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中化国际锂电业务亏损分析:2024年亏损28亿,2025年收窄

深度解析中化国际锂电业务2024-2025年亏损情况:2024年因资产减值亏损28.37亿元,2025年亏损收窄至8.86亿。分析行业产能过剩、价格下跌等核心原因,及公司应对策略与未来盈利改善潜力。

发布时间:2025年9月5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中化国际锂电业务亏损情况及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中化国际(600500.SH)作为国内化工龙头企业,业务涵盖基础原料、高性能材料、聚合物添加剂等多个板块,其中锂电业务(三元正极材料及动力电池电芯)为近年布局的新兴板块。尽管该板块营收占比相对较小,但受行业景气度下滑及资产减值影响,其亏损已成为公司整体业绩的重要拖累项。本文基于2024-2025年财务数据及行业信息,从亏损表现、核心原因、行业环境、应对策略等维度,对中化国际锂电业务亏损情况进行深度分析。

二、锂电业务亏损的财务表现分析

(一)2024年:减值驱动的大幅亏损

2024年,中化国际锂电业务亏损的核心特征是大额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根据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新闻[3])及年报(新闻[4]):

  • 全年亏损规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8.37亿元,较2023年同期(-18.48亿元)扩大53.52%;
  • 锂电业务贡献:锂电业务计提13-19亿元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新闻[2][5]),占全年亏损的45.8%-67.0%,为亏损的主要来源;
  • 减值类型:主要涉及长期资产(如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因行业环境变化导致可收回金额下降(如产能过剩、产品价格下跌)。

(二)2025年:亏损收窄,减值压力缓解

2025年以来,随着公司整体业务优化及行业景气度边际改善,锂电业务亏损呈现收窄趋势。根据2025年中报数据(券商API[0]):

  • 上半年业绩:归母净利润为-8.86亿元(n_income_attr_p),较2024年四季度(-23.20亿元)大幅改善;
  • 减值影响弱化:2025年中报资产减值损失为-2.42亿元(assets_impair_loss),较2024年同期(约13-19亿元)显著减少,说明锂电业务长期资产减值压力已逐步释放;
  • 环比改善: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为-3.96亿元(新闻[1]),二季度亏损进一步收窄至约-4.90亿元,显示锂电业务经营性亏损正在缓解。

三、亏损的核心原因剖析

(一)资产减值:行业下行导致可收回金额下降

锂电行业2024年景气度大幅下滑,需求疲软与产能过剩并存,导致中化国际锂电业务相关资产(如正极材料生产线、电芯产能)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根据公司公告(新闻[5]),2024年锂电业务计提的13-19亿元减值准备,主要用于覆盖固定资产(如生产设备)及在建工程(如未投产产能)的贬值损失。

(二)经营性因素:产能过剩与成本压力

  1. 产能过剩:近年锂电行业产能快速扩张,三元正极材料及动力电池电芯市场竞争加剧,中化国际作为后进入者,产能利用率不足(如2024年部分生产线未满负荷运行),导致单位产品固定成本高企;
  2. 价格下跌:2024年锂电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如三元正极材料价格较2023年下跌约30%),而原材料(如锂、镍)价格仍处于高位,挤压了产品毛利率;
  3. 成本控制难度:锂电业务作为技术密集型板块,研发投入及运营成本较高,短期内难以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四、行业环境对锂电业务的影响

(一)锂电行业景气度下滑

2024年,全球锂电市场需求疲软(如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放缓),叠加国内产能过剩(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三元正极材料产能利用率不足60%),导致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企业盈利空间大幅压缩。中化国际锂电业务作为行业参与者,难以独善其身。

(二)原材料与产品价格波动

锂电业务的核心原材料(锂、镍、钴)价格波动较大,2024年锂价虽较2023年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历史平均水平;而产品(三元正极材料、动力电池)价格受市场竞争影响持续下行,导致原材料成本与产品价格倒挂,进一步加剧了亏损。

五、公司应对策略及效果

(一)整体业务优化措施

为缓解锂电业务亏损对整体业绩的拖累,中化国际2025年采取了一系列优化措施(新闻[1]):

  • 销售端:优化客户结构,拓展海外市场(如东南亚新能源客户),提升锂电产品销量;
  • 生产端:通过“百日生产竞赛”提高装置产能利用率(2025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同比提升13%),降低单位固定成本;
  • 供应端:开展总部集采(如纯苯、MRO),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2025年上半年采购成本节降3.5%)。

(二)锂电业务的潜在调整

尽管公司未明确披露锂电业务的具体调整计划,但从2024年大额减值准备计提来看,公司已通过会计处理释放了部分资产贬值风险。2025年中报显示,资产减值损失较2024年同期大幅减少(-2.42亿元 vs 2024年全年13-19亿元),说明锂电业务的资产结构已逐步优化,减值压力有所缓解。

六、未来展望

(一)行业恢复预期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逐步复苏(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预计回升至15%),锂电行业需求将逐步改善,产品价格有望企稳。中化国际锂电业务作为三元正极材料及动力电池电芯供应商,有望受益于行业恢复。

(二)锂电业务的盈利改善潜力

尽管2024-2025年锂电业务亏损较大,但公司通过产能优化、成本控制及客户拓展,已逐步降低亏损幅度。若行业景气度恢复,锂电业务有望实现盈利:

  • 产能利用率提升:随着销量增加,产能利用率提高将降低单位固定成本;
  • 产品结构升级:公司可通过研发高端三元正极材料(如高镍三元),提升产品附加值,改善毛利率;
  • 资产减值压力释放:2024年大额减值准备已覆盖大部分资产贬值风险,未来减值损失将逐步减少。

(三)整体业绩的修复路径

中化国际整体业绩的修复将依赖于锂电业务亏损收窄传统化工板块的盈利改善。2025年中报显示,传统化工板块(如碳三装置)已实现稳定运行,产能负荷逐月提升,一体化产业链效能逐步显现(2025年上半年传统板块亏损环比收窄)。若传统板块盈利改善,将为锂电业务的调整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七、结论

中化国际锂电业务的亏损主要由资产减值经营性因素(产能过剩、价格下跌)驱动,其中2024年大额减值准备计提是全年亏损的核心原因。2025年以来,随着行业景气度边际改善及公司优化措施的实施,锂电业务亏损已逐步收窄。未来,若行业恢复超预期,锂电业务有望实现盈利,成为公司业绩的新增长点。

(注:数据来源:券商API[0]、新浪财经[1]、21经济网[2]、证券之星[3]、腾讯新闻[4]、新浪财经[5])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