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伊利股份奶粉业务增长可持续性,涵盖市场份额提升、高端产品创新、渠道数字化及国际化布局。2025年上半年婴幼儿奶粉市场份额达18.1%,高端产品占比45%,海外收入增长显著。
伊利股份(600887.SH)作为亚洲乳业龙头,其奶粉业务(含婴幼儿配方奶粉、成人粉等)近年来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25年上半年,公司婴幼儿奶粉市场份额跃居全国第一(18.1%),零售额实现双位数增长,成为公司营收与利润的核心增长点之一。本文从市场地位、产品创新、渠道拓展、行业背景等维度,分析其奶粉业务增长的可持续性。
根据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第三方数据,伊利婴幼儿奶粉(含牛奶粉、羊奶粉)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15.3%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8.1%,首次超越外资品牌(如惠氏、美赞臣),成为全国第一。这一突破源于公司对母婴市场的长期深耕:
奶粉业务在公司总收入中的占比从2019年的11%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7%(约167亿元),远超液态奶(占比约55%)的增速(3.37%)。2025年上半年,奶粉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5%(2024年上半年为7.31%),成为公司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安全、营养”的需求升级,高端婴幼儿奶粉(单价≥300元/罐)成为市场增长核心。伊利2025年上半年高端奶粉销售额占比达45%(2024年为38%),主要得益于:
伊利通过“母乳研究+技术研发”,推出功能性奶粉产品,如:
随着电商与直播经济的崛起,伊利奶粉业务线上销售额占比从2020年的1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2%(新闻3)。公司通过:
伊利通过“渠道下沉+终端升级”,覆盖更多低线城市与农村市场:
根据Frost & Sullivan数据,2022年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规模约3221.65亿元(同比下降3.2%),但高端产品(≥300元/罐)市场规模仍保持8%的增长(新闻3)。预计2025年高端产品占比将达到50%,成为市场主要增长点。
2021年《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国标》实施,提高了行业门槛,加速中小企业出清。伊利作为行业龙头,凭借生产规模(全国18个生产基地)、技术研发(每年投入≥5%营收用于研发)等优势,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2025年CR10达75%,2020年为68%)。
伊利近年来加速国际化布局,奶粉业务海外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3%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8%: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中国出生率为8.9‰(2020年为10.06‰),新生儿数量逐年减少,可能制约奶粉市场整体规模增长。但伊利通过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市场份额扩张,可抵消出生率下降的影响(2025年上半年市场份额提升2.8个百分点,带动销售额增长15%)。
外资品牌(如惠氏、雀巢)通过“降价+产品创新”抢占市场,国内品牌(如蒙牛、飞鹤)也在加速高端化布局。伊利需通过**技术研发(如母乳研究)、渠道数字化(如精准营销)**保持竞争优势。
乳粉原料(如全脂乳粉、脱脂乳粉)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2025年上半年国际乳粉价格上涨10%)。伊利通过长期协议采购(与新西兰恒天然合作)、自有牧场(全国12个牧场,存栏奶牛50万头),降低原材料成本波动风险(2025年上半年奶粉业务毛利率保持35%,同比稳定)。
伊利奶粉业务的增长可持续性主要来自以下因素:
尽管面临出生率下降、竞争加剧等风险,但伊利凭借规模优势、技术研发、成本控制等能力,其奶粉业务增长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