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伊利股份海外业务增长:2023年出口收入增长10.08%,2024年澳优海外收入增长超50%,全球布局与本地化策略成核心驱动力。覆盖东南亚、欧美、中东等60多国市场。
伊利股份(600887.SH)作为中国乳业龙头企业,近年来加速推进国际化战略,海外业务已成为其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本文基于公开数据及企业披露,从出口收入现状、增长驱动因素、行业背景对比及未来展望四大维度,系统分析伊利股份出口收入的增长情况及战略逻辑。
根据伊利2023年年报及第三方机构数据,2023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较上年增长10.08%([1][4][5]),成为继液态乳、奶粉后第三大业绩增长点。尽管2023年全球乳制品市场受通胀、供应链扰动影响,伊利海外收入仍实现两位数增长,主要得益于东南亚、澳新市场的稳健表现。
2024年,伊利控股子公司澳优(01717.HK)的海外业务成为增长亮点。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澳优海外收入同比增长超50%([3][1]),主要来自羊奶粉产品登陆美国、加拿大市场的突破,以及中东市场的持续渗透。澳优的海外增长不仅对冲了伊利国内市场的压力,更验证了其“全球品牌+本地化运营”策略的有效性。
截至2025年,伊利国际业务已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5个研发创新中心、81个生产基地([3][3])。公司通过“全球资源+全球创新+全球市场”的骨干网络,实现了海外业务的持续稳健增长,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美洲及非洲,成为中国乳业国际化的标杆企业。
伊利通过在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布局,构建了全链条全球资源体系:
伊利在海外市场采用“因地制宜”的策略,避免“一刀切”的产品输出:
伊利控股澳优后,通过资源整合与战略协同,将澳优打造为海外业务的核心增长极:
2024年,中国乳制品行业整体出口表现疲软:全年出口各类乳制品4.47万吨,同比减少1.2%;出口额1.98亿美元,同比下降35.4%([4][3])。主要受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如新西兰、欧盟乳制品的价格优势)、汇率波动(人民币升值挤压利润空间)等因素影响。
然而,伊利海外业务却实现逆市增长,其核心竞争力在于:
伊利未来的海外战略将聚焦**“稳增长、提份额、扩品类”**:
伊利股份的出口收入增长,本质是全球布局与本地化能力的协同结果。通过构建全链条全球资源体系、适配不同市场的本地化运营及子公司的协同效应,伊利在海外市场实现了逆市增长,成为中国乳业国际化的领军企业。未来,随着海外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提升,伊利的出口收入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增长,为公司长期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注:文中数据均来自企业年报、第三方机构报告及公开新闻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