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2025海外储能市场需求增长分析:持续性及驱动因素

本报告分析2025年海外储能市场需求增长趋势,涵盖北美、欧洲、中东等核心市场数据,解读政策、技术及竞争格局,揭示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中国厂商的出海机遇与风险。

发布时间:2025年9月6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储能行业海外市场需求增长持续性分析报告

一、引言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作为连接可再生能源与电网的关键环节,其海外市场需求增长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梳理2025年以来的市场数据、政策动态、技术进展及竞争格局,分析海外储能市场需求的持续性及驱动因素,为行业参与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海外储能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一)全球市场整体表现

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保持高增态势,新增装机量预计达221GWh(集邦咨询),同比增长约35%;出货量有望达390GWh(新浪财经),同比增长16%。其中,海外市场(北美、欧洲、中东、澳洲等)贡献了约60%的需求,成为全球储能增长的核心引擎。

(二)细分区域增长特点

  1. 北美市场:受美联储降息、设备价格下降(2025年储能系统成本约1.4元/Wh,BNEF)及政策驱动(如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对储能的税收优惠),2025年装机量预计达65-70GWh(雪球),同比增长约60%。特斯拉、阳光电源、Fluence占据主导,中国厂商(如宁德时代)通过海外建厂(西班牙基地)规避关税风险。
  2. 欧洲市场:因能源安全需求(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新能源装机加速,2025年大储部署有望增长超85%(今日头条)。德国、英国等国取消负电价补贴,推动储能经济性提升,光储一体化模式渗透率超40%(阳光电源数据)。
  3. 中东市场:沙特“2030愿景”计划推动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2025年规划24GWh储能招标(新浪财经),阳光电源、华为斩获超10GWh订单,成为中国厂商新增长极。
  4. 澳洲市场:基数小但潜力大,2025年装机量有望翻倍至4GWh以上(雪球),主要驱动因素为零碳目标(煤电退役)及电力系统调节需求。

三、海外储能需求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

(一)政策推动:能源安全与碳达峰目标

欧洲:欧盟《Fit for 55》政策要求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42.5%,推动储能作为电网消纳的关键手段;德国《能源转型法》强制要求新能源项目配储,促进储能需求释放。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对储能系统提供30%的投资税收抵免(ITC),降低项目成本;加州《分布式能源资源计划》要求2030年储能装机达10GW,驱动户用及工商业储能增长。
中东:沙特“2030愿景”计划要求2030年50%能源来自新能源,储能作为新能源配套设施(如NEOM项目的2200MW储能计划),需求快速增长。

(二)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长:消纳与调峰需求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量持续增长,2024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超300GW(IEA),其中太阳能占80%。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如光伏白天发电、风电夜间发电)导致弃风弃光问题突出(2024年欧洲负电价现象频繁),储能作为“削峰填谷”工具,需求随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同步增长。

(三)经济性提升:成本下降与电价差扩大

储能系统成本持续下降,2025年全球储能系统成本约1.4元/Wh(BNEF),较2020年下降约50%。同时,海外市场电价差扩大(如欧洲峰谷电价差达0.5欧元/度),储能项目通过峰谷套利实现盈利,推动工商业及户用储能需求增长。

四、海外储能市场的技术与竞争格局

(一)技术路线:从“同质化”到“差异化”

锂离子电池仍占主导(2024年全球电化学储能装机占比97%,前瞻产业研究院),但技术向大容量、长寿命方向发展(如宁德时代天恒储能系统6.25MWh)。
长时储能成为趋势:钠离子电池(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液流电池(全钒液流电池,2024年中国装机首破GWh)、压缩空气储能(300MW级示范项目投运)等技术逐步成熟,满足电网季节性调节需求。

(二)竞争格局:“三巨头”与二线厂商突围

  1. 宁德时代:2024年全球储能电芯市占率37%(集邦咨询),凭借天恒储能系统及钠离子电池技术,锁定长时储能赛道;海外产能布局(西班牙基地)规避关税风险。
  2. 阳光电源:2024年储能系统全球发货量超15GWh(集邦咨询),光储协同模式在欧洲、中东市场渗透率超40%,成为海外市场核心玩家。
  3. 特斯拉:2024年储能部署量31.4GWh(同比增长114%),收入100.86亿美元(同比增长67%);Megapack产能扩至40GWh(垂直整合模式,电芯+系统+软件),在北美市场毛利率达22%(腾讯新闻)。

二线厂商(如亿纬锂能、远景能源)通过技术创新(如4680电池)及海外建厂(如亿纬锂能匈牙利基地),试图突围;跨界玩家(如华为、施耐德电气)通过智能电网解决方案,切入储能市场。

五、海外储能市场的风险因素

(一)政策风险:关税与贸易壁垒

美国:2026年起对储能电池征收301关税(税率约25%),中国厂商需通过海外建厂(如宁德时代西班牙基地)规避风险;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本土企业(如特斯拉)可能获得更多政策支持,中国厂商竞争压力加大。
欧洲:欧盟《电池法规》要求2027年起电池需满足碳足迹及回收要求,增加中国厂商的合规成本。

(二)市场风险:价格战与产能过剩

2025年全球储能产能超400GWh(集邦咨询),而需求约221GWh,产能过剩隐忧浮现;价格战白热化(2025年储能系统价格较2024年下降约10%),挤压厂商利润空间。

(三)技术风险:路线分化与替代风险

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新技术的发展,可能替代锂离子电池的主导地位;长时储能技术(如氢储能)的突破,可能改变储能市场格局。

六、结论

海外储能市场需求增长具有持续性,核心驱动因素为政策推动(能源安全与碳达峰)、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长(消纳需求)及经济性提升(成本下降与电价差扩大)。尽管存在政策(关税)、市场(价格战)及技术(路线分化)风险,但海外市场(尤其是北美、欧洲、中东)的需求仍将保持高增,中国厂商(如宁德时代、阳光电源)通过技术创新及海外布局,有望在海外市场占据重要份额。

数据来源
[1] 新浪财经:《储能2025下半年展望:储能出海新方向 市场新规重运营》(2025-07-10)
[2] 雪球:《全球储能市场需求展望2025》(2024-11-18)
[3] 集邦咨询:《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报告》(2025-05)
[4] IEA:《2024年可再生能源报告》(2024-12)
[5] 腾讯新闻:《2025储能巨头争霸:格局是否迎来大洗牌?》(2025-05-10)
[6] 特斯拉2024年财报;宁德时代2024年业绩预告;阳光电源2024年年度报告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