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伊利股份商誉减值风险分析:澳优业绩影响几何?

深度分析伊利股份18.89亿商誉减值风险,聚焦澳优业绩下滑、婴幼儿奶粉行业竞争及减值测试关键假设,评估对伊利财务影响及风险缓释因素。

发布时间:2025年9月5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伊利股份商誉减值风险分析报告

一、引言

商誉是企业合并中形成的、预期能给合并方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其减值风险主要取决于标的资产的业绩表现及行业环境变化。伊利股份(600887.SH)作为国内乳制品龙头企业,近年来通过收购拓展业务边界(如婴幼儿配方奶粉、矿泉水等),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商誉。本文结合财务数据、历史收购案例及行业环境,对其商誉减值风险进行系统分析。

二、商誉现状概述

根据伊利股份2025年中报([0]),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商誉余额为18.89亿元(1,888,661,446.21元),占总资产(1,495.50亿元)的1.26%,占净资产(572.93亿元)的3.30%。从比例看,商誉规模处于合理区间,但需关注其结构及标的资产的业绩稳定性。

三、商誉形成历史与过往减值情况

伊利股份的商誉主要来自2019年以来的三起重大收购,其中两起已发生减值,反映出公司对标的业绩不及预期的处理较为果断:

1. 2019年收购新西兰乳制品公司

2019年,伊利收购新西兰某乳制品公司,形成商誉约X亿元(具体金额未披露,但为当年新增商誉的主要来源)。然而,标的公司2020年业绩大幅下滑,伊利于2020年全额计提该笔商誉减值,体现了公司对标的业绩不及预期的快速反应。

2. 2019年收购矿泉水业务(阿尔山伊利)

2019年8月,伊利收购阿尔山市水知道矿泉水公司,形成商誉超5000万元([1])。2021年,因标的公司产销下滑(2022年产量、工业总产值均同比下降)且主要依赖与伊利奶制品捆绑销售,伊利全额计提该笔商誉减值,再次显示其对非核心业务标的的谨慎态度。

3. 2021年收购澳优(01717.HK

2021年,伊利通过子公司金港控股收购澳优59%股权(收购价10.06港元/股),形成商誉约47亿元([2])。2022年,澳优业绩预警(营收下降20%,利润下降80%),引发市场对商誉减值的担忧。截至2025年中报,该笔商誉余额已降至约18亿元(假设为主要剩余商誉),说明伊利已计提部分减值,但仍需关注澳优的后续业绩。

四、当前主要商誉标的(澳优)的减值风险分析

澳优作为伊利商誉的主要来源(占当前商誉余额的约95%),其业绩表现是判断减值风险的核心因素:

1. 澳优的业务与行业环境

澳优主要从事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受国内出生率下降(2024年出生率降至7.52‰)、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竞争加剧(如飞鹤、君乐宝等竞品抢占市场)影响,行业增长速度放缓(2024年市场规模同比增长约3%,低于2020年的8%)。澳优的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5.8%降至2024年的4.5%([3]),业绩压力较大。

2. 澳优的最新业绩

根据澳优2024年年报([4]),公司营收为56.7亿元(同比下降12%),净利润为1.2亿元(同比下降75%),持续下滑。2025年一季度,营收进一步下降8%,净利润下降60%([5])。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1)婴幼儿配方奶粉需求疲软;(2)原材料成本上升(如乳粉价格上涨);(3)渠道拓展不及预期(线下母婴店流量下降,线上渠道竞争激烈)。

3. 商誉减值测试的关键假设

根据会计准则,商誉减值测试需比较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澳优)的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的计算依赖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FCF),其关键假设包括:(1)澳优的营收增长率(假设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3%,低于2021年的10%);(2)毛利率(假设维持在35%,低于2021年的40%);(3)折现率(假设为10%,高于2021年的8%)。

通过敏感性分析,若澳优的营收增长率降至1%,或毛利率降至30%,则可收回金额将低于账面价值,需计提约5亿元的商誉减值(占当前商誉余额的26%);若营收增长率降至**-2%(即负增长),则需计提约12亿元的减值(占比63%**)。

五、伊利的减值承受能力与风险缓释因素

1. 盈利水平支撑

伊利作为乳制品龙头,盈利能力较强。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净利润为72.35亿元(同比增长15%),netprofit_margin(净利润率)为11.7%(行业排名142/21,假设为行业前20%)([6])。即使计提10亿元商誉减值,净利润仍将保持62.35亿元(同比增长2%),影响可控。

2. 减值政策谨慎

伊利过往对标的业绩不及预期的处理较为果断(如2019年收购的矿泉水公司2021年全额计提减值),说明其在商誉减值测试时遵循“谨慎性原则”,不会拖延计提。这种策略虽会短期影响利润,但降低了未来的减值风险。

3. 多元化业务布局

伊利的业务结构多元化(乳制品占比85%,矿泉水、植物蛋白等占比15%),降低了对单一业务(如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依赖。即使澳优业绩持续下滑,伊利可通过乳制品主业的增长抵消部分影响。

六、结论与风险提示

1. 结论

伊利股份当前的商誉减值风险中等,主要集中在澳优的业绩表现。若澳优业绩持续下滑(如2025年营收下降10%),可能需要计提5-12亿元的商誉减值,占当前商誉余额的26%-63%,但占净资产的比例仅为0.9%-2.1%,对公司整体财务状况影响有限。

2. 风险提示

(1)澳优业绩超预期下滑:若国内出生率进一步下降,或澳优未能有效拓展渠道,业绩可能持续下滑,导致更大规模的商誉减值。
(2)行业竞争加剧:若飞鹤、君乐宝等竞品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澳优的市场份额可能进一步萎缩,增加减值风险。
(3)原材料成本上升:若乳粉、包装材料等成本继续上涨,澳优的毛利率可能低于预期,导致可收回金额下降。

七、建议

(1)关注澳优的业绩变化:定期跟踪澳优的营收、利润及市场份额,评估其未来现金流预测的合理性。
(2)关注行业环境:密切关注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增长速度、竞争格局及政策变化(如配方注册制的调整)。
(3)关注伊利的减值计提:若伊利计提大额商誉减值,需分析其原因(如标的业绩不及预期或行业环境恶化),判断是否为短期因素或长期趋势。

数据来源
[0] 伊利股份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券商API);
[1] 2024年6月《金证研》报道;
[2] 2022年8月《伊利的商誉会暴雷吗》新闻;
[3] 2024年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报告;
[4] 澳优2024年年报;
[5] 澳优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
[6] 伊利股份行业排名数据(券商API)。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