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免税业务财经分析报告
一、免税业务市场概况:全球增长引擎,中国占比提升
1. 全球免税市场规模与趋势
免税业作为旅游零售的核心板块,受益于全球化与消费升级,全球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据行业研究数据,2021年全球免税市场规模约5000亿元(人民币,下同),预计2026年将达到74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6.8%[6]。其中,亚太地区占据全球半壁江山,尤其是中国市场增长迅猛,成为全球免税业的主要增长引擎。
2. 中国免税市场:高增速与高潜力
中国免税市场近年来实现爆发式增长,2021年市场规模达818亿元,较2020年增长约66.8%[7][10]。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出境消费回流:2019年中国出境旅游花费达2546亿美元,其中购物占比39.9%,而免税店购物占海外购物总额的37%[8]。疫情后,出境游受限,境内免税店成为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的主要渠道,推动市场规模快速扩张。
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免税市场将保持高增速:
- 短期(2023-2025年):受益于海南离岛免税政策优化与境内游复苏,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0-2000亿元[3][8];
- 长期(2026-2030年):随着消费升级与政策持续支持,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770亿元,CAGR约22.6%[7]。
此外,中国免税市场占全球的比重将持续提升,2026年预计达到44.8%,成为全球最大的免税市场[6]。
二、政策环境:支撑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免税业务的发展高度依赖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通过放宽限制、优化布局、鼓励消费等政策,为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1. 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行业增长的“催化剂”
2020年7月1日,海南离岛免税新政实施,主要内容包括:
- 提高免税购物额度:从每人每年3万元提升至10万元;
- 扩大商品范围:增加电子消费品、酒类等品类;
- 优化购物流程:允许离岛前180天内购买,支持线上预订、线下取货。
新政实施后,海南离岛免税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海关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906亿元,销售件数1.25亿件,购物旅客1228万人次[6]。海南已成为中国免税业的“试验田”,预计未来两年将成为全球最大免税市场[3][10]。
2. 扩大内需战略:推动免税业转型升级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提出“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更好满足中高端消费品消费需求,促进免税业健康有序发展”[6]。政策支持下,免税店布局不断优化:
- 机场免税:主要布局在一线城市及旅游热门城市的机场(如北京首都、上海浦东);
- 离岛免税:海南全岛已开设10家离岛免税店,由5家市场主体经营[10];
- 市内免税:逐步扩大至更多城市(如杭州、成都),满足本地消费者需求。
3. 自由贸易区(港)政策: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通过设立自由贸易区(如海南自贸港、上海自贸区),扩大免税商品种类与范围,提高免税购物便利度。例如,海南自贸港允许免税店销售更多进口商品,降低关税成本,提升商品价格竞争力[7]。
三、竞争格局:龙头主导,多元化参与
中国免税业呈现**“龙头主导、多元化参与”**的竞争格局,主要运营商包括:
- 中国中免(601888.SH):绝对龙头,占据国内免税市场80%以上份额,2021年营收居世界首位[7][8];
- 深免集团:主要布局深圳及周边地区,拥有深圳宝安机场免税店等核心资产;
- 珠免集团:专注于珠海及粤港澳大湾区,拥有珠海拱北口岸免税店;
- 日上免税行:主要经营上海浦东、虹桥机场免税店,2017年被中免收购;
- 海南免税品经营公司:海南本地运营商,拥有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等资产[7]。
中国中免的竞争优势
作为行业龙头,中国中免的核心优势在于:
- 供应链体系:与全球1000多个品牌建立合作,拥有强大的采购与物流能力[8];
- 运营效率:旗下三亚国际免税城(全球最大免税商业综合体)的运营效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8];
- 营销与折扣:通过会员体系、促销活动(如“618”“双11”折扣)吸引消费者,提升客单价[8];
- 政策支持:作为国企,享有优先布局核心渠道(如机场、离岛)的优势[7]。
1. 公司基本情况
中国中免是中国旅游集团旗下核心企业,主要从事免税业务(占比超60%)、有税业务及旅游零售综合体运营[0]。公司2008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22年登陆香港联交所,搭建了国内、国际双融资平台[0]。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751.52亿元,股东权益551.99亿元[0]。
2. 财务表现(2025年上半年)
- 营收与利润:上半年实现总收入281.51亿元,同比增长32.8%;净利润25.99亿元,同比增长45.1%[0];
- 盈利能力:基本每股收益1.26元,稀释净资产收益率(ROE)4.65%[0];
- 业务结构:免税业务营收占比65%,其中海南离岛免税贡献了**40%**的总收入[0]。
3. 增长驱动因素
- 海南离岛业务:三亚国际免税城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5%,成为公司增长的核心引擎[0];
- 线上业务:旗下“cdf会员购”平台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50%,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明显[0];
- 国际化扩张:公司已在海外布局10家免税店(如香港、澳门、新加坡),2025年上半年海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0%[0]。
五、未来趋势:消费升级与政策驱动的长期增长
1. 消费回流:替代境外购物
随着疫情后出境游逐步恢复,境内免税店将继续替代境外购物,成为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的主要渠道。预计2025年,境内免税市场将承接1500亿元的境外消费回流[8]。
2. 线上线下融合:提升购物体验
线上免税购物(如中免的“cdf会员购”)将成为行业增长的新引擎,通过“线上预订、线下取货”“线下体验、线上复购”的模式,提升消费者购物便利度[4]。
3. 国际化扩张:参与全球竞争
中国中免等龙头企业将加速国际化布局,通过收购、合作等方式进入海外市场(如东南亚、欧洲),提升全球市场份额[7]。
4. 商品结构优化:从奢侈品到多元化
免税商品结构将从奢侈品为主向多元化转变,增加电子消费品、美妆、食品等品类,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4]。
结论
中国免税业务处于高速增长期,受益于政策支持、消费升级与出境消费回流,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张。中国中免作为行业龙头,凭借供应链、运营效率与政策优势,将保持领先地位。未来,线上线下融合、国际化扩张与商品结构优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趋势。
(注:文中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及网络搜索[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