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科大讯飞医疗大模型进展分析:技术、财务与市场前景

本报告深入分析科大讯飞医疗大模型的技术进展、财务支撑及市场应用前景,探讨其在医疗AI领域的竞争力与挑战,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发布时间:2025年9月6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科大讯飞医疗大模型进展财经分析报告

一、公司背景与医疗AI业务定位

科大讯飞(002230.SZ)作为亚太地区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龙头企业,自1999年成立以来坚持“顶天立地”战略,核心技术保持国际领先(如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并推动AI技术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其业务体系涵盖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能汽车、企业AI解决方案、智慧城市五大板块,其中智慧医疗是AI落地的关键商业化方向之一。

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报披露,科大讯飞已构建起“通用人工智能(AGI)+行业场景”的核心竞争力,依托“讯飞星火”大模型(国内全民开放下载的通用大模型中唯一由全国产化算力平台训练的大模型),向医疗等垂直领域输出定制化AI能力。医疗大模型作为其AGI战略的重要延伸,目标是通过大模型的多模态理解、知识推理能力,解决医疗领域“数据分散、效率低下、精准度不足”等痛点,推动医疗服务的智能化升级。

二、医疗大模型技术进展:基于“讯飞星火”的延伸与落地

尽管2025年上半年未披露医疗大模型的具体迭代细节,但结合公司大模型整体进展及医疗AI业务的历史布局,可推断其医疗大模型的技术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向:

1. 基础大模型的医疗适配与优化

“讯飞星火”大模型(如2025年4月升级的深度推理大模型X1(70B))具备强大的通用知识推理能力,在模型参数比业界同类模型小一个数量级的情况下,比肩国际顶尖模型(如DeepSeek-R1 671B)的效果。针对医疗领域,公司通过领域知识注入(如医学文献、电子病历、医疗影像数据)和任务微调(如辅助诊断、影像分析、病历生成),将通用大模型适配为医疗专用大模型,提升其在医疗场景的精准度与可靠性。

2. 多模态医疗应用能力构建

医疗场景需要处理文本(电子病历、医嘱)、图像(CT、MRI影像)、语音(医患对话)等多模态数据,科大讯飞依托其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等核心技术,将大模型与多模态感知能力结合,推出医疗多模态大模型。例如,通过大模型解析医疗影像中的病灶特征,结合电子病历的文本信息,辅助医生做出更精准的诊断;通过语音识别将医患对话实时转化为结构化病历,提升病历书写效率。

3. 自主可控的算力与数据支撑

科大讯飞的“讯飞星火”大模型基于全国产化算力平台训练(如昇腾芯片),确保了大模型研发与应用的自主可控。在医疗数据方面,公司通过与医院、医疗机构合作,积累了海量的结构化电子病历、医疗影像、临床指南等数据,为医疗大模型的训练提供了关键支撑(数据隐私与安全通过加密、脱敏等技术保障)。

三、财务视角:医疗大模型进展的支撑与反馈

1.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支撑大模型及医疗应用研发

2025年上半年,科大讯飞研发投入达20.6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9.0%),同比增长15.3%(2024年同期为17.93亿元)。高研发投入主要用于大模型算法优化、算力平台建设、行业场景适配(包括医疗)。其中,医疗大模型的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数据标注与清洗、模型微调、医疗场景验证等环节,为技术进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2. 智慧医疗业务收入增长,反映大模型应用成效

尽管公司未单独披露医疗大模型的直接收入,但智慧医疗业务作为其AI应用的核心板块之一,收入保持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AI行业应用收入(包括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达45.2亿元,同比增长22.1%(2024年同期为36.9亿元)。其中,医疗AI产品(如辅助诊断系统、电子病历生成工具)的收入占比约15%-20%(估算),主要来自医院的采购与服务收费(如按次计费的辅助诊断服务、年度订阅的电子病历系统)。

3. 盈利能力改善,为医疗大模型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2025年上半年,科大讯飞归母净利润为**-2.28亿元**(续亏),但较2024年同期(-3.81亿元)增长40.2%(符合公司半年报中的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增长30%-50%)。亏损收窄主要得益于AI应用收入增长、成本控制(如算力成本下降)。盈利能力的改善意味着公司有更多资金投入医疗大模型的规模化应用(如降低产品售价、拓展市场覆盖)。

四、市场应用前景与挑战

1. 市场应用前景:政策与需求双驱动

  • 政策支持:国家卫健委、工信部等多部门出台《“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十四五”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政策,明确提出“推动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为医疗大模型的落地提供了政策保障。
  • 需求驱动: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如基层医院医生数量不足、诊断能力有限),医疗大模型可通过辅助诊断、远程医疗、智能病历等应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的需求。

2. 挑战:监管与数据隐私

  • 监管要求:医疗大模型属于“医疗人工智能软件”,需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人工智能应用管理规范》等监管要求(如模型的安全性、有效性验证),增加了产品落地的时间成本。
  • 数据隐私:医疗数据涉及患者隐私,如何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利用数据训练大模型,是公司面临的重要挑战(需通过加密、脱敏、联邦学习等技术解决)。

五、结论与展望

科大讯飞作为AI国家队,依托“讯飞星火”大模型的技术优势与自主可控的算力、数据支撑,其医疗大模型进展显著:技术上,通用大模型已适配医疗场景,具备多模态医疗应用能力;财务上,高研发投入与盈利能力改善为进展提供了支撑;市场上,政策与需求双驱动,应用前景广阔

未来,随着医疗大模型的进一步优化(如提升精准度、降低部署成本)及监管环境的完善,科大讯飞的医疗大模型有望在基层医疗、远程诊断、电子病历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成为公司AI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公司需应对监管与数据隐私挑战,通过技术创新与合作(如与医院、药企共建医疗AI生态),巩固其在医疗AI领域的竞争力。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科大讯飞2025年半年报[0]、公司公开披露的大模型进展[0]及行业公开信息。)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