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通科技2025年订单增长显著,受益于AI技术赋能、新能源业务突破及降本提效。本文分析其核心驱动因素、财务表现、行业趋势及未来展望,揭示其增长逻辑与投资价值。
道通科技(688208.SH)作为科创板上市企业,专注于汽车智能诊断、检测系统及汽车电子零部件的研发与销售,产品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以来,公司订单增长显著,主要受益于AI技术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新业务板块的突破及降本提效的运营优化。本文从驱动因素、财务支撑、行业背景、挑战展望等维度,对其订单增长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道通科技2025年订单增长的核心逻辑在于**“AI赋能+业务拓展”**,具体可分为以下五大板块:
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综合诊断终端UltraS2及ADAS标定系统,集成了“维修大模型”和“AIAgents”技术,大幅提升了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诊断效率。这些产品获得了大中型独立维修机构的高度认可,实现了**“销量增长+价格提升”**的双重突破。例如,UltraS2的售价较传统产品提高约15%-20%,但销量仍保持同比30%以上的增长,成为公司收入的核心增长点。
TPMS(胎压监测系统)是公司的传统优势产品,受益于全球汽车后市场的替换需求(汽车保有量增长及轮胎更换频率提升),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25%。此外,公司通过AI技术优化TPMS传感器的续航和稳定性,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稳步扩大。
公司布局的智能充电解决方案(包括“数智能源充电大模型”及充电运营、运维系统),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盈利。该业务依托电力电子核心技术,获得了欧洲、美国等全球主要市场的能源、交通、停车场运营等顶级客户订单,为中长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与科技巨头展开“共建、共营、共销”的生态合作,构建了**“智能体+平台+垂域模型”**的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工业巡检、城市管理等领域。这些合作不仅带来了新的订单来源,还提升了公司在AI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积累。
公司通过AI技术覆盖研发、营销、供应链、职能等核心场景,推动管理数智化变革。例如,研发环节通过AI优化产品设计流程,缩短研发周期约20%;供应链环节通过AI预测需求,降低库存成本约15%。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运营效率,降低了成本,支撑了利润增长。
2025年上半年,道通科技的财务数据充分反映了订单增长的成果:
根据中报数据,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达23.45亿元,同比增长约35%(基于2024年上半年营收估算);净利润为4.55亿元,同比增长约45%(基于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3.14亿元估算)。利润增长快于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销售量价齐升及降本提效的双重作用。
由于AI技术赋能的产品(如UltraS2、ADAS标定系统)售价提高,且成本控制有效,公司上半年毛利率较2024年同期提升约3个百分点,进一步增厚了利润。
销售费用(2.93亿元)和管理费用(1.4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约5%和8%,主要由于AI技术优化了营销流程(如精准获客)和管理效率(如自动化审批),降低了运营成本。
道通科技的订单增长离不开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新能源化的趋势驱动:
据统计,全球汽车后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达到1.5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5%。公司产品覆盖70多个国家,受益于全球后市场的需求增长,海外订单占比持续提升。
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2024年全球销量约1400万辆,同比增长35%),带动了智能诊断、充电解决方案等需求的增长。公司的智能充电业务及新能源汽车诊断产品,正好契合这一趋势。
全球汽车保有量超过14亿辆,TPMS传感器的替换周期约5-7年,后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公司作为TPMS领域的领先企业,受益于这一需求红利。
尽管订单增长显著,道通科技仍面临以下挑战:
博世、大陆等传统巨头及国内同行(如元征科技)均在布局AI和新能源领域,竞争压力加大。
芯片、电子元件的供应短缺可能影响生产交付,导致订单延迟。
贸易壁垒、汇率波动等因素可能影响海外订单的利润水平。
AI数智能源、AI机器人等新业务需要大量投入,短期内可能影响利润。
道通科技2025年订单增长的核心逻辑是AI技术赋能现有产品、新业务板块突破及降本提效。财务数据显示,收入与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印证了订单增长的可持续性。
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推进“全面拥抱AI”战略,拓展新能源和智能汽车领域的产品(如新能源汽车诊断系统、智能充电设备),深化与科技巨头的生态合作,提升全球市场份额。预计未来订单和收入将保持25%-30%的年复合增长率,利润有望继续提升。
尽管面临竞争和供应链风险,但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和战略布局,有望在汽车智能诊断及新能源领域保持领先地位,为投资者带来长期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