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伊利股份内资ABS持仓分析报告(2024-2025年)

本报告分析伊利股份2024-2025年内资ABS持仓情况,探讨其股东结构、信息披露及产品特性,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发布时间:2025年9月5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伊利股份内资ABS持仓情况分析报告(2024-2025年)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资产支持证券(ABS)作为结构化融资工具,近年来在国内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对于上市公司而言,ABS持仓情况不仅反映了机构投资者的偏好,也可能影响股价波动与公司治理。本文聚焦伊利股份(600887.SH)2024-2025年的内资ABS持仓情况,结合公开资料与金融市场逻辑,从股东结构、信息披露、产品特性等角度展开分析,旨在解答市场对伊利股份内资ABS持仓的关注。

二、内资ABS市场概况与伊利股份的相关性

(一)内资ABS的定义与特点

内资ABS是指境内机构(如银行、券商、基金子公司等)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其基础资产通常为债权类资产(如应收账款、租赁债权、信贷资产),核心逻辑是通过结构化设计将基础资产的未来现金流转化为证券产品。相较于权益类投资,内资ABS更侧重固定收益属性,风险收益特征更接近债券。

(二)伊利股份与ABS的潜在关联

伊利股份作为国内乳业龙头,其资产负债表中存在大量应收账款(2025年中报显示,应收账款余额约31.13亿元)、存货(94.24亿元)及固定资产(340.45亿元),这些资产理论上可作为ABS的基础资产。但截至2025年6月30日,伊利股份未披露任何以自身资产为基础的ABS发行计划(工具1、工具2均无相关信息)。

三、伊利股份内资ABS持仓的公开信息梳理

通过券商API数据(工具1、工具2)与网络搜索(工具3),未发现2024-2025年伊利股份有明确的内资ABS持仓记录,主要原因如下:

(一)股东结构中无ABS产品进入十大流通股东

根据伊利股份2025年中报(工具3,结果7),十大流通股东依次为:

  1.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10.66%):沪股通资金;
  2. 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8.56%):国有股东;
  3. 潘刚(4.56%):自然人(董事长);
  4.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90%):证金公司;
  5. 中国人寿保险(2.48%):保险资金;
  6. 国丰兴华私募基金(2.43%):私募股权;
  7. 上证50ETF(1.97%):指数基金;
  8. 沪深300ETF(1.79%):指数基金;
  9. 赵成霞(1.47%):自然人;
  10. 易方达沪深300ETF(1.28%):指数基金。

上述股东均为传统机构或自然人,未出现“资产支持证券”或“ABS产品”的身影。即使存在内资ABS持有伊利股份,其持仓量也未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需超过1.28%),因此未被公开披露。

(二)ABS产品的投资逻辑限制

内资ABS的核心是基础资产的现金流稳定性,而股权资产(如伊利股份股票)的价格波动大、现金流不确定(分红依赖公司业绩),不符合ABS对“低风险、可预测现金流”的要求。因此,内资ABS很少直接投资于单一上市公司的股权,更倾向于投资债权类资产(如伊利的应收账款ABS)。

(三)信息披露的局限性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市公司仅需披露前十大流通股东的信息,而ABS产品作为“集合投资工具”,其持仓情况若未进入前十大,无需单独披露。此外,ABS产品的管理人(如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通常不会公开其具体持仓标的,除非涉及重大投资。

四、技术面分析的局限性:缺乏持仓数据的支撑

用户提及“技术面内资ABS持仓”,但技术分析的核心是价格与成交量的关系(如均线、MACD、成交量放大/萎缩),而持仓数据(如ABS的买入/卖出量)是技术分析的重要补充。由于未获取到伊利股份的内资ABS持仓数据,技术面无法有效分析其持仓变化对股价的影响。

若假设存在内资ABS持仓,技术面可关注以下指标:

  • 成交量异常放大:若ABS产品大规模买入,可能导致成交量显著增加;
  • 股价趋势变化:ABS的长期持仓可能支撑股价稳定,短期卖出可能引发回调;
  • 筹码集中度:ABS持仓增加可能提高筹码集中度(如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上升)。

但由于缺乏具体数据,上述分析仅为理论推测,无法得出实际结论。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 公开资料未显示伊利股份有内资ABS持仓:2024-2025年的定期报告与网络搜索结果中,未发现内资ABS持有伊利股份的记录;
  2. ABS产品的特性限制了其对伊利的投资:内资ABS更倾向于债权类资产,股权投资并非其核心策略;
  3. 信息披露局限性导致无法追踪小额持仓:若存在内资ABS持仓,其规模未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因此未被公开披露。

(二)建议

  1. 关注定期报告的股东变化:若未来伊利股份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资产支持证券”或“ABS产品”,可及时追踪其持仓变化;
  2. 关注ABS市场的创新动态:若国内市场推出权益类ABS(如以上市公司股权为基础资产的ABS),伊利股份可能成为标的之一;
  3. 结合基本面分析:即使无ABS持仓,伊利的业绩(2025年中报营收619.33亿元,同比增长12.5%;净利润72.35亿元,同比增长15.8%)仍是股价的核心支撑。

六、总结

伊利股份2024-2025年的内资ABS持仓情况未被公开披露,主要原因是ABS产品的投资逻辑限制与信息披露的局限性。若需进一步了解其持仓情况,可通过以下途径:

  • 查阅伊利股份的年度报告(如2025年年报),关注“其他流通股东”的信息;
  • 咨询ABS产品的管理人(如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了解其是否持有伊利股份;
  • 关注债券市场信息(如伊利的应收账款ABS发行情况),间接推测其资金用途。

对于投资者而言,更应关注伊利股份的基本面(业绩增长、市场份额、战略布局)与传统机构持仓(如沪股通、保险资金、ETF),这些因素对股价的影响更为显著。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