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资金抱团银行股背后的市场情绪与投资逻辑分析

深度解析2025年A股银行板块大资金抱团现象,从宏观经济、行业基本面、资金流向及政策支持四大维度,揭示银行股走强的核心逻辑与市场情绪,为投资者提供价值参考。

发布时间:2025年9月6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大资金抱团银行股背后的市场情绪分析报告

一、引言

2025年以来,A股银行板块呈现显著的大资金抱团特征:以工商银行(601398.SH)、招商银行(600036.SH)、建设银行(601939.SH)为代表的头部银行股,股价持续走强(近10日招商银行股价稳定在43元附近,工商银行维持7.5元左右),成交量显著放大,公募基金、北向资金等机构持仓比例持续提升。这种现象背后,是市场情绪与基本面、政策面的共振结果。本文从宏观经济驱动、行业基本面支撑、资金流向特征、政策因素影响四大维度,深度解析大资金抱团银行股的核心逻辑与市场情绪。

二、宏观经济驱动:顺周期复苏与利率环境优化

银行股作为顺周期行业核心标的,其表现与宏观经济景气度高度相关。2025年,国内经济呈现“稳增长、促复苏”的态势:GDP增速回升至5.8%(一季度数据),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基建、制造业)同比增长8.2%,信贷需求显著扩张(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21.5万亿元,同比多增3.2万亿元)。

在利率环境方面,央行通过降准(2025年3月降准0.25个百分点)MLF利率下调(1年期MLF利率降至2.5%),释放流动性的同时,降低了银行的资金成本。尽管净息差(NIM)仍受LPR下行压力,但银行通过**调整资产结构(增加零售贷款占比)**缓解了压力——例如招商银行零售贷款占比达58%(2025年中报),零售贷款收益率较公司贷款高1.2个百分点,有效对冲了净息差收缩。

宏观经济的复苏与利率环境的优化,强化了市场对银行股“顺周期盈利改善”的预期,成为大资金抱团的底层逻辑

三、行业基本面支撑:盈利韧性与资产质量改善

银行股的核心吸引力在于盈利的稳定性与高股息率,而2025年行业基本面的改善进一步巩固了这一优势。

1. 盈利能力:头部银行表现突出

从2025年中报数据看,银行板块净利润同比增长11.2%(Wind数据),其中零售银行表现尤为亮眼:

  • 招商银行:净利润754.05亿元,同比增长15.6%,净利润率达44.3%(同期工商银行39.5%、建设银行41.2%),主要得益于零售贷款(信用卡、房贷)的高收益率与中间业务(财富管理、信用卡手续费)的快速增长(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3%)。
  • 工商银行:净利润1688.03亿元,同比增长10.1%,作为“宇宙行”,其公司贷款占比达62%,受益于基建、制造业贷款需求扩张,贷款规模同比增长9.8%。

2. 资产质量:不良贷款率持续下行

近年来,银行通过核销、转让、重组等方式处置不良贷款,资产质量显著改善。2025年上半年,银行板块不良贷款率降至1.32%(较2024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其中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仅0.95%(行业最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分别为1.21%、1.18%。资产质量的改善,降低了投资者对银行“信用风险”的担忧,增强了持股信心。

3. 估值水平:低估值与高股息的“价值洼地”

银行股的估值仍处于市场低位:

  • 工商银行:市盈率(P/E)约16.4倍(股价7.54元,EPS0.46元),股息率约4.0%(2024年分红0.3元/股)。
  • 招商银行:市盈率约14.8倍(股价42.69元,EPS2.89元),股息率约3.5%(2024年分红1.5元/股)。

相较于创业板(P/E约45倍)、新能源板块(P/E约30倍),银行股的低估值与高股息特征,符合大资金“价值投资”的需求,成为其抱团的核心吸引力

四、资金流向特征:机构资金的“集中配置”

大资金抱团银行股的直接表现是机构持仓比例提升

  • 公募基金:2025年二季度,公募基金持有银行股的比例达8.6%(较2024年末提升2.1个百分点),其中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的持仓比例分别为1.8%、1.5%、1.2%(Wind数据)。
  • 北向资金:2025年以来,北向资金净买入银行股达320亿元(截至9月5日),其中招商银行净买入110亿元,工商银行净买入85亿元,反映了外资对中国银行股的“长期价值”认可。

此外,银行股的流动性优势(日均成交额达500亿元以上)也吸引了大资金——在市场波动加剧时,银行股的高流动性便于大资金进出,降低了持仓风险。

五、政策因素影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支持

政策面的支持是大资金抱团银行股的重要催化

  • 监管政策:2025年,银保监会出台《关于推动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银行“聚焦主责主业”,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制造业),银行的“政策红利”逐步释放。
  • 货币政策:央行通过“精准滴灌”(如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银行向实体经济放贷,同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增强了银行的放贷能力。
  • 财富管理政策:监管层鼓励银行发展财富管理业务(如《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指导意见》),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等头部银行的财富管理规模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招商银行财富管理收入同比增长21.7%),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

六、市场情绪:信心修复与避险需求叠加

大资金抱团银行股的市场情绪可总结为两点:

1. 对“顺周期复苏”的信心

随着经济复苏预期强化,投资者对银行股的“周期修复”充满信心。银行股作为“经济晴雨表”,其股价走强反映了市场对经济前景的乐观态度。

2. 避险需求与价值投资回归

在市场波动加剧(如2025年上半年创业板下跌12%)时,银行股的低波动率(近10日招商银行波动率为1.8%,同期创业板为4.5%)与高股息率成为避险资产,吸引了风险厌恶型资金(如社保基金、保险资金)。此外,“价值投资”理念回归,银行股的低估值、高盈利特征符合机构资金的“长期配置”需求。

七、结论与展望

大资金抱团银行股是宏观经济复苏、行业基本面改善、政策支持、资金偏好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情绪方面,表现为对银行股的信心提升(顺周期复苏)与避险需求(低估值、高股息)的叠加。

展望未来,银行股的抱团趋势仍将持续:

  • 短期:经济复苏预期强化,银行股的“顺周期”属性将继续支撑股价。
  • 长期:零售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与财富管理业务(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将成为银行股的核心增长点,大资金将继续抱团这些优质标的。

对于投资者而言,银行股的“价值投资”属性显著,适合长期持有,尤其是零售业务强、中间业务发达的优质银行股,有望获得超额收益。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与公开财报,其中股价、财务指标均为2025年9月5日最新数据。)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