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2025年上半年机场行业现状,涵盖旅客吞吐量、财务表现及投资逻辑,重点解读上海机场、白云机场等核心标的的竞争力与风险因素。
机场作为民航业的核心基础设施,其业绩表现与宏观经济、航空需求密切相关。2025年以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及国际航线逐步恢复,民航业迎来恢复性增长:
A股市场中,**上海机场(600009.SH)、白云机场(600004.SH)、深圳机场(000089.SZ)**为机场行业核心标的,其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来自券商API)如下:
公司 | 2025年上半年营收(亿元) | 2024年上半年营收(亿元) | 同比增速 | 收入结构亮点 |
---|---|---|---|---|
上海机场 | 63.53 | 61.80 | +2.8% | 非航空性收入占比42%(广告、零售贡献大) |
白云机场 | 37.26 | 19.85 | +87.7% | 航空性收入增长110%(起降费、旅客服务费) |
深圳机场 | 25.28 | 20.10 | +25.8% | 货邮吞吐量增长8%(物流收入贡献提升) |
分析:白云机场增速最快,主要因2024年基数低(疫情影响)及2025年国际航班恢复(起降费收入增长120%);上海机场收入稳定,非航空性收入占比高,抗风险能力强;深圳机场依赖货邮及国内航班,增速适中。
公司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亿元)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亿元) | 同比增速 | 毛利率 | 净利率 |
---|---|---|---|---|---|
上海机场 | 11.99 | 5.20 | +130% | 23% | 18.9% |
白云机场 | 7.69 | -3.20 | 扭亏为盈 | 22% | 20.6% |
深圳机场 | 3.12 | 1.80 | +73% | 15% | 12.3% |
分析:
公司 | 2025年上半年ROE(摊薄) | 2024年ROE(摊薄) | 变化原因 |
---|---|---|---|
上海机场 | 7.19% | 4.69% | 净利润增长130%,净资产稳定 |
白云机场 | 4.11% | -6.03% | 扭亏为盈,净资产增加15% |
深圳机场 | 2.74% | 1.60% | 利润增长73%,净资产增加10% |
分析:上海机场ROE最高,因非航空性收入的高回报率;白云机场ROE恢复正增长,主要因航空市场恢复;深圳机场ROE最低,因毛利率低及净资产扩张(扩建项目投入)。
公司 | 国际航班起降量占比 | 国际旅客吞吐量占比 | 非航空性收入占比 |
---|---|---|---|
上海机场 | 30% | 28% | 42% |
白云机场 | 25% | 22% | 35% |
深圳机场 | 10% | 8% | 30% |
结论:国际航班占比越高,非航空性收入(如免税店、广告)占比越高,长期竞争力越强。上海机场的国际枢纽地位使其在非航空性收入上具备显著优势。
公司 | 在建项目 | 预计投产时间 | 产能提升幅度 |
---|---|---|---|
上海机场 | 卫星厅二期 | 2026年 | +30%(旅客吞吐量) |
白云机场 | T3航站楼 | 2027年 | +40%(起降架次) |
深圳机场 | 第三跑道 | 2026年 | +25%(货邮吞吐量) |
分析:白云机场的T3航站楼扩建将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航站楼之一,产能提升后,起降费及非航空性收入有望大幅增长;上海机场的卫星厅二期将强化其国际枢纽地位;深圳机场的第三跑道主要提升货邮能力,适合物流导向的发展策略。
机场行业正处于疫情后的恢复性增长期,枢纽机场(如上海、白云)因国际航班占比高、非航空性收入占比高,具备显著的长期竞争力。未来,随着产能扩张及非航空性收入的提升,枢纽机场的业绩将持续增长。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国际枢纽地位突出、产能扩张明确的公司,如上海机场(600009.SH)和白云机场(600004.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