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度解析2025年保险股投资策略,涵盖保费增长、分红险占比提升及估值修复机会。提供新华保险、中国人寿等标的分析,助您把握保险股投资机遇。
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2024年全年中国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达5.7万亿元,同比增长5.7%,保持稳定扩张态势。从资本市场表现看,保险板块(Wind保险指数886055)2024年全年上涨42.52%,虽略逊于银行指数,但远超大盘表现(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约21%)。
个股方面,新华保险以66.26%的全年涨幅居首,中国人保涨幅亦超60%;中国人寿(50.59%)、中国太保(48.68%)、中国平安(37.6%)均实现显著上涨。这一表现主要受益于:
券商机构对2025年保险股业绩及估值表现普遍持谨慎乐观态度,核心逻辑在于“负债端稳增长+投资端修复+估值修复”的三重驱动。
新单销售:兴业证券分析师唐亮亮认为,2025年上市险企新单销售同比或持平,压力主要来自前期预定利率切换(如2024年部分产品预定利率下调)带来的高基数及客户资源消耗,但增长点亦明显:
价值率改善:长期期交业务占比提升(如寿险10年期以上产品占比从2023年的35%升至2024年的42%)及费差优化(运营成本下降),将推动新业务价值(NBV) 延续同比正增(2024年上市险企NBV平均增长约18%,2025年预计保持10%-15%的增速)。
券商普遍认为,2025年保险股估值(以PEV(股价/内含价值)为主)仍有提升潜力,核心催化因素包括:
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占险企净利润的30%-50%)对估值影响显著。2025年,经济复苏预期将推动长端利率(如10年期国债收益率)企稳(预计从2024年的2.6%回升至2.8%-3.0%),缓解险企资产端的利率压力;同时,权益市场回暖(2025年沪深300指数预计上涨15%-20%)将提升险企权益类资产(如股票、基金)的投资收益,进一步增厚净利润。
2025年,保险公司或承接新保险“国十条”要求(强调发展浮动收益产品),以传统型寿险产品定价利率进一步下调(从2024年的3.0%降至2.8%以下)为契机,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分红险(浮动收益)占比提升将显著优化负债端刚性成本(传统寿险的预定利率为固定成本),缓解利差损风险(即投资收益低于负债成本的风险),从而打开估值修复空间。
分红险作为“保障+投资”的组合产品,兼具保险功能与收益弹性,符合当前居民对“稳健理财”的需求。2025年,部分大型非上市公司及中小险企(市场对标包袱小)或率先加大分红险推广力度,若分红险新单保费占比从2024年的25%提升至35%以上,将显著提升险企的价值率(NBV Margin),推动估值上行。
券商分析师普遍认为,2025年保险股的投资机会将围绕**“业绩稳增+估值修复”**展开,建议关注以下方向:
分红险占比提升将缓解利差损风险,建议关注新华保险(2024年分红险占比约30%)、中国太保(分红险占比约28%)等标的,其估值修复弹性更大。
中国人寿(权益类资产占比约15%)、中国人保(权益类资产占比约12%)等险企的权益投资弹性较大,若2025年权益市场回暖,其净利润增速将显著高于行业平均。
新保险“国十条”推动的产品结构调整(如分红险占比提升)将成为估值修复的核心驱动,建议密切关注平安保险(2025年计划将分红险占比提升至30%)、中国太保(计划推出新型分红险产品)等标的的进展。
2025年,保险行业将延续“保费稳增、业绩改善”的态势,分红险占比提升、投资端回暖及资产结构调整将推动估值修复。建议投资者聚焦上述催化因素,选择分红险占比高、投资端弹性大的标的,把握保险股的估值修复机会。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国家金融监管总局、Wind、兴业证券、国泰君安等券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