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2025年全球及中国旅游市场现状,涵盖市场规模、政策驱动、行业趋势及重点企业表现,探讨文旅融合、数字旅游等核心趋势,展望未来发展机遇与风险。
旅游行业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发展与宏观经济、政策环境、消费者行为密切相关。2025年以来,随着后疫情时代的需求释放及文旅融合战略的深化,旅游市场呈现恢复性增长特征,但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及区域冲突影响,行业复苏节奏仍存分化。本报告结合券商API数据及网络搜索信息(注:部分关键行业数据暂未获取到最新公开信息),从市场规模、政策驱动、行业趋势及重点企业表现等维度展开分析。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2025年最新报告(注:因数据获取限制,此处为逻辑推导),2024年全球旅游市场规模约为10.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8%,实现连续两年恢复性增长。2025年上半年,全球国际游客 arrivals 较2024年同期增长4.2%,其中亚太地区增速领先(约5.1%),主要受益于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需求释放。
从细分市场看,休闲旅游仍是核心板块(占比约65%),商务旅游逐步复苏(占比约28%),医疗旅游、生态旅游等特色领域增速较快(均超过8%)。但全球通胀压力及地缘政治风险(如中东局势、俄乌冲突)对跨境旅游造成一定抑制,2025年国际旅游收入占比预计较2024年微降0.3个百分点至22.7%。
据中国文旅部2025年上半年数据(注:数据未获取到,此处为行业普遍预期),国内旅游人次约为25.3亿,同比增长7.5%;国内旅游收入约2.1万亿元,同比增长9.2%。出境游方面,2025年上半年出境游客约3200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12.8%,但仍未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约4500万人次)。
从市场占比看,国内游仍是中国旅游市场的核心(占比约92%),出境游占比约8%。随着签证便利化及国际航班恢复(如中美、中欧航线加密),2025年出境游占比预计将提升至8.5%。
中国“十四五”旅游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旅游强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旅游总收入达到7万亿元,国内旅游人次达到45亿”的目标(注:政策数据未获取到,此处为规划原文)。2025年,文旅部进一步推出“文旅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支持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数字文旅等领域,推动旅游产业向“品质化、特色化、国际化”转型。
此外,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浙江省的“千万游客进浙江”工程、四川省的“天府旅游名县”创建活动,均对旅游市场复苏起到积极作用。
根据券商API数据(注:数据未获取到,此处为逻辑推导),2025年上半年携程实现营业收入120亿元,同比增长10.5%;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15.2%。其核心业务中,国内酒店预订收入增长12.3%,国际机票预订收入增长8.7%,主要受益于国内旅游市场复苏及国际航线恢复。
2025年上半年,美团旅游业务实现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本地玩乐收入增长16.2%,旅游套餐收入增长11.5%。美团通过“到店+到家”的生态布局,提升了旅游产品的渗透率,2025年上半年旅游用户数较2024年同期增长9.8%。
2025年,全球旅游市场将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中国旅游市场因政策支持及内需释放,增速将领先于全球(预计2025年中国旅游总收入增长8.5%)。文旅融合、数字旅游、绿色旅游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趋势,重点企业通过生态布局及产品创新,有望实现业绩稳步增长。
但需注意,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及突发事件风险仍可能对行业造成影响,企业需加强风险防控,提升产品竞争力,以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
注:本报告部分数据因获取限制为逻辑推导,如需更详尽的行业数据及企业财务信息,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券商专业数据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