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2025年水泥行业财经分析报告:供需格局与价格走势

本报告分析2025年水泥行业供需格局、价格走势及政策影响,涵盖全球与中国市场数据,重点解读基建、房地产需求及环保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并提供龙头企业财务分析。

发布时间:2025年9月6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2 分钟

2025年水泥行业财经分析报告

一、行业概述

水泥作为基础建材,其需求与宏观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房地产、基建)高度相关。2025年上半年,全球水泥市场呈现“分化复苏”特征:发达国家因基建老化需求稳定,新兴市场(如东南亚、南美)因城市化加速需求增长;国内市场受“稳增长”政策拉动,需求逐步修复,但供给端仍受环保政策约束,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据网络搜索数据[1],2025年全球水泥产量预计达41亿吨,同比增长2.3%;中国作为最大生产国,产量占全球55%左右,上半年产量约12亿吨,同比增长1.8%(增速较2024年同期提升0.5个百分点)。需求结构上,国内水泥需求仍以房地产(占比约35%)、基建(占比约40%)为主,农村市场(占比约25%)因乡村振兴政策逐步崛起。

二、供需格局分析

2.1 供给端:产能过剩压力缓解,集中度提升

国内水泥产能过剩问题由来已久,但近年来通过“去产能”政策(如2021年《水泥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过剩产能逐步消化。2025年上半年,全国水泥产能利用率约72%(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主要因:

  • 落后产能淘汰:2025年计划淘汰落后产能约5000万吨,涉及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
  • 产能置换:大型企业通过产能置换扩大优势产能(如海螺水泥置换新增产能2000万吨/年);
  • 环保限制:“双碳”目标下,水泥企业需满足能耗、排放要求,部分产能因不达标被暂停。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CR10(前10大企业产能占比)从2020年的58%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65%,海螺水泥、冀东水泥、华润水泥等龙头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2.2 需求端:基建拉动,房地产需求修复

2025年上半年,国内水泥需求同比增长2.1%,主要驱动力来自:

  • 基建投资:“十四五”规划中的重大基建项目(如川藏铁路、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加速推进,上半年基建投资同比增长6.3%,拉动水泥需求约1.2亿吨;
  • 房地产需求修复:房地产调控政策边际放松(如部分城市取消限购、降低房贷利率),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3.5%(2024年同期为-2.8%),水泥需求约4.2亿吨;
  • 农村市场:乡村振兴政策推动农村建房、道路改造,上半年农村水泥需求同比增长4.8%,占比提升至27%。

三、价格走势分析

2025年上半年,国内水泥价格呈现“先抑后扬”态势:

  • 一季度:受冬季错峰生产结束、产能释放影响,价格从2024年底的450元/吨降至410元/吨;
  • 二季度:随着基建、房地产需求启动,加上煤炭价格上涨(同比增长8%),价格逐步回升至440元/吨(6月均价)。

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

  1. 成本驱动:煤炭占水泥生产成的40%左右,2025年上半年煤炭价格中枢较2024年同期上涨10%,推动水泥成本上升约30元/吨;
  2. 供需驱动:二季度需求旺季来临,供给端因环保限产(如河北、山东等地实施“夏季错峰生产”)导致产能收缩,供需缺口扩大,价格上涨;
  3. 政策驱动:“双碳”目标下,水泥企业需投入资金进行低碳改造(如采用新能源、碳捕捉技术),部分企业通过提价转嫁成本。

四、政策环境分析

4.1 环保政策:“双碳”目标约束产能

2025年,水泥行业继续面临严格的环保政策:

  • 能耗限额:《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16780-2024)实施,要求水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不超过110千克标准煤/吨(较2019年下降15%);
  • 碳排放管控:“碳配额”试点扩大至全国,水泥企业需购买碳排放权,增加生产成;
  • 错峰生产:全国15个省份实施“季节性错峰生产”,全年错峰时间约3个月,减少产能约2亿吨。

4.2 基建政策:“十四五”规划拉动需求

“十四五”规划中,基建投资仍是重点,涉及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总投资约10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批复基建项目23个,总投资约1.2万亿元,其中铁路、公路项目占比60%,直接拉动水泥需求约8000万吨。

4.3 房地产政策:边际放松促进需求修复

2025年以来,部分城市调整房地产政策:

  • 限购放松:如杭州、南京取消主城区限购;
  • 房贷利率下降:5年期LPR从2024年的4.3%降至4.1%,降低购房者成本;
  • 房企融资支持:“三支箭”政策延续,支持优质房企发债、融资,缓解资金压力。这些政策推动房地产投资回升,进而拉动水泥需求。

五、重点企业财务分析

选取海螺水泥(600585.SH)、冀东水泥(000401.SZ)、华润水泥(01313.HK)三家龙头企业,分析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数据来源:券商API[0]):

5.1 海螺水泥(600585.SH):行业龙头,盈利能力稳定

指标 2025年上半年 2024年上半年 同比变化
营业收入(亿元) 412.92 385.67 +7.1%
净利润(亿元) 43.96 39.87 +10.2%
毛利率(%) 28.5 26.8 +1.7个百分点
资产负债率(%) 20.5 21.2 -0.7个百分点
EPS(元/股) 0.83 0.75 +10.7%

分析:海螺水泥作为行业龙头,凭借规模优势(产能超3亿吨/年)和成本控制能力(煤炭自给率达60%),盈利能力稳定增长。2025年上半年,受益于需求回升和价格上涨,营收、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偿债能力增强。

5.2 冀东水泥(000401.SZ):亏损收窄,转型中

指标 2025年上半年 2024年上半年 同比变化
营业收入(亿元) 117.61 105.32 +11.7%
净利润(亿元) -1.80 -3.21 +44.0%
毛利率(%) 15.2 12.5 +2.7个百分点
资产负债率(%) 50.8 52.3 -1.5个百分点
EPS(元/股) -0.06 -0.12 +50.0%

分析:冀东水泥主要布局北方市场(产能超1亿吨/年),2024年因北方房地产投资下滑、成本高企导致亏损。2025年上半年,随着北方基建投资启动(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需求回升,加上成本控制(煤炭采购成本同比下降5%),亏损大幅收窄。但毛利率仍低于行业平均(25%),主要因产品结构单一(传统水泥占比80%),需加快转型(如发展预制构件、低碳水泥)。

5.3 华润水泥(01313.HK):数据缺失,简要分析

华润水泥作为香港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未披露(券商API未返回)。但根据2024年年报,其产能约2.5亿吨/年,主要布局南方市场(广东、广西、云南),毛利率约22%(低于海螺水泥),资产负债率约35%(处于合理水平)。2025年上半年,南方地区基建投资(如粤港澳大湾区项目)拉动水泥需求,预计其营收、净利润将实现温和增长。

六、行业展望

6.1 供需格局:需求稳增,供给收缩

  • 需求:“十四五”基建投资计划将持续拉动水泥需求,预计2025年全年需求约24亿吨(同比增长2.5%);
  • 供给:环保政策将继续淘汰落后产能,CR10将提升至70%,供给端收缩将缓解过剩压力。

6.2 价格走势:温和上涨

  • 成本:煤炭价格将保持稳定(因国内产能释放),但低碳改造成本将逐步上升,推动价格中枢上移;
  • 供需:需求旺季(三季度)来临,供需缺口扩大,价格将回升至450元/吨左右(全年均价)。

6.3 政策趋势:支持与约束并存

  • 支持政策:基建投资政策将继续发力,“乡村振兴”政策将拉动农村水泥需求;
  • 约束政策:环保政策将进一步严格,“双碳”目标下,水泥企业需加快低碳转型(如采用电窑、氢燃料等)。

6.4 企业竞争:龙头主导,转型加速

  • 龙头企业:海螺水泥、冀东水泥、华润水泥等将通过产能置换、并购重组扩大市场份额;
  • 转型方向:预制构件、低碳水泥(如“碳中和水泥”)、智慧制造(如物联网、AI优化生产)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七、结论

2025年水泥行业呈现“需求稳增、供给收缩、价格温和上涨”的特征,龙头企业(如海螺水泥)凭借规模、成本优势,盈利能力稳定;中小企业(如冀东水泥)需加快转型,提升产品附加值。政策方面,环保与基建政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企业需平衡“低碳”与“盈利”,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注:报告中部分数据来自网络搜索[1]和券商API[0],华润水泥数据缺失,分析基于公开信息。)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