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伊利股份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的最新进展、资金来源与战略意义,探讨其对核心人才绑定及全球乳业目标的支撑作用。
2023年7月,伊利股份(600887.SH)发布《2023年持股计划》,规划2024-2033年分十期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旨在通过长期激励绑定核心人才,支撑公司“2025年全球乳业前三、2030年全球乳业第一”的战略目标。该计划于2023年8月通过股东大会高票审议[1][4],目前处于筹备实施初期(2024年为第一期启动年份)。
计划参与对象为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子公司业务技术骨干,覆盖公司核心管理与技术团队。上一轮(2014-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累计参与3560人次[2],预计本轮覆盖范围将保持或扩大,以强化核心人才的长期绑定。
资金主要来源于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扣非)后的净利润提取的奖励金,补充以员工合法薪酬、自筹资金等。核心提取规则为:
这一设计将员工持股收益与公司扣非净利润增长直接挂钩,只有当公司业绩持续改善时,员工才能获得奖励金,形成“员工利益与公司价值共成长”的激励机制。
伊利股份2014-2023年的十期员工持股计划是本轮计划的重要参考,其实施效果充分验证了长期激励的有效性:
上一轮计划期间,公司营业总收入从2013年的477.79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231.71亿元,复合增速达11%(两倍于行业增速);扣非归母净利润年化增长率达16%,盈利能力持续提升[1][4]。
同期,公司累计实现利润总额717.40亿元,累计向股东分红超416.48亿元,分红率保持在较高水平[1]。
通过员工持股计划绑定核心团队,伊利实现了“从中国第一到亚洲第一、从全球乳业二十强到全球五强”的突破:2022年荷兰合作银行全球乳业20强榜单中,伊利连续3年稳居“全球五强”,且以31.7%的增速成为全球20强中增长最快的企业[1]。
消费品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与团队稳定性。伊利所处的乳业市场竞争激烈,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是长期发展的关键。本轮计划覆盖中高层与业务技术骨干,通过“业绩增长-奖励金提取-持股收益”的闭环,激发员工挑战更高目标的积极性,巩固团队稳定性[2][4]。
伊利提出“2025年全球乳业前三、2030年全球第一”的战略愿景,需要持续的业绩增长支撑。本轮计划的差值计提规则要求公司每年扣非净利润必须高于上一年,这既是对员工的激励,也是公司对未来业绩增长的信心背书[3][9]。
员工持股计划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工具,将员工利益与股东利益绑定,有助于减少代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2023年8月股东大会高票通过该计划,说明股东对计划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认可,对公司管理层及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1][4]。
股东大会高票通过(新闻未披露具体票数,但描述为“高票”)反映了股东对计划的支持,认为其有助于提升公司长期价值[1][4]。
尽管当前(2025年9月)公司股价为28.16元/股(数据来源:券商API),但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尤其是业绩增长的要求)有望提升市场对公司的长期信心,推动股价稳步上涨。
随着2024年首期计划的启动,伊利将进入“新一轮十年增长周期”。若计划顺利实施,预计将继续推动公司业绩增长,巩固全球乳业领先地位,实现“员工、股东、公司”的三方共赢。
伊利股份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是其长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业绩增长与员工收益绑定”的设计,强化核心人才激励,支撑“全球乳业第一”的目标。上一轮计划的成功经验为本轮计划提供了有力参考,股东大会的高票通过与市场的积极反应,显示了各方对计划的信心。未来,随着计划的逐步实施,伊利有望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
(注:文中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及网络搜索[1][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