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伊利股份酸奶业务收入增长分析:2025年展望与策略

本文深入分析伊利股份酸奶业务的收入增长情况,包括安慕希、畅轻等品牌的市场表现,2024-2025年产品创新策略,以及行业竞争格局。预计2025年酸奶业务增速将达10%-15%,领跑行业。

发布时间:2025年9月5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0 分钟

伊利股份酸奶业务收入增长分析报告

一、引言

酸奶作为伊利股份(600887.SH)核心业务板块之一,其收入增长情况直接反映了公司在乳制品细分市场的竞争力与战略执行效果。本文基于券商API数据[0]、公开财报[3][4]及行业研究报告[2],从历史增长表现当前策略与创新行业环境与竞争增长驱动因素未来展望五大维度,系统分析伊利酸奶业务的收入增长现状与潜力。

二、伊利酸奶业务概述及历史增长表现

伊利酸奶业务主要分为常温酸奶(以安慕希为核心)与低温酸奶(涵盖畅轻、宫酪、每益添等品牌),两者均为公司液奶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液奶业务营收占比达67.8%[3])。

1. 常温酸奶:安慕希引领行业创新,市占率稳居第一

安慕希作为伊利常温酸奶的旗舰品牌,自2013年推出以来,凭借“希腊酸奶”的差异化定位与持续创新,始终占据常温酸奶市场龙头地位。据2023年财报[3],安慕希市占率连续多年稳居行业第一,其零售额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具体数值未披露,但高于行业平均增速)。2024年,安慕希继续深化产品创新,推出“黄桃燕麦益生菌爆珠”等新品,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常温酸奶市场的领先优势[5]。

2. 低温酸奶:逆势增长,细分品类表现突出

低温酸奶是伊利酸奶业务的重要增长引擎,2023年实现逆势增长(行业低温酸奶增速放缓背景下),主要得益于以下品牌的表现:

  • 畅轻:连续8年稳居低温酸奶品类品牌力第一[3],其“谷物爆珠酸奶”等创新产品收获市场好评,2023年销售额保持稳定增长;
  • 宫酪:作为低温凝固型酸奶龙头,2023年销售额同比增长37%[3],凭借“国风+健康”的定位(如“一口宫酪 爱上中国味”品牌形象),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新选择;
  • 每益添:聚焦益生菌赛道,2023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5%(行业益生菌酸奶增速12%[2]),其“0糖+高活性益生菌”的产品设计契合健康消费趋势。

3. 历史收入增长总结

尽管伊利未单独披露酸奶业务的具体营收数据,但结合液奶业务的增长情况(2023年液奶营收855.4亿元,同比增长5.1%[3])及酸奶在液奶中的占比(约30%-40%),可估算2023年酸奶业务营收约256-342亿元。若以2023年宫酪(+37%)、每益添(+15%)等品牌的增长为参考,酸奶业务整体增速高于液奶平均增速(5.1%),预计在**8%-12%**之间。

三、2024-2025年酸奶业务策略与创新:双增长的核心支撑

2024年,伊利酸奶事业部提出“以消费者为中心,加速产品创新、品牌营销”的策略,实现了销售额与市场份额双增长[1][5]。2025年,公司进一步深化这一策略,重点围绕产品创新品牌差异化提升酸奶业务竞争力:

1. 产品创新:聚焦“健康+美味+潮流”

  • 畅轻:推出“西柚芒果青稞爆珠”“苹果西梅马蹄爆珠”等新品,延续“爆珠系列”的成功,满足消费者对“轻负担、高口感”的需求;
  • 宫酪:强化“国风”定位,推出“荔枝玫瑰”“桂花乌龙”等限定口味,打造“中国味酸奶”的第一认知;
  • 每益添:升级益生菌配方(如添加“乳双歧杆菌BL-99”),推出“0糖+果粒”系列,巩固在益生菌赛道的领航地位;
  • 安慕希:探索“功能化+场景化”创新,如推出“黄桃燕麦益生菌爆珠”(针对早餐场景)、“荔枝味”(针对夏季场景),拓展消费场景。

2. 品牌营销:精准触达年轻消费者

  • 宫酪通过“国潮IP联名”(如与《国家宝藏》合作)、“线下快闪店”(如“宫酪体验店”)提升品牌认知;
  • 畅轻借助“小红书KOL种草”“抖音直播”等新媒体渠道,聚焦年轻女性群体(占酸奶消费的60%以上[2]);
  • 每益添联合“健身机构”(如Keep)推出“运动后益生菌补给”主题活动,契合“健康生活”趋势。

四、行业环境与竞争格局:增长的外部支撑

1.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速

博研咨询[2]数据,2023年中国酸奶市场规模达1200亿元,同比增长10.5%;2018-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9.2%,预计2025年将突破1450亿元(CAGR约8.5%)。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

  • 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低糖、无添加酸奶占比从2018年的15%提升至2023年的35%[2]);
  • 功能性需求增加(益生菌酸奶销售额2023年达360亿元,同比增长12%[2]);
  • 年轻消费者成为核心群体(19-35岁人群占酸奶消费的70%以上[2])。

2. 竞争格局:伊利稳居第一梯队

中国酸奶市场呈现“三大品牌主导(伊利、蒙牛、光明)、中小品牌补充”的格局,2023年三大品牌集中度达65%[2]。其中,伊利凭借产品创新渠道渗透(线下商超占比40%、线上电商占比25%[3]),稳居酸奶市场份额第一(2023年市占率约28%[2]):

  • 常温酸奶:安慕希市占率35%(行业第一);
  • 低温酸奶:畅轻市占率18%(行业第二),宫酪市占率12%(低温凝固型第一)。

五、增长驱动因素分析

1. 产品创新:差异化竞争的核心

伊利酸奶业务的增长主要依赖产品创新,如安慕希的“爆珠系列”、宫酪的“国风系列”、每益添的“益生菌系列”,均通过差异化的产品设计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2023年,伊利创新产品收入占比达16.8%[3],其中酸奶创新产品占比约25%(高于公司平均水平)。

2. 数智化转型:全链效率提升

伊利通过智慧牧场(监测奶牛产奶量、健康状况)、智能工厂(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大数据营销(分析消费者偏好,精准推送产品)等数智化手段,提升了酸奶业务的全链效率。例如,智慧牧场使原奶成本下降5%[3],智能工厂使生产效率提升10%[3],大数据营销使新品上市成功率提升15%[3]。

3. 渠道拓展:线上线下融合

伊利酸奶业务的渠道布局已从传统线下(商超、便利店)延伸至线上(电商、直播),2023年线上渠道营收占比达20%(同比增长8%[3])。例如,安慕希在抖音平台的直播销售额2023年达15亿元(同比增长30%[3]),宫酪在小红书的种草笔记达10万+(同比增长50%[3])。

六、未来展望:2025年及 beyond

1. 收入增长潜力

基于2023年酸奶业务的增长表现(预计8%-12%)及2024年“双增长”的趋势,结合2025年新品计划(如畅轻爆珠系列、宫酪国风系列),预计2025年伊利酸奶业务营收增速将保持在10%-15%之间,高于行业平均增速(8.5%)。

2. 风险与挑战

  • 原奶价格波动:原奶占酸奶成本的40%以上[3],若原奶价格上涨,可能挤压酸奶业务的毛利率;
  • 竞争加剧:蒙牛、光明等竞争对手均在酸奶领域加大创新投入(如蒙牛推出“纯甄果粒酸奶”、光明推出“如实无糖酸奶”),可能分流伊利的市场份额;
  • 消费者需求变化:年轻消费者对酸奶的需求从“基础营养”向“功能化、场景化”转变,若伊利未能及时跟进,可能导致品牌吸引力下降。

3. 应对策略

  • 强化供应链管理:通过智慧牧场与长期协议锁定原奶供应,降低价格波动风险;
  • 深化产品创新:加大对益生菌、低糖、有机等细分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品;
  • 提升品牌粘性:通过会员体系(如伊利“金典会员”)与互动营销(如“酸奶DIY活动”),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

七、结论

伊利酸奶业务作为公司核心增长引擎之一,其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创新数智化转型渠道拓展。尽管面临原奶价格波动与竞争加剧的挑战,但凭借强大的品牌力(安慕希、畅轻等品牌稳居行业第一)与精准的策略执行(2025年新品计划),预计2025年酸奶业务营收增速将保持在10%-15%,继续领跑行业。

对于投资者而言,伊利酸奶业务的增长稳定性与潜力,是判断公司长期价值的重要参考指标。未来,若公司能持续深化“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策略,酸奶业务有望成为公司营收与利润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