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集采影响减弱?财务恢复增长,创新药成新引擎

分析恒瑞医药集采影响边际减弱信号:2024年营收增长22.6%,净利润增长47.3%,创新药收入占比达40%。股价较2022年低点上涨71.6%,市场预期改善。探讨仿制药集采出清、创新药转型及行业政策变化。

发布时间:2025年9月5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恒瑞医药集采影响分析报告:边际减弱信号显现,困境反转可期

一、引言

恒瑞医药(600276.SH)作为国内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曾因多轮集采政策导致业绩大幅下滑,股价持续承压。2024年以来,公司业绩逐步恢复增长,股价企稳回升,市场对其“集采受损”的预期有所改善。本文通过财务指标分析、股价走势跟踪、新闻事件梳理三个维度,探讨集采对恒瑞医药的影响是否减弱,并评估其未来发展前景。

二、财务指标:营收与净利润恢复增长,集采负面影响边际收窄

1. 营收端:从负增长到高速恢复

恒瑞医药的营收表现是反映集采影响的核心指标。2021年,受第三批、第五批集采影响(涉及14个仿制药产品,2020年合计收入63亿元,占比约24%),公司营收同比下降6.59%(259.06亿元);2022年,集采影响进一步扩大,营收同比下降17.87%(212.75亿元),创近年新低。

2024年,公司营收实现22.63%的高速增长(279.85亿元),主要得益于:

  • 仿制药业务:虽然仍占营收的50%,但中标产品的销量因带量采购大幅增加,部分抵消了价格下降的影响(如2023年中标的某款抗生素产品,销量增长30%,收入下滑幅度收窄至15%);
  • 创新药业务:PD-1抑制剂、ADC药物等创新药收入占比逐步提升(2024年约占40%),成为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如PD-1抑制剂2024年销售收入约35亿元,同比增长28%)。

2025年中报数据显示,公司营收继续保持增长态势(157.61亿元,同比2024年中报增长约12.6%),说明集采对营收的负面影响已边际减弱。

2. 净利润端:增速远超营收,盈利能力修复

净利润的恢复是集采影响减弱的关键信号。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8.41%(45.30亿元);2022年继续下降13.77%(39.06亿元)。2024年,净利润实现47.28%的大幅增长(63.37亿元),增速远超营收(22.63%),主要原因是:

  • 成本控制:仿制药业务的规模化效应显现,生产成本下降(如2024年仿制药毛利率较2022年提升5个百分点至65%);
  • 费用优化:销售费用率从2021年的35%下降至2024年的28%,管理费用率稳定在12%左右;
  • 创新药贡献:创新药的毛利率较高(如PD-1抑制剂毛利率约85%),其收入增长拉动整体毛利率提升(2024年整体毛利率较2022年提升3个百分点至72%)。

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基本EPS为0.7元(同比2024年中报增长约47.3%),净利润增速继续高于营收,盈利能力修复趋势明显。

三、股价走势:企稳回升,市场预期改善

恒瑞医药的股价走势反映了市场对其集采影响的预期变化。2021年年初,公司股价达到历史高点(约90元/股),随后因集采政策导致业绩下滑,股价持续下跌至2022年的低点(约40元/股)。2023年以来,股价逐步企稳,2024年开始回升,2025年至今(2025年9月)股价已涨至68.65元/股,较2022年低点上涨约71.6%。

从短期走势看,近10个交易日(2025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股价从64.98元/股涨至68.65元/股,涨幅约5.6%,说明市场对公司的困境反转预期在增强。股价回升的核心逻辑是:

  • 业绩恢复增长: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大幅增长,验证了公司应对集采的有效性;
  • 创新药进展:多个创新药(如ADC药物、双抗药物)进入临床后期或获批上市,未来收入增长可期;
  • 集采影响边际减弱:市场认为过去的集采负面影响已充分释放,未来新的集采批次对公司业绩的冲击将更小。

四、集采影响减弱的核心驱动因素

1. 仿制药业务:集采负面影响逐步出清

恒瑞医药以仿制药起家,上市产品较多,多轮集采导致仿制药业务收入大幅下滑。但随着时间推移,集采对仿制药业务的影响已逐步出清

  • 过去的集采中标产品(如第三批、第五批集采涉及的14个产品)的收入占比已从2020年的24%下降至2024年的10%以下;
  • 新的集采中标产品(如2023年以来的集采批次)的收入占比更小(约5%),且公司通过销量增长(带量采购带来的市场份额提升)抵消了部分价格下降的影响(如2023年中标的某款降压药,价格下降20%,但销量增长40%,收入仅下降5%)。

2. 创新药业务: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恒瑞医药加大研发投入,向创新药转型,是应对集采的关键举措。2021-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从49.89亿元增长至65.78亿元,研发投入占比从19.26%提升至24.28%。截至2024年底,公司有30多个创新药在临床开发阶段,其中10多个进入临床III期或获批上市。

创新药的收入增长已成为公司的主要驱动力。2024年,创新药收入占比约40%,较2021年的25%提升了15个百分点。预计未来3-5年,创新药收入占比将提升至60%以上,彻底减少对仿制药的依赖,从而降低集采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3. 行业环境:集采政策趋于稳定,对创新药支持力度增加

近年来,集采政策逐步趋于稳定,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也在增加。例如:

  • 创新药可以通过医保谈判进入医保,而不是带量采购,价格下降幅度通常小于仿制药(如PD-1抑制剂的医保谈判价格下降幅度约30%,远低于仿制药的50%-70%);
  • 创新药的专利保护期延长(如中国加入《药品专利链接条例》,保护创新药的专利权益),减少了仿制药的竞争压力;
  • 集采批次的频率放缓(如2024年以来,集采批次从每年3-4次减少至2-3次),给公司更多时间调整产品结构。

五、风险提示

尽管集采对恒瑞医药的影响正在边际减弱,但仍存在一些风险需要关注:

  • 仿制药业务仍占较大比例:2024年仿制药业务占比仍达50%,如果未来有更多仿制药中标集采,可能还是会影响业绩;
  • 创新药研发风险:创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存在失败风险(如某款ADC药物在临床III期失败,可能导致研发投入损失);
  • 医保谈判价格压力:创新药进入医保的价格下降幅度仍较大,可能影响其收入和利润;
  • 行业竞争加剧:国内医药企业(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的创新药进展迅速,竞争加剧可能导致恒瑞医药的市场份额下降。

六、结论

综上所述,集采对恒瑞医药的影响正在边际减弱,主要表现为:

  • 营收和净利润恢复增长,盈利能力修复;
  • 股价企稳回升,市场预期改善;
  • 仿制药业务负面影响逐步出清,创新药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 行业环境趋于稳定,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增加。

尽管仿制药业务仍占较大比例,集采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但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向创新药转型的应对措施已取得成效,未来业绩增长可期。市场认为,恒瑞医药已度过最艰难的时期,困境反转的逻辑正在逐步验证。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数据[0]、网络新闻[1][2][3][4][5]及公司公开财报。)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