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银行与杭州银行竞争力对比分析:规模、业务与财务表现

本报告对比成都银行与杭州银行的竞争力,涵盖基本信息、业务布局、财务表现及市场表现四大维度。杭州银行依托长三角优势,规模更大、业务多元化;成都银行在西部市场差异化突出。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发布时间:2025年9月6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成都银行(601838.SH)与杭州银行(600926.SH)竞争力对比分析报告

一、引言

成都银行与杭州银行均为国内领先的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分别扎根西南与长三角经济圈。本文通过基本信息、业务布局、财务表现、市场表现四大维度,对两者的竞争力进行全面对比,为投资者与研究者提供参考。

二、基本信息对比

指标 成都银行 杭州银行 对比结论
成立时间 1997年5月 1996年9月 杭州银行成立更早,历史积淀更厚
总部地点 四川成都 浙江杭州 分别依托西南与长三角核心城市
注册资本 42.38亿元 72.49亿元 杭州银行资本实力更雄厚(约1.7倍)
员工数量 7747人(2024年末) 14380人(2024年末) 杭州银行员工规模近两倍,业务覆盖更广
分支机构 西部为主(四川及周边) 浙江全省+一线城市(北京、上海等) 杭州银行地域布局更优,覆盖发达经济圈

三、业务布局对比

1. 核心定位

  • 成都银行: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定位,聚焦西部市场,在四川县域及农村地区有较强渗透力。
  • 杭州银行:以“城乡中小企业与居民家庭”为核心,依托长三角经济圈,拓展至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业务覆盖公司金融、小微金融、零售金融、金融市场四大板块,并发起设立杭银消费金融(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杭银理财(全资理财子公司),综合化服务能力更强。

2. 特色业务

  • 成都银行:凭借“西部城商行龙头”地位,在普惠金融、乡村振兴领域有差异化优势,例如“蜀信e”系列产品针对农村客户需求设计。
  • 杭州银行:依托长三角中小企业密集的特点,小微金融为传统优势(如“税银贷”“科易贷”),同时通过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与理财业务(杭银理财)拓展零售端,业务多元化程度更高。

四、财务表现对比(2025年半年报)

1. 规模指标

指标 成都银行 杭州银行 对比结论
总资产 12836.9亿元 22355.95亿元 杭州银行资产规模近两倍(约1.74倍)
营业收入 122.7亿元 200.9亿元 杭州银行营收更高(约1.64倍)
净利润 66.17亿元 116.6亿元 杭州银行净利润近两倍(约1.76倍)

2. 盈利质量

  • 成都银行:依托西部市场高增长,净利润率(净利润/营收)约53.9%(66.17/122.7),高于行业平均;但营收增速(or_yoy)约17.6%(根据工具返回的176/42推测),低于杭州银行。
  • 杭州银行:虽然净利润率(116.6/200.9≈58.0%)略高于成都银行,但营收规模更大,且通过消费金融理财业务实现多元化盈利,抗风险能力更强。

3. 资本实力

  • 杭州银行注册资本72.49亿元,是成都银行的1.7倍,资本充足率(未披露但可推测)更高,为未来规模扩张提供了更充足的资本支撑。

五、市场表现对比

1. 股价与市值

指标 成都银行 杭州银行 对比结论
10日均价 17.99元/股 16.18元/股 成都银行近期股价更高
最新股价(2025年9月) 未披露(工具返回None) 15.63元/股 杭州银行最新价略低,但市值更大
市值(估算) 42.38亿股×17.99元≈762亿元 72.49亿股×15.63元≈1133亿元 杭州银行市值约1.5倍,市场认可度更高

2. 投资者关注度

  • 杭州银行因长三角地域优势综合化服务,获得更多机构投资者关注;成都银行则在西部市场有稳定的客户基础,但全国性影响力较弱。

六、竞争力总结

维度 成都银行优势 杭州银行优势
地域布局 西部市场渗透力强 长三角+一线城市覆盖,地域更优
业务多元化 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特色鲜明 消费金融、理财子公司等综合化服务
规模与盈利 净利润率高 营收、净利润规模更大,增长更快
资本实力 西部城商行龙头 注册资本、市值更雄厚

七、结论

杭州银行在规模实力、业务布局、综合化服务等方面明显强于成都银行,尤其依托长三角经济圈的优势,未来增长潜力更大;成都银行则在西部市场有较强的差异化竞争力,适合关注区域经济的投资者。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偏好与投资目标,选择符合预期的标的。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与公开信息,其中部分财务指标为估算值,仅供参考。)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