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伊利股份促销费用变化分析:从扩张到效率转型

本报告分析伊利股份促销费用变化趋势,揭示其从扩张型到效率型的战略转型,探讨促销费用对毛利率、净利润及市场份额的影响,并展望未来趋势。

发布时间:2025年9月5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伊利股份促销费用变化分析报告

一、引言

伊利股份(600887.SH)作为中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其促销策略是应对市场竞争、提升市场份额及推动业绩增长的关键手段。促销费用作为销售费用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变化不仅反映了公司的短期经营策略,也体现了长期战略转型的方向。本文通过整合财务数据与行业信息,从财务表现、驱动因素、业绩影响及未来趋势四个维度,系统分析伊利股份促销费用的变化特征及背后逻辑。

二、促销费用的财务表现:从“扩张型”到“效率型”转变

促销费用未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示,但**销售费用(sell_exp)**的变化直接反映了促销投入的力度(促销费用占销售费用的比例约为30%-50%,主要包括买赠、广告投放、渠道推广等)。通过梳理近年财务数据(见表1)及行业报告,伊利股份销售费用呈现以下特征:

1. 历史趋势:从高速增长到稳定可控

  • 2015-2020年:扩张期,销售费用率持续上升
    2015年,受原奶供给过剩、消费疲软影响,公司为抢占市场份额大幅增加促销投入,Q3销售费用率高达23.2%(同比上涨53.05%)[6]。2016-2020年,随着行业竞争加剧,销售费用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速,2020年销售费用率达18.5%(较2015年提升2.3个百分点)[0]。

  • 2021-2025年:转型期,销售费用率逐步下降
    2021年以来,公司通过产品结构升级(如金典有机奶、安慕希酸奶等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及费用效率优化(如精准营销替代大规模促销),销售费用率从2021年的18.8%降至2025年中报的18.35%(见表1)[0]。2025年中报销售费用为113.34亿元,同比2024年中报增长8.1%,但收入增速(10.2%)快于费用增速,体现了规模效应的逐步释放[0]。

2. 季度波动:旺季促销与费用均衡化

传统上,Q3(夏季)与Q4(春节前)是乳品消费旺季,公司会集中投放促销资源(如2015年Q3销售费用环比增长29.04%)[6]。但2023年以来,公司通过季度费用均衡分配(如将部分促销投入分散至Q1-Q2),降低了旺季费用波动,2025年Q2销售费用率较Q1仅提升0.5个百分点[0]。

三、促销费用变化的驱动因素

伊利股份促销费用的变化是行业环境、公司战略及成本控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1. 原奶价格周期:从“被动促销”到“主动调整”

原奶价格是乳品企业的核心成本(占营业成本的40%-50%)。2015-2017年,原奶供给过剩(价格降至3.5元/公斤以下),行业陷入“价格战”,公司被迫加大促销(如买赠、降价)以消化库存,导致销售费用率大幅上升[6]。2021年以来,原奶价格逐步回升(2023年均价约4.2元/公斤),公司通过高端产品提价(如金典有机奶价格上涨5%)抵消成本压力,减少了对促销的依赖[4]。

2. 竞争环境:从“份额争夺”到“格局稳定”

2015-2020年,行业竞争格局尚未稳定(蒙牛、伊利市场份额差距约5个百分点),公司通过“促销+广告”组合策略(如赞助《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热门节目)抢占份额,2015年Q3市场份额较上年同期提升1.1%至20.4%[6]。2021年以来,行业格局趋于稳定(伊利市场份额超25%,领先蒙牛约8个百分点),公司从“份额扩张”转向“效率提升”,促销投入更注重精准性(如针对年轻群体的线上推广)而非“规模性”[9]。

3. 产品结构:从“基础型”到“高端型”升级

高端产品(如有机奶、酸奶、奶粉)的占比提升是销售费用率下降的关键驱动因素。2020年,高端产品收入占比约为45%,2025年中报提升至55%(其中金典有机奶收入增速达12%)[0]。高端产品的毛利率(约45%)远高于基础产品(约25%),且消费者对高端产品的价格敏感度较低,公司无需通过大规模促销维持销量,从而降低了销售费用率[4]。

四、促销费用变化对业绩的影响

促销费用的调整直接影响公司的毛利率、净利润及市场份额,具体表现为:

1. 毛利率:短期压力与长期提升并存

短期来看,大规模促销(如买赠)会直接降低产品均价,导致毛利率下滑(如2015年Q3毛利率较Q2下降1.2个百分点)[6]。但长期来看,促销带来的市场份额提升(如2015年Q3市场份额提升1.1%)及产品结构升级(如高端产品占比提升),会推动毛利率逐步回升(2025年中报毛利率达34.81%,较2015年提升5.3个百分点)[0][8]。

2. 净利润:销售费用率是核心变量

净利润对销售费用率的变化高度敏感。2015年Q3,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6.9个百分点,导致净利润同比下滑22.9%[6]。2025年中报,销售费用率较2024年同期下降1.55个百分点,推动净利润同比增长12.3%(达72.35亿元)[0]。据测算,销售费用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净利润可增长约8-10亿元[9]。

3. 市场份额:促销是短期份额提升的关键

2015-2020年,公司通过促销策略实现了市场份额的持续提升(从2015年的20.4%增至2020年的25.1%)[6]。2021年以来,随着格局稳定,促销的“份额效应”减弱,但品牌力(如“伊利”品牌价值达1800亿元)成为维持份额的核心因素,促销投入更多用于品牌建设而非直接降价[9]。

五、未来趋势展望

1. 销售费用率将保持稳定或小幅下降

随着高端产品占比提升(目标2026年达60%)及规模效应释放(2025年中报收入达617.77亿元,同比增长10.2%),销售费用率有望保持在18%-19%的合理区间[0][4]。

2. 促销策略将更注重“精准性”与“品牌化”

未来,公司将减少“广撒网”式的促销,转向精准营销(如通过大数据分析针对年轻群体推送个性化活动)及品牌建设(如强化“健康”“高端”品牌形象),提升促销投入的回报率[9]。

3. 原奶价格波动对促销的影响将减弱

随着公司奶源布局(如内蒙古、新疆等核心奶源基地产能扩张)的完善,原奶自给率将提升至60%(2025年目标),降低对外部奶源的依赖,从而减少原奶价格波动对促销策略的影响[0]。

六、结论

伊利股份促销费用的变化,本质是**从“规模扩张”到“效率提升”**的战略转型体现。通过优化促销策略(减少无效投入、提升精准性)及推动产品结构升级(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公司实现了销售费用率的稳步下降与净利润的持续增长。未来,随着行业格局稳定及品牌力提升,促销费用将更注重“效率”而非“规模”,成为支撑公司长期业绩增长的重要保障。

数据来源
[0] 伊利股份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券商API);
[4] 《2018-2024H1伊利股份费用率分析》(三个皮匠报告);
[6] 《伊利股份2015年三季报点评》(新浪财经);
[9] 《伊利股份深度报告:产品升级与费用率下降》(道客巴巴)。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