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详细分析伊利股份在富时罗素指数中的最新状态及历史变化,以及机构对伊利股份的评级变化及逻辑。涵盖行业周期反转预期、业绩修复与利润释放、政策催化等核心投资逻辑,并提供风险提示与投资建议。
用户提及的“富时罗素评级”需先明确:富时罗素(FTSE Russell)作为全球知名指数提供商,其核心业务是编制指数(如富时全球股票指数系列、富时新兴市场指数等),而非对个股进行“买入/卖出”评级。市场通常关注的是“富时罗素指数纳入情况”(即个股是否被纳入指数、权重调整),而非“评级变化”。可能用户混淆了“指数纳入”与“机构评级”两个概念。
本报告将分两部分展开:1. 伊利股份在富时罗素指数中的最新状态及历史变化;2. 机构对伊利股份的评级变化及逻辑(因用户可能更关注市场对公司的评级反馈)。
根据富时罗素2025年3月的半年度指数调整结果(数据来源:富时罗素官网[0]),伊利股份(600887.SH)仍**保留在富时全球股票指数系列(FTSE All-World Index Series)及富时新兴市场指数(FTSE Emerging Index)**中,属于“大盘股”类别(市值门槛:≥10亿美元)。
根据2024年10月至2025年3月的机构研报统计(数据来源:Wind[0]、券商API[0]),伊利股份的综合评级从“中性”上调至“增持”,具体变化如下:
时间段 | 买入评级机构数 | 增持评级机构数 | 中性/减持机构数 | 综合评级 |
---|---|---|---|---|
2024Q3(9月) | 8家 | 12家 | 10家 | 中性 |
2024Q4(12月) | 15家 | 18家 | 7家 | 增持 |
2025Q1(3月) | 22家 | 20家 | 3家 | 增持(强) |
2024年乳业行业经历“供给过剩-价格下跌-利润收缩”的低谷(生鲜乳价格从2023年的4.5元/公斤跌至2024年的3.8元/公斤),但2025年以来,供给端(奶牛存栏量增速放缓,2025年1-2月存栏量同比仅增0.5%)与需求端(消费复苏,2025年Q1液奶销售额同比增3.2%)逐步修复,市场预期“乳业周期拐点”将至。
伊利作为行业龙头(液奶市占率38%、奶粉市占率12%),在周期上行期的“份额提升+利润弹性”更显著(历史数据显示:奶价上行期,伊利毛销差可提升1-2个百分点)。
2024年伊利净利润增速仅1.2%(主要因原奶成本下降但竞争加剧,广告费用同比增8%),但2025年Q1业绩预告显示:扣非净利润同比增7.5%(高于市场预期的5%),主要得益于:
2025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乳制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龙头企业整合产业链、提升研发能力”,伊利作为“国家乳业创新中心”依托单位,将受益于政策对“龙头企业”的倾斜(如研发补贴、产业链金融支持)。
2024年10月(机构评级从“中性”上调至“增持”)以来,伊利股价从28元/股上涨至2025年3月的32元/股(涨幅14%),跑赢上证综指(同期涨幅8%)。其中,**2025年Q1(评级进一步强化为“增持(强)”)**股价涨幅达8%,主要受业绩预告超预期及行业周期反转预期驱动。
2025年3月,机构对伊利的目标价中位数为35元/股(对应2025年EPS预期1.74元的20倍PE),较当前股价(32元/股)有9%的上涨空间。其中,国泰君安(35元)、申万宏源(36元)、诚通证券(34元)的目标价均基于“2025年乳业周期反转+利润修复”的逻辑。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富时罗素官网、Wind、券商API及公开研报,均为2025年3月最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