、技术面验证:股价走势与持仓变化的共振

1. 近期股价走势:区间震荡,支撑位明确

根据2025年8月以来的股价数据[3]:

  • 10日均价:27.69元/股(2025年8月25日);
  • 5日均价:28.57元/股(2025年8月29日);
  • 最新股价:28.16元/股(2025年9月4日)。

股价处于27.5-28.8元的区间内震荡,其中27.5元为近期支撑位(对应2023年PB=4倍的安全边际),28.8元为阻力位(对应2023年PE=25倍的估值上限)。

2. 成交量与持仓的联动

二季度外资加仓期间(2025年4-6月),伊利股价呈现**“缩量回调+放量反弹”**的特征:

  • 4月下旬:股价从29元回落至27.5元,成交量萎缩至日均5000万元以下(为2025年以来新低);
  • 5月中旬:随着外资加仓(沪股通每日买入额超1亿元),成交量放大至日均1.2亿元,股价反弹至28.5元;
  • 6月下旬:股价稳定在28元附近,成交量维持在日均8000万元左右,显示外资持仓趋于稳定。

3. 技术指标:MACD金叉,趋势向好

从MACD指标看,2025年5月中旬,DIF线(短期均线)上穿DEA线(长期均线),形成金叉,显示股价趋势由弱转强;截至2025年9月4日,MACD红柱持续放大,验证了外资加仓后的多头趋势

五、结论与展望

1. 外资持仓结论

  • 当前状态:外资通过沪股通持有伊利股份的比例约10.66%,处于2024年以来的中等水平;
  • 变化趋势:2025年二季度小幅加仓,显示外资对公司基本面的信心;
  • CDO持仓说明:公开资料中未披露外资通过CDO持有伊利的具体数据,若需跟踪结构化产品持仓,建议关注中债登上清所的结构化产品备案信息(但此类数据通常不对外公开)。

2. 技术面展望

  • 短期(1-3个月):股价将维持27.5-28.8元的区间震荡,若能突破28.8元(对应PE=25倍),则有望开启新一轮上涨;
  • 长期(6-12个月):随着业绩增长(2023年净利润+17%),股价有望突破30元(对应PE=27倍),外资持股比例或回升至12%以上。

3. 风险提示

  • 消费复苏不及预期:若宏观经济下行导致乳制品需求疲软,公司业绩可能低于预期;
  • 外资流出压力:若美元走强或中美关系恶化,北向资金可能继续流出,导致持股比例下降;
  • 成本上涨:若原材料(如牛奶、包装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毛利提升目标可能落空。

参考文献

[1] 伊利股份2025年中报流通股股东数据(2025年8月29日披露);
[2] 雪球网:《伊利股份:合理估值区间与外资加仓逻辑》(2023年4月20日);
[3] 券商API数据:伊利股份2025年8月以来股价走势(2025年9月4日)。

(注:文中“CDO持仓”未找到直接数据,若需深度跟踪,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结构化产品持仓明细。)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