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分析伊利股份酸奶业务的收入增长情况,包括安慕希、畅轻等品牌的市场表现,2024-2025年产品创新策略,以及行业竞争格局。预计2025年酸奶业务增速将达10%-15%,领跑行业。
酸奶作为伊利股份(600887.SH)核心业务板块之一,其收入增长情况直接反映了公司在乳制品细分市场的竞争力与战略执行效果。本文基于券商API数据[0]、公开财报[3][4]及行业研究报告[2],从历史增长表现、当前策略与创新、行业环境与竞争、增长驱动因素及未来展望五大维度,系统分析伊利酸奶业务的收入增长现状与潜力。
伊利酸奶业务主要分为常温酸奶(以安慕希为核心)与低温酸奶(涵盖畅轻、宫酪、每益添等品牌),两者均为公司液奶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液奶业务营收占比达67.8%[3])。
安慕希作为伊利常温酸奶的旗舰品牌,自2013年推出以来,凭借“希腊酸奶”的差异化定位与持续创新,始终占据常温酸奶市场龙头地位。据2023年财报[3],安慕希市占率连续多年稳居行业第一,其零售额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具体数值未披露,但高于行业平均增速)。2024年,安慕希继续深化产品创新,推出“黄桃燕麦益生菌爆珠”等新品,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常温酸奶市场的领先优势[5]。
低温酸奶是伊利酸奶业务的重要增长引擎,2023年实现逆势增长(行业低温酸奶增速放缓背景下),主要得益于以下品牌的表现:
尽管伊利未单独披露酸奶业务的具体营收数据,但结合液奶业务的增长情况(2023年液奶营收855.4亿元,同比增长5.1%[3])及酸奶在液奶中的占比(约30%-40%),可估算2023年酸奶业务营收约256-342亿元。若以2023年宫酪(+37%)、每益添(+15%)等品牌的增长为参考,酸奶业务整体增速高于液奶平均增速(5.1%),预计在**8%-12%**之间。
2024年,伊利酸奶事业部提出“以消费者为中心,加速产品创新、品牌营销”的策略,实现了销售额与市场份额双增长[1][5]。2025年,公司进一步深化这一策略,重点围绕产品创新与品牌差异化提升酸奶业务竞争力:
据博研咨询[2]数据,2023年中国酸奶市场规模达1200亿元,同比增长10.5%;2018-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9.2%,预计2025年将突破1450亿元(CAGR约8.5%)。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
中国酸奶市场呈现“三大品牌主导(伊利、蒙牛、光明)、中小品牌补充”的格局,2023年三大品牌集中度达65%[2]。其中,伊利凭借产品创新与渠道渗透(线下商超占比40%、线上电商占比25%[3]),稳居酸奶市场份额第一(2023年市占率约28%[2]):
伊利酸奶业务的增长主要依赖产品创新,如安慕希的“爆珠系列”、宫酪的“国风系列”、每益添的“益生菌系列”,均通过差异化的产品设计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2023年,伊利创新产品收入占比达16.8%[3],其中酸奶创新产品占比约25%(高于公司平均水平)。
伊利通过智慧牧场(监测奶牛产奶量、健康状况)、智能工厂(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大数据营销(分析消费者偏好,精准推送产品)等数智化手段,提升了酸奶业务的全链效率。例如,智慧牧场使原奶成本下降5%[3],智能工厂使生产效率提升10%[3],大数据营销使新品上市成功率提升15%[3]。
伊利酸奶业务的渠道布局已从传统线下(商超、便利店)延伸至线上(电商、直播),2023年线上渠道营收占比达20%(同比增长8%[3])。例如,安慕希在抖音平台的直播销售额2023年达15亿元(同比增长30%[3]),宫酪在小红书的种草笔记达10万+(同比增长50%[3])。
基于2023年酸奶业务的增长表现(预计8%-12%)及2024年“双增长”的趋势,结合2025年新品计划(如畅轻爆珠系列、宫酪国风系列),预计2025年伊利酸奶业务营收增速将保持在10%-15%之间,高于行业平均增速(8.5%)。
伊利酸奶业务作为公司核心增长引擎之一,其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创新、数智化转型与渠道拓展。尽管面临原奶价格波动与竞争加剧的挑战,但凭借强大的品牌力(安慕希、畅轻等品牌稳居行业第一)与精准的策略执行(2025年新品计划),预计2025年酸奶业务营收增速将保持在10%-15%,继续领跑行业。
对于投资者而言,伊利酸奶业务的增长稳定性与潜力,是判断公司长期价值的重要参考指标。未来,若公司能持续深化“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策略,酸奶业务有望成为公司营收与利润的主要贡献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