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Meta VR设备销量增长乏力的核心原因,包括财务表现、市场份额、产品周期及用户行为等多维度,并展望其未来增长前景与挑战。
Meta(META.O)作为全球VR市场的领军企业,其Quest系列设备的销量表现直接反映了VR行业的增长态势。然而,近年来Meta VR设备的销量增长呈现明显乏力迹象,不仅拖累了其Reality Labs部门的收入表现,也引发了市场对VR行业长期增长潜力的担忧。本报告通过财务数据、市场份额、产品周期、用户行为等多维度分析,揭示Meta VR设备销量增长乏力的核心原因,并评估其未来增长前景。
Meta的Reality Labs(RL)部门负责VR/AR设备及相关业务,其收入表现直接关联VR设备销量。根据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新闻名称2),RL部门收入为4.12亿美元,同比下降6.4%,这是2024年以来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CFO苏珊·李(Susan Li)明确指出,收入下滑的主因是“Meta Quest销量下降”,尽管Ray-Ban AI眼镜的增长部分抵消了这一影响,但VR硬件仍是RL部门的核心收入来源(占比超80%,新闻名称1)。
从历史数据看,RL部门的收入增长高度依赖Quest设备的销量扩张。2020-2022年,Quest 2凭借300美元的亲民价格(较前代降价100美元)和疫情期间的“居家娱乐需求”,推动RL收入实现了年均50%以上的增长(新闻名称1)。但2023年Quest 3推出后,价格上涨至500美元,尽管2024年推出了Quest 3S(降价至300美元),但销量增长并未恢复——2024年黑五期间,Quest设备销量同比下降14%(新闻名称4),即使有“蝙蝠侠”IP游戏和礼品卡优惠,仍未能扭转需求疲软的局面。
尽管Meta仍是VR市场的绝对龙头(2024年市场份额74.6%,IDC数据),但市场份额已呈现下滑趋势。2025年第三季度,Counterpoint数据显示,Meta的市场份额降至65%(新闻名称3),主要因Quest 3销量下滑,而Quest 3S的推出未能显著提升整体销量。
从竞争环境看,Meta面临来自苹果、PICO等对手的挤压:
此外,IDC预测2025年全球AR/VR设备出货量将下滑12%(新闻名称1),Meta作为市场主导者,将承担更大的下滑压力——若出货量收缩,其销量增长乏力的问题将进一步凸显。
Meta VR设备的销量增长乏力,本质上是产品周期进入成熟后期的表现,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Quest 2(2020年推出)作为Meta的爆款产品,凭借“高性价比+疫情需求”实现了销量爆发(上市两年后成为热门产品)。但后续推出的Quest 3(2023年)和Quest 3S(2024年),升级幅度未能匹配用户预期:
Quest 2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亲民价格”(300美元),但Quest 3的价格上涨(500美元)导致新用户门槛提高。尽管Meta在2024年推出Quest 3S降价至300美元,但新用户增长仍未恢复:
尽管Meta VR设备的用户活跃度有所提升(2024年用户月使用时间增长30%,新闻名称1),但这一增长主要来自现有用户的更频繁使用,而非新用户的增加。内容生态的表现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
Meta VR设备的销量增长乏力,是产品周期成熟、创新不足、价格策略失效、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结论如下:
展望未来,Meta若想扭转VR设备销量增长乏力的局面,需解决以下核心问题:
若无法解决这些问题,Meta VR设备的销量增长可能继续乏力,进而影响其Reality Labs部门的长期业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