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分析阿里巴巴2025年国际业务表现,涵盖速卖通、Lazada、阿里云国际及国际批发业务,探讨AI、物流与本地化三大增长驱动因素,并解析竞争环境与未来展望。
阿里巴巴集团(BABA.NYSE/09988.HK)作为全球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全球化战略是其长期核心布局之一。随着国内电商市场增长趋缓(2025年国内电商GMV增速降至6%),国际业务已成为集团增长的“第二曲线”。本文从国际数字商业、阿里云国际、国际批发三大核心板块入手,结合财务数据与市场动态,全面分析阿里巴巴国际业务的表现、驱动因素及未来挑战。
阿里巴巴国际业务涵盖三大核心领域(见表1),其中国际数字商业是当前增长最快的板块,占集团国际业务收入的65%;阿里云国际是技术输出的核心载体,占比25%;国际批发(阿里国际站)则依托供应链优势服务中小企业,占比10%。
板块 | 核心平台/业务 | 2025财年Q3收入(亿元) | 同比增速 | 占国际业务收入比例 |
---|---|---|---|---|
国际数字商业 | 速卖通、Lazada | 245.4 | 36% | 65% |
阿里云国际 | 全球云计算服务 | 94.4 | 28% | 25% |
国际批发(阿里国际站) | B2B跨境批发 | 37.8 | 43% | 10% |
数据来源:阿里巴巴2025财年Q3财报[0],作者整理 |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liExpress & Lazada)是阿里巴巴国际业务的核心增长引擎,2025财年Q3收入245.4亿元,同比增长36%,占集团总收入的8.76%(集团总收入2801.54亿元)[0]。该板块的核心逻辑是“全球覆盖+本地化深耕”,分别通过速卖通聚焦新兴市场、Lazada深耕东南亚。
速卖通定位为“全球新兴市场高性价比电商平台”,覆盖俄罗斯、巴西、美国等2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数据显示,速卖通在俄罗斯市场市占率超40%,成为当地消费者首选的跨境电商平台[2];在巴西市场,速卖通的用户渗透率达28%,仅次于本地平台Mercado Libre[3]。其核心优势在于:
Lazada作为东南亚最大的在线购物平台之一,覆盖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6个核心市场,2024年7月首次实现盈利(季度净利润1.2亿美元),标志着其从“投入期”进入“收获期”[3]。其成功主要得益于:
阿里云国际是阿里巴巴技术输出的核心平台,聚焦IaaS/PaaS/SaaS全栈云计算服务。2025年数据显示,阿里云国际市场规模过去5年增长20倍,服务全球30万客户(其中三分之一为全球500强企业,如阿迪达斯、极氪汽车)[1][3]。其核心竞争力在于:
在竞争环境方面,阿里云面对亚马逊AWS(全球市占率33%)、微软Azure(22%)、谷歌Cloud(12%)等巨头的竞争,但通过“AI+云”一体化解决方案抢占新兴市场。例如,极氪汽车通过阿里云的弹性计算服务,快速响应欧洲市场需求,2025年欧洲销量同比增长80%[1]。
阿里国际站作为阿里巴巴最早的业务之一,聚焦B2B跨境批发,2025财年Q3收入37.8亿元,同比增长43%(远超集团整体增速8%)[1]。其增长主要来自供应链数字化增值服务:
阿里巴巴国际业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三大核心驱动因素(见图1):
无论是阿里国际站的AI选品、速卖通的AI推荐,还是阿里云的大模型,AI技术都成为国际业务的“效率引擎”。例如:
菜鸟网络作为阿里巴巴的物流平台,为国际业务提供了高确定性履约网络。2025年数据显示,菜鸟日均服务跨境及国际包裹量超450万个,通过“eHub(国际中转枢纽)+干线+分拣中心+最后一公里”模式,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高效配送[5]。例如:
阿里巴巴国际业务的核心逻辑是“全球视野,本地行动”。例如:
阿里巴巴国际业务面临来自传统巨头与新势力的双重竞争(见表2):
竞争对手 | 核心市场 | 竞争策略 | 对阿里巴巴的影响 |
---|---|---|---|
亚马逊AWS | 全球云计算 | 技术与生态优势 | 抢占欧美高端市场 |
微软Azure | 企业级云计算 | 与Office 365生态整合 | 争夺大企业客户 |
Shopee | 东南亚电商 | 社交电商与低价策略 | 分流Lazada的用户 |
Temu(拼多多海外版) | 全球新兴市场 | 全托管+极致低价 | 抢占速卖通的性价比用户 |
TikTok Shop | 全球社交电商 | 短视频种草+直播带货 | 分流速卖通的年轻用户 |
数据来源:Synergy Research Group、eMarketer,作者整理
其中,Temu与TikTok Shop是阿里巴巴国际数字商业的主要威胁:
展望2025-2030年,阿里巴巴国际业务的增长潜力仍在,但需聚焦两大核心方向:
阿里巴巴将继续加大AI投入(集团未来三年计划投资3800亿元用于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推动AI在国际业务中的全链路应用[1]。例如:
阿里巴巴将继续深化本地化策略,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
阿里巴巴国际业务已成为集团增长的“第二曲线”,2025财年Q3国际业务收入占比达13.48%,增速(32%)远超集团整体增速(8%)[0]。其核心优势在于AI技术、物流履约与本地化运营的协同效应,尤其是速卖通与Lazada在新兴市场的龙头地位,以及阿里云国际的技术输出能力,为未来增长奠定了基础。
尽管面临来自Temu、TikTok Shop等新势力的竞争,以及政策与地缘政治的风险,但阿里巴巴通过“AI+本地化”的策略,有望继续巩固其国际业务的领先地位。预计2026财年,阿里巴巴国际业务收入将突破1500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的比例提升至**15%**以上。
数据来源说明:
[0] 阿里巴巴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券商API数据);
[1] 2025年阿里巴巴海外数字商业·国货出海峰会新闻稿;
[2] 2025年速卖通全球市场报告(阿里研究院);
[3] 2025年Lazada东南亚电商市场报告(易观分析);
[4] 2025年全球云计算市场分析(Synergy Research Group);
[5] 2025年阿里国际站B2B跨境批发报告(托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