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即时零售与传统电商的融合趋势,探讨市场规模、融合逻辑、典型模式及未来方向,揭示零售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机遇与挑战。
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化与消费需求的升级,零售行业正经历从“传统电商”向“即时零售”的范式转移。即时零售(即“线上下单、线下即时履约”的小时级/分钟级到家服务)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与传统电商(以“线上平台、全国性供给、快递配送”为核心)的融合,成为当前零售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方向。两者的融合不仅弥补了传统电商“时效性不足”的痛点,更通过“本地供给+线上流量”的协同,释放了消费潜力,推动零售生态向“全场景、全时段、全品类”演进。
根据商务部与第三方机构数据,2022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5042.86亿元,同比增长超50%;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约为2022年的3倍),年复合增长率(CAGR)超30%[5][10]。这一增长主要源于:
传统电商以“全国性供应链+快递配送”为核心,其优势在于“全品类覆盖、价格透明”,但痛点也同样明显:
即时零售与传统电商的融合,本质是**“传统电商的线上流量与技术能力”与“即时零售的本地供给与即时履约能力”**的互补,核心在于重构“人、货、场”的关系:
传统电商满足“计划性消费”(如提前购买日用品、家电),而即时零售满足“即时性消费”(如临时需要的生鲜、药品)。两者融合后,消费者可在同一平台(如淘宝、京东)实现“计划性+即时性”的全场景覆盖,提升购物体验。例如,消费者在淘宝下单家电(传统电商)的同时,可同步购买厨房调料(即时零售),实现“一站式购物”。
传统电商商家(如天猫旗舰店)通过接入即时零售平台(如美团闪购、京东到家),可将“线上流量”转化为“即时订单”,扩大销售覆盖;线下实体门店(如沃尔玛、永辉)则通过对接传统电商平台(如京东),获得“线上流量”的补充,缓解“线下流量萎缩”的压力。例如,沃尔玛与京东到家合作后,线上订单量占比从2019年的5%提升至2023年的15%[9]。
传统电商的“全国性供应链”(如京东仓库)与即时零售的“本地供应链”(如线下门店、前置仓)融合,可优化库存管理:
以美团闪购为代表,作为第三方即时零售平台,连接传统电商商家(如天猫、京东的品牌旗舰店)与线下门店(如便利店、商超),提供“即时配送”服务。例如,消费者在美团闪购下单“某品牌口红”(来自天猫旗舰店的库存),平台通过“本地前置仓”或“线下门店”发货,30分钟内送达。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平台的流量与履约能力”赋能传统电商商家,实现“线上订单+即时交付”。
以京东到家为代表,京东作为传统电商巨头,通过“自营+平台”模式,对接线下商超(如沃尔玛、永辉)与品牌商家,提供“即时配送”服务。例如,消费者在京东到家下单“沃尔玛的生鲜”,京东物流通过“本地配送团队”实现30分钟送达。这种模式的核心是“传统电商的技术与物流能力”延伸至即时零售,实现“线上线下库存同步”。
以阿里淘鲜达为代表,结合淘宝(传统电商平台)、盒马(线下门店)、菜鸟(物流)的生态资源,实现“线上下单、线下发货、即时配送”的闭环。例如,消费者在淘宝“淘鲜达”频道下单“盒马的海鲜”,盒马门店直接发货,菜鸟配送团队30分钟送达。这种模式的核心是“生态内的资源协同”,将传统电商的流量、线下门店的供给、物流的履约能力整合,提升效率。
线上线下库存同步是融合的核心痛点。线下门店的库存系统(如ERP)与传统电商平台的库存系统(如天猫)往往无法实时对接,导致“超卖”或“缺货”问题。例如,某品牌旗舰店在天猫显示“有库存”,但线下门店的库存已售罄,导致即时订单无法履约[7]。
即时配送的“最后一公里”成本较高(约占订单金额的15%-20%),对于低客单价商品(如矿泉水、纸巾)来说,利润空间被挤压。例如,美团闪购的“即时订单”客单价约为30元,配送成本约为5元,商家利润仅为3-5元[8]。
中小线下门店(如社区便利店、夫妻店)缺乏“线上运营”与“数据管理”能力,无法对接传统电商平台的“即时零售”系统。例如,很多夫妻店没有ERP系统,无法实时更新库存,导致无法接入美团闪购等平台[9]。
即时零售的商品品类将从“生鲜、日用快消”向“3C数码、美妆个护、家电家居”拓展。例如,2023年“双11”期间,美团闪购的数码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80%,美妆个护增长60%[10]。传统电商的“全品类优势”与即时零售的“即时履约”结合,将成为“双11”等大促的核心增长点。
即时零售的服务区域将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甚至县域城镇”延伸。例如,美团闪购2023年在三四线城市的订单量占比从2021年的20%提升至35%[3]。低线城市的“线下零售资源匮乏”与“消费升级需求”,为即时零售与传统电商的融合提供了广阔空间。
AI技术将成为融合的核心驱动力:
即时零售与传统电商的融合,是零售行业“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必然选择。两者的融合不仅弥补了传统电商“时效性不足”的痛点,更通过“全渠道、全场景、全品类”的协同,释放了消费潜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渗透(如AI、智能物流)与政策的支持(如中央一号文件),即时零售将成为传统电商的重要补充,两者融合将成为零售行业的主流趋势。
对于企业而言,抓住“融合机遇”的关键在于:传统电商企业需拓展即时零售业务,提升“即时履约”能力;线下实体门店需对接传统电商平台,获得“线上流量”补充;第三方平台需强化“供应链协同”与“技术赋能”,成为融合的“桥梁”。只有这样,才能在“即时零售+传统电商”的融合趋势中,实现“消费者、商家、平台”的三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