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生物CDMO业务增长可持续性分析 | 全球市场与公司表现

分析药明生物CDMO业务的增长驱动力,包括全球生物药CDMO市场环境、公司业绩与订单、产能与商业化进展、客户合作与技术优势,评估其可持续性。

发布时间:2025年9月5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药明生物CDMO业务增长可持续性分析报告

一、全球生物药CDMO市场环境:增长驱动力强劲

生物药CDMO(合同开发与生产组织)作为生物药研发与生产的核心外包环节,其市场增长受益于生物药需求爆发外包率提升技术创新三大核心驱动因素。
根据QYResearch(2025)数据,2023年全球生物药CDMO市场规模约242.2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590.6亿美元,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3.1%。其中,生物制剂需求增长是核心动力:单克隆抗体、ADC(抗体偶联药物)、CGT(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创新生物药因疗效显著,成为制药企业研发重点,推动CDMO服务需求激增。此外,外包率提升进一步放大市场空间:生物制剂整体外包率约34%,而ADC等复杂药物外包率高达70%(Frost&Sullivan,2025),制药企业为降低成本、聚焦核心研发,更倾向于将工艺开发与生产外包给专业CDMO企业。

二、公司业务表现:业绩与订单保持高增长

药明生物作为全球生物药CDMO龙头企业,2025年上半年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收入与利润双位数增长,且订单储备充足,支撑未来增长。

  • 财务业绩: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9.5亿元(同比+16.1%),净利润27.6亿元(同比+54.8%);毛利率提升至42.7%,主要受益于临床前服务与商业化项目的收入结构优化。
  • 订单储备:截至2025年6月末,未完成订单总额达203.4亿美元(同比+18.9%),其中三年内未完成订单42.1亿美元,为未来收入增长提供坚实保障。
  • 项目结构:2025年上半年新增86个综合项目(同比+16.4%),其中双抗、ADC等复杂药物占比超70%(药明生物2025半年报)。这些项目技术壁垒高、附加值高,不仅提升了公司的业务复杂度,也降低了单一产品类型的风险。

三、产能与商业化进展:支撑增长的核心基础

药明生物的CDMO业务增长依赖于产能扩张商业化项目落地,两者共同推动收入结构从“研发端”向“生产端”升级,提高收入稳定性。

  • 商业化项目加速:2024年完成16个PPQ(工艺性能确认)项目,2025年预计完成24个(同比+50%),2026年排期已达27个(兴业证券,2025)。PPQ是药物从临床向商业化过渡的关键环节,其数量增长意味着更多项目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将为公司带来稳定的长期收入。
  • 产能布局:药明生物通过长期合作协议产能扩张支撑未来增长。例如,公司与全球疫苗巨头签订20年、总金额超30亿美元的生产合同,新建专用生产基地(药明生物公告,2024);此外,国内产能也在持续扩张,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商业化需求。
  • 生产业务增长:2025年上半年,临床三期及商业化生产收入同比增长24.9%(药明生物2025半年报),商业化项目数量达24个(同比+50%)。生产端收入占比提升,使公司收入结构更趋稳定,降低了研发端项目波动的影响。

四、客户与合作:多元化与长期绑定

药明生物的客户结构与合作模式为其CDMO业务增长提供了稳定性扩展性

  • 客户多元化:2025年上半年新增项目中,美国客户占比超50%(兴业证券,2025),海外市场拓展降低了对国内市场的依赖,分散了区域风险。同时,公司与星亢原、Candid Therapeutics等创新生物科技企业建立战略合作,涉及双抗、T细胞衔接子等前沿领域,绑定优质客户的长期研发需求。
  • 长期合作协议:公司与全球制药巨头(如疫苗巨头、大型生物药企)签订长期生产合同(如20年30亿美元合同),这些协议不仅带来稳定的订单流,还为公司提供了产能规划的确定性,避免了产能过剩风险。
  • 里程碑与提成收入:药明生物的研究服务(R端)已赋能50+具有里程碑和销售提成潜力的项目(药明生物2025半年报)。这些项目未来若成功商业化,将为公司带来非经常性收益(里程碑付款)与持续性收益(销售提成),进一步提升利润水平。

五、技术优势:保持竞争力的核心壁垒

药明生物的CDMO业务增长依赖于技术创新,其在双抗、ADC、细胞株开发等领域的技术优势,构成了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 技术平台领先:公司拥有双抗/多抗TCEs(T细胞衔接子)、ADC偶联技术、融合蛋白开发等业界领先的技术平台,能为客户提供从分子设计到商业化生产的全流程服务。例如,公司的ADC平台已支持225个项目(药明生物2025半年报),覆盖了目前市场上主要的ADC药物类型。
  • 细胞株提成:药明生物通过细胞株开发服务,为客户提供高表达、高稳定性的细胞株,预计2025年底将有600+项目能收取潜在的细胞株提成(药明生物2025半年报)。细胞株提成毛利率超80%(兴业证券,2025),是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
  • 研发投入:虽然公开数据未披露具体研发投入,但公司业绩增长与项目多元化(如双抗、ADC)表明,研发投入有效转化为技术优势,支撑了CDMO业务的持续增长。

六、竞争格局:集中度提升与领先地位

生物药CDMO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药明生物作为全球领先企业,能受益于行业整合,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 全球格局:2021年全球前六大生物药CDMO企业市场份额达63%(药明生物演示材料,2022),预计2025年前十家企业市场份额将提升至80%(小牛行研,2022)。行业集中度提升的核心原因是技术壁垒产能壁垒:复杂生物药(如ADC、双抗)的工艺开发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而商业化生产需要大规模的产能投入,中小CDMO企业难以进入。
  • 国内格局:2020年国内生物药CDMO市场中,药明生物、药明康德、海普瑞占据领先地位(共研网,2022)。药明生物凭借技术优势(如细胞株开发)、产能优势(如大规模生产能力)及客户优势(如长期合作关系),在国内CDMO行业处于龙头地位,竞争优势明显。

七、风险因素

尽管药明生物CDMO业务增长可持续性较强,但仍需关注以下风险:

  1. 行业竞争:龙沙、康泰伦特等全球CDMO巨头的扩张,可能抢占市场份额;
  2. 客户研发投入:若制药企业减少研发投入,可能导致CDMO订单减少;
  3. 政策监管:FDA或NMPA的审批要求提高,可能延迟项目进度;
  4. 产能过剩:若产能扩张过快,而订单增长不及预期,可能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

结论

药明生物CDMO业务增长具有强可持续性,支撑因素包括:

  • 全球生物药CDMO市场增长:13.1%的CAGR为业务增长提供了大环境;
  • 公司自身业绩与订单:2025年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双位数增长,未完成订单超200亿美元;
  • 产能与商业化进展:PPQ项目数量增长,商业化项目落地,收入结构优化;
  • 客户与合作:多元化的客户结构与长期合作协议,提供了稳定的订单流;
  • 技术优势:双抗、ADC等技术平台,构成了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 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提升,药明生物作为全球龙头,能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尽管存在一些风险,但整体来看,药明生物CDMO业务的增长驱动力强劲,可持续性较高。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