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方生物PD-1/VEGF双抗AK112前景分析:全球首个击败K药的双抗

康方生物PD-1/VEGF双抗AK112是全球首个获批的PD-1/VEGF双抗,头对头击败K药,PFS延长43.7%,ORR提升34.4%,有望成为二代IO基石药物,2028年市场规模或达700亿美金。

发布时间:2025年9月5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8 分钟

康方生物PD-1/VEGF双抗(AK112)前景分析报告

一、产品概述:全球首个获批的PD-1/VEGF双抗,机制与管线地位

康方生物的PD-1/VEGF双抗(商品名:依沃西单抗,代号:AK112)是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基于公司独特的TETRABODY技术设计,可同时阻断PD-1与PD-L1/PD-L2的结合(激活免疫细胞)及VEGF与VEGF受体的结合(抑制血管生成),实现“免疫+抗血管”的协同作用。作为康方生物的核心管线产品,AK112与PD-1/CTLA-4双抗(AK104,开坦尼®)共同构成公司“双抗基石”,支撑其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二、临床进展:头对头击败“药王”,数据驱动市场信心

AK112的临床进展是其前景的核心支撑,关键数据集中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领域,且多次打破行业预期:

  1. 一线PD-L1阳性NSCLC头对头研究:2024年5月,康方生物宣布AK112单药对比帕博利珠单抗(K药,全球PD-1“药王”)的III期临床试验取得决定性阳性结果,这是全球首个PD-1双抗击败单抗的头对头研究。后续世界肺癌大会(WCLC)披露的详细数据显示,AK112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11.14个月,显著优于K药组的7.75个月(HR=0.51,P<0.0001),客观缓解率(ORR)也从K药的27.3%提升至36.7%,且安全性与K药相当(3级及以上TRAEs发生率15.8% vs 18.2%)。
  2. EGFR突变二线治疗:2024年5月,AK112获国家药监局(NMPA)加速批准,用于TKI治疗后进展的EGFR突变非鳞状NSCLC患者。尽管初始ASCO数据(ORR 50.6%、PFS 7.06个月)被认为优势不明显,但获批仍标志着双抗在耐药人群中的应用突破。
  3. 联用探索:AK112与ADC(如TROP2、HER2 ADC)的联合方案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旨在拓展适应症至更广泛的实体瘤(如卵巢癌、乳腺癌),进一步打开市场天花板。

三、市场竞争力:替代单抗的“二代IO基石”

1. 相较于PD-(L)1单抗的优势

PD-(L)1单抗(如K药、O药)是当前肿瘤免疫治疗的主流,但存在有效率低(单药ORR约20%-30%)、耐药性明显的瓶颈。AK112通过双靶点协同,解决了单抗的核心痛点:

  • 疗效提升:头对头研究显示,AK112的PFS较K药延长43.7%,ORR提升34.4%,且对PD-L1低表达患者仍有较好疗效(ORR 32.1% vs K药的18.8%)。
  • 安全性优化:双抗的“精准阻断”减少了单抗联合治疗(如PD-1+VEGF单抗)的不良反应(如高血压、蛋白尿),3级及以上TRAEs发生率低于联合方案(15.8% vs 25%-30%)。

2. 同类双抗的竞争格局

全球PD-(L)1/VEGF双抗赛道中,康方生物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 进度领先:AK112是全球首个获批的PD-1/VEGF双抗,国内已有2项适应症获批,1项纳入医保;而BMS/BioNTech的PM8002(3项注册3期)、Pfizer/三生的SSGJ-707(1项注册3期)均处于临床后期,尚未获批。
  • 交易价值验证:PD-1/VEGF双抗的对外授权交易总金额已达288亿美元(首付款39亿美元),其中AK112的海外授权(如与Summit的合作)已获得高额首付款,体现了市场对其价值的认可。

四、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千亿美金市场的“替代者”

1. 全球PD-(L)1市场现状

2024年,全球PD-(L)1单抗市场规模达525亿美金,同比增长12.3%,但已进入成熟期(增速逐年放缓,2021-2024年复合增速16%)。预计2025-2028年将以8%的复合增速增长,2028年市场规模超700亿美金

2. 双抗的替代空间

PD-1/VEGF双抗有望逐步迭代单抗市场,成为“二代IO基石”。根据开源证券的预测,2028年全球PD-1/VEGF双抗市场规模将接近700亿美金,占PD-(L)1市场的90%以上。其增长动力来自:

  • 存量替代:双抗对单抗的疗效优势将推动现有患者转换(如一线NSCLC患者从K药转向AK112)。
  • 增量拓展:双抗联用ADC、CAR-T等新型疗法,将覆盖更广泛的适应症(如卵巢癌、乳腺癌、结直肠癌),打开新的市场空间(2028年ADC市场规模预计超550亿美金,双抗+ADC的组合有望占据其中10%-15%的份额)。

五、公司层面的支撑:研发与管线的协同

康方生物的双抗平台技术(TETRABODY)是AK112成功的核心支撑,该技术可实现双靶点的高效阻断,且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如长半衰期)。此外,公司的管线布局形成了**“双抗+单抗+ADC”**的协同效应:

  • 双抗管线:除AK112外,AK104(PD-1/CTLA-4双抗)已获批用于晚期宫颈癌和胃癌,是全球唯二的PD-1相关双抗,两者在适应症上形成互补(如AK104聚焦消化道肿瘤,AK112聚焦肺癌)。
  • 单抗与ADC:公司拥有PD-1单抗(安尼可®)、IL-12/IL-23单抗(依若奇单抗)等管线,ADC产品(如AK138D1,HER3 ADC)正在临床推进,为双抗的联用提供了丰富的组合选择。

六、风险因素

1. 临床进展不确定性

尽管AK112的头对头研究取得成功,但后续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如全球3期)的结果仍存在不确定性,若数据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其海外获批进度。

2. 竞争加剧

随着更多双抗(如PM8002、SSGJ-707)进入临床后期,市场竞争将加剧,AK112的市场份额可能受到挤压。

3. 医保谈判压力

AK112已纳入国家医保,但医保谈判可能导致价格下降(如2024年医保谈判中,PD-1单抗的价格降幅达50%以上),影响其销售收入。

七、结论:前景广阔的“二代IO龙头”

康方生物的PD-1/VEGF双抗(AK112)凭借领先的临床数据、独特的机制优势、成熟的管线布局,有望成为全球“二代IO基石”药物。其市场前景广阔,预计2028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超700亿美金,而康方生物作为先行者,有望占据其中30%-40%的份额(约210-280亿美金)。尽管存在临床进展和竞争风险,但公司的研发能力和管线协同效应将支撑其长期增长,AK112有望成为康方生物的“超级重磅产品”,推动公司从“双抗龙头”向“全球肿瘤免疫巨头”迈进。</think># 康方生物PD-1/VEGF双抗(AK112)前景分析报告

一、产品概述:全球首个获批的“免疫+抗血管”双抗

康方生物的PD-1/VEGF双抗(商品名:依沃西单抗,代号:AK112)是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TETRABODY技术设计,可同时实现两大核心机制:

  1. 阻断PD-1通路:抑制PD-1与PD-L1/PD-L2结合,恢复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活性;
  2. 抑制血管生成:阻断VEGF与VEGF受体结合,减少肿瘤血管生成,改善肿瘤微环境。
    该产品是康方生物“双抗基石”管线的核心代表(另一款为PD-1/CTLA-4双抗AK104),旨在解决PD-(L)1单抗“有效率低、耐药性强”的瓶颈,推动肿瘤免疫治疗进入“双靶点时代”。

二、临床进展:头对头击败“药王”,数据驱动市场信心

AK112的临床进展是其前景的核心支撑,关键数据集中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领域,且多次打破行业预期:

1. 一线PD-L1阳性NSCLC:全球首个击败K药的双抗

2024年5月,康方生物宣布AK112单药对比帕博利珠单抗(K药,全球PD-1“药王”)的III期临床试验取得决定性阳性结果,这是全球首个PD-1双抗击败单抗的头对头研究。后续世界肺癌大会(WCLC)披露的详细数据显示:

  •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AK112组达11.14个月,显著优于K药组的7.75个月(HR=0.51,P<0.0001),延长幅度达43.7%;
  • 客观缓解率(ORR):AK112组为36.7%,较K药组的27.3%提升34.4%;
  • 安全性:3级及以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TRAEs)发生率为15.8%,与K药(18.2%)相当,且低于PD-1+VEGF单抗联合方案(25%-30%)。
    该结果彻底扭转了市场对双抗的质疑,推动AK112成为“二代IO基石”的标杆产品。

2. EGFR突变二线治疗:耐药人群的突破

2024年5月,AK112获国家药监局(NMPA)加速批准,用于TKI治疗后进展的EGFR突变非鳞状NSCLC患者。尽管初始ASCO数据(ORR 50.6%、PFS 7.06个月)被认为优势不明显,但获批仍标志着双抗在耐药人群中的应用突破,为后续拓展适应症奠定了基础。

3. 联用探索:打开更广泛适应症空间

AK112与ADC(如TROP2、HER2 ADC)的联合方案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旨在拓展适应症至更广泛的实体瘤(如卵巢癌、乳腺癌)。例如,AK112+奥拉帕利治疗铂敏感复发性BRCA野生型卵巢癌的Ib/II期研究显示,ORR达45.5%,DCR达81.8%,初步验证了双抗+ADC的协同效应。

三、市场竞争力:替代单抗的“二代IO龙头”

1. 相较于PD-(L)1单抗的优势

PD-(L)1单抗(如K药、O药)是当前肿瘤免疫治疗的主流,但存在有效率低(单药ORR约20%-30%)、耐药性明显的瓶颈。AK112通过双靶点协同,解决了单抗的核心痛点:

  • 疗效提升:头对头研究显示,AK112的PFS较K药延长43.7%,ORR提升34.4%,且对PD-L1低表达患者仍有较好疗效(ORR 32.1% vs K药的18.8%);
  • 安全性优化:双抗的“精准阻断”减少了单抗联合治疗(如PD-1+VEGF单抗)的不良反应(如高血压、蛋白尿),3级及以上TRAEs发生率低于联合方案(15.8% vs 25%-30%)。

2. 同类双抗的竞争格局

全球PD-(L)1/VEGF双抗赛道中,康方生物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 进度领先:AK112是全球首个获批的PD-1/VEGF双抗,国内已有2项适应症获批,1项纳入医保;而BMS/BioNTech的PM8002(3项注册3期)、Pfizer/三生的SSGJ-707(1项注册3期)均处于临床后期,尚未获批;
  • 交易价值验证:PD-1/VEGF双抗的对外授权交易总金额已达288亿美元(首付款39亿美元),其中AK112的海外授权(如与Summit的合作)已获得高额首付款,体现了市场对其价值的认可。

四、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千亿美金市场的“替代者”

1. 全球PD-(L)1市场现状

2024年,全球PD-(L)1单抗市场规模达525亿美金,同比增长12.3%,但已进入成熟期(增速逐年放缓,2021-2024年复合增速16%)。预计2025-2028年将以8%的复合增速增长,2028年市场规模超700亿美金

2. 双抗的替代空间

PD-1/VEGF双抗有望逐步迭代单抗市场,成为“二代IO基石”。根据开源证券的预测,2028年全球PD-1/VEGF双抗市场规模将接近700亿美金,占PD-(L)1市场的90%以上。其增长动力来自:

  • 存量替代:双抗对单抗的疗效优势将推动现有患者转换(如一线NSCLC患者从K药转向AK112);
  • 增量拓展:双抗联用ADC、CAR-T等新型疗法,将覆盖更广泛的适应症(如卵巢癌、乳腺癌、结直肠癌),打开新的市场空间(2028年ADC市场规模预计超550亿美金,双抗+ADC的组合有望占据其中10%-15%的份额)。

五、公司层面的支撑:研发与管线的协同

康方生物的双抗平台技术(TETRABODY)是AK112成功的核心支撑,该技术可实现双靶点的高效阻断,且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如长半衰期)。此外,公司的管线布局形成了**“双抗+单抗+ADC”**的协同效应:

  • 双抗管线:除AK112外,AK104(PD-1/CTLA-4双抗)已获批用于晚期宫颈癌和胃癌,是全球唯二的PD-1相关双抗,两者在适应症上形成互补(如AK104聚焦消化道肿瘤,AK112聚焦肺癌);
  • 单抗与ADC:公司拥有PD-1单抗(安尼可®)、IL-12/IL-23单抗(依若奇单抗)等管线,ADC产品(如AK138D1,HER3 ADC)正在临床推进,为双抗的联用提供了丰富的组合选择。

六、风险因素

1. 临床进展不确定性

尽管AK112的头对头研究取得成功,但后续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如全球3期)的结果仍存在不确定性,若数据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其海外获批进度;

2. 竞争加剧

随着更多双抗(如PM8002、SSGJ-707)进入临床后期,市场竞争将加剧,AK112的市场份额可能受到挤压;

3. 医保谈判压力

AK112已纳入国家医保,但医保谈判可能导致价格下降(如2024年医保谈判中,PD-1单抗的价格降幅达50%以上),影响其销售收入。

七、结论:前景广阔的“二代IO龙头”

康方生物的PD-1/VEGF双抗(AK112)凭借领先的临床数据、独特的机制优势、成熟的管线布局,有望成为全球“二代IO基石”药物。其市场前景广阔,预计2028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超700亿美金,而康方生物作为先行者,有望占据其中30%-40%的份额(约210-280亿美金)。尽管存在临床进展和竞争风险,但公司的研发能力和管线协同效应将支撑其长期增长,AK112有望成为康方生物的“超级重磅产品”,推动公司从“双抗龙头”向“全球肿瘤免疫巨头”迈进。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