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方生物PD-1/CTLA-4双抗卡度尼利单抗研发与商业化进展分析

康方生物卡度尼利单抗(AK104)是全球首个获批的PD-1/CTLA-4双抗,覆盖宫颈癌、胃癌等多适应症,商业化表现亮眼。本文分析其技术优势、临床进展及未来市场潜力。

发布时间:2025年9月5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0 分钟

康方生物PD-1/CTLA-4双抗(卡度尼利单抗)研发与商业化进展分析报告

一、产品概述:全球首创的双免疫检查点双抗,技术壁垒显著

康方生物的卡度尼利单抗(Cadonilimab,研发代号:AK104)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PD-1/CTLA-4双特异性抗体,也是国内自主研发的首款双抗药物。该产品基于康方生物 proprietary 的Tetrabody技术平台开发,通过四价双特异抗体结构设计,解决了传统双抗因分子量高导致的表达效率低、结构异质化及稳定性差等CMC(化学、制造和控制)难题,具备PD-1与CTLA-4靶点协同阻断的优势——既保留了两种单克隆抗体的临床疗效,又降低了联合疗法的毒性(如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PD-1+CTLA-4单抗联合方案)。

卡度尼利单抗的核心设计逻辑是优化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激活:PD-1阻断解除T细胞的“刹车”,CTLA-4阻断增强T细胞的初始活化,两者协同提升抗肿瘤免疫反应,尤其对PD-1单药耐药的患者可能具有更好的疗效。

二、临床研发进展:从宫颈癌起步,多适应症布局进入收获期

卡度尼利单抗的临床开发遵循“先难后易”的策略,优先针对未满足临床需求的难治性肿瘤,再扩展至大适应症,目前已覆盖**宫颈癌、胃癌、肝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等多个领域,进展如下:

1. 已获批适应症:复发/转移性宫颈癌(2L/3L)

  • 获批时间:2022年6月29日(NMPA批准),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的PD-1/CTLA-4双抗。
  • 临床数据:注册性II期研究(NCT03852251)显示,对于经铂类化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宫颈癌患者,卡度尼利单抗的客观缓解率(ORR)达27.8%(其中PD-L1阳性患者ORR为33.3%),疾病控制率(DCR)达54.4%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12.9个月,显著优于PD-1单药(如帕博利珠单抗的ORR约14%)。

2. 在研适应症:多管线推进,大适应症即将突破

  • 一线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GC/GEJ):2023年11月,III期临床研究(AK104-302)期中分析达到主要终点,全人群的OR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优于化疗(具体数据未披露,但公司表示“获益优势持续显著”)。该适应症是卡度尼利单抗的关键大适应症(全球胃癌患者约100万,中国占40%),若获批将大幅提升产品的市场容量。
  • 一线复发/转移性宫颈癌:III期临床(AK104-301)已完成入组,预计2024年内递交NDA(新闻[3])。
  • 肝癌术后辅助治疗:III期临床(AK104-303)正在入组,针对肝细胞癌术后高复发风险患者,旨在降低复发率。
  • PD-L1阴性NSCLC:III期临床筹备中,针对PD-L1 TPS<1%的晚期NSCLC患者,探索双抗对低表达人群的疗效。

3. 海外临床进展:美国FDA获批临床,全球化布局启动

  • 2019年4月,卡度尼利单抗的IND申请获得美国FDA批准,随后在澳洲完成Ia期剂量爬坡研究(显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启动美国的I期临床(针对多种实体瘤)。
  • 公司计划通过“自主研发+海外授权”模式推进全球化,目前已与Summit Therapeutics等海外药企洽谈合作(新闻[1]),但尚未披露具体授权协议。

三、商业化表现:上市首年即实现规模化销售,市场渗透加速

卡度尼利单抗的商业化进展远超市场预期,体现了康方生物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

1. 销售额快速增长

  • 2022年:上市首6个月(2022年7-12月)销售额达5.46亿元(占公司全年产品销售额的49.5%),成为公司核心收入来源之一。
  • 2023年:全年销售额约12亿元(推测,基于2024年上半年数据反推),同比增长约120%。
  • 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达7.1亿元,同比增长16.5%(新闻[1][6]),占公司上半年产品销售额的75.5%(公司上半年总产品销售额9.4亿元)。

2. 商业化团队与渠道覆盖

  • 公司组建了600人以上的商业化团队,覆盖全国220+城市、1500+医院、500+DTP药房(新闻[3]),重点布局肿瘤专科医院和大三甲医院,同时通过DTP药房提升患者可及性。
  • 针对宫颈癌患者,公司与中国癌症基金会合作开展患者援助项目(PAP),降低患者用药负担,进一步提升渗透率。

3. 竞品对比:双抗 vs 单抗+CTLA-4联合方案

卡度尼利单抗的性价比优势明显:

  • 疗效:在宫颈癌患者中,ORR(27.8%)高于PD-1单药(如帕博利珠单抗14%),且DCR(54.4%)优于联合方案(如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的DCR约40%)。
  • 安全性:3级及以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发生率约10%,低于联合方案的30%(新闻[2])。
  • 便利性:双抗单药治疗,无需联合用药,减少患者的治疗负担。

四、竞争格局:全球首创的先发优势,国内双抗赛道的引领者

1. 全球PD-1/CTLA-4双抗竞争格局

  • 康方生物(卡度尼利单抗):全球首个获批上市,临床数据最成熟,覆盖适应症最广。
  • 阿斯利康(MEDI5752):处于I期临床,进展缓慢。
  • 康宁杰瑞(KN046):国内第二款PD-1/CTLA-4双抗,2023年12月获批上市(用于NSCLC),但适应症范围窄于卡度尼利。

2. 国内双抗赛道竞争

国内已有20+家企业布局双抗药物,其中免疫检查点双抗是热门方向(如信达生物的IBI318(PD-1/CTLA-4)、百济神州的Zanidatamab(HER2/HER2)),但卡度尼利单抗的先发优势多适应症布局使其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 适应症覆盖:卡度尼利已获批宫颈癌,即将获批胃癌,而KN046仅获批NSCLC。
  • 临床数据:卡度尼利的宫颈癌、胃癌数据更成熟,支持更广泛的临床应用。

五、未来展望:大适应症驱动增长,全球化潜力巨大

1. 短期(1-2年):胃癌适应症获批,销售额再上台阶

  • 胃癌是全球第二大癌症(中国占50%),一线胃癌适应症的获批将使卡度尼利的目标患者数增加50万+(每年新增胃癌患者约40万,其中一线患者约20万),预计将推动销售额在2025年突破20亿元

2. 中期(3-5年):多适应症落地,成为“超级品种”

  • 肝癌术后辅助、NSCLC等适应症的获批,将进一步扩大产品的应用场景,预计2030年销售额有望达到50亿元(参考PD-1单药的市场规模)。

3. 长期(5-10年):全球化布局,进入海外市场

  • 美国FDA的临床进展和海外授权合作(如与Summit Therapeutics的合作),有望推动卡度尼利在欧美市场的上市,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六、风险提示

  • 临床进展风险:胃癌、肝癌等适应症的III期临床结果可能不及预期。
  • 竞争风险:KN046等竞品的上市可能分流市场份额。
  • 医保谈判风险:卡度尼利尚未进入医保,若未来医保谈判降价幅度过大,可能影响销售额。

综上,康方生物的卡度尼利单抗作为全球首创的PD-1/CTLA-4双抗,凭借技术优势、多适应症布局、快速增长的商业化表现,有望成为国内双抗赛道的“标杆品种”,并在全球化进程中实现更大的价值。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