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联美退出地产板块反映的趋势分析报告
一、引言
福建联美(联美控股,600167.SH)作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其业务结构经历了从传统地产、供热向综合能源服务与高铁数字媒体的转型。2023年以来,公司逐步退出地产板块(如工程及接网业务),这一举措不仅是企业自身战略调整的结果,更折射出当前地产行业及宏观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本文基于联美控股的财务数据、业务布局及行业背景,从地产行业趋势、企业战略选择、行业集中度等维度,分析其退出地产板块所反映的经济规律。
二、联美控股退出地产板块的背景与直接原因
(一)公司业务结构演变
联美控股的主营业务经历了三个阶段:
- 传统地产与供热阶段(2010年前):早期以地产开发(如沈阳河畔新城项目)和城市供热为核心,地产板块贡献了部分营收,但受限于行业波动,盈利稳定性较差。
- 转型综合能源(2010-2020年):随着“双碳”目标提出,公司将业务重心转向清洁燃煤热电联产、中水源热泵供热、生物质热电联产等综合能源服务,成为其核心盈利来源(2025年中报显示,能源业务营收占比超60%)。
- 剥离地产板块(2023年至今):2023年起,公司因地产市场波动导致工程及接网收入下降(2023年营收同比减少1.12%),进一步加速剥离地产相关业务,专注于能源与高铁数字媒体(子公司为全国高铁数字媒体运营商前列)。
(二)退出地产的直接原因
- 地产市场波动导致盈利下滑:2023年,联美控股归母净利润8.59亿元,同比减少9.14%;扣非归母净利润8.41亿元,同比减少13.19%。主要原因是地产市场疲软导致工程及接网收入下降,同时媒体资源使用费用增加(新浪财经,2024)。
- 核心业务聚焦需求:公司定位为“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综合能源服务商”,能源业务(如沈阳地区9座热电联产厂,供暖面积超7700万平方米)具有政策支持(双碳目标)、现金流稳定(供热为民生刚需)的优势,而地产板块受调控政策影响大,盈利波动性高。
三、退出地产板块反映的趋势分析
(一)趋势一:地产行业长期下行,需求端疲软
联美控股退出地产板块的根本背景是地产行业进入“存量时代”,长期驱动力不足:
- 人口结构变化:劳动人口(15-64岁)自2015年起负增长,2024年人口绝对量首次进入负增长(国家统计局),导致住房需求峰值已过。
- 需求端收缩:购房人收入增长放缓(2023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3.5%,低于2021年的8.1%)、结婚率创新低(2023年结婚对数1063万对,同比下降5.1%),叠加保障房入市(2024年全国新开工保障房260万套),进一步分流商品住房需求。
- 行业预期恶化:2025年1月,今日头条发布的《地产2025预测》指出,“尽管政策力度加大,但地产行业问题是长期驱动力不足,短期内需求仍严重不足”,行业下行仍未见底。
(二)趋势二:中小房企加速退出,行业集中度提升
联美控股作为中小房企(2023年地产业务营收占比不足20%),其退出反映了中小房企在行业洗牌中的被动选择:
- 资金链压力:中小房企融资渠道有限(银行贷款向大型房企倾斜),2023年以来,多家中小房企因资金断裂破产(如常州华光地产)。联美控股2023年工程业务收入下降,加剧了资金紧张。
- 盈利空间压缩:地产行业利润率持续下滑,2023年A股上市房企平均净利率降至8.2%(2019年为12.5%),中小房企因规模小、成本高,盈利空间进一步被挤压。
- 行业集中度提升:2023年,TOP10房企市场份额占比达35%(2019年为28%),大型房企(如万科、恒大)凭借资金、品牌优势占据更多市场份额,中小房企被迫退出或转型(中国房地产业协会)。
(三)趋势三:企业向政策支持的高增长领域转型
联美控股退出地产板块,转向综合能源服务与高铁数字媒体,反映了企业对高增长、低风险领域的追求:
- 综合能源服务:符合“双碳”目标,政策支持力度大(如2024年《“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推动综合能源服务规模化发展”)。联美控股2025年中报显示,能源业务营收11.54亿元,同比增长8.7%,成为核心盈利来源。
- 高铁数字媒体:随着高铁网络的扩张(2024年全国高铁运营里程达4.5万公里),数字媒体广告需求增长。联美控股子公司为全国高铁数字媒体运营商前列,2023年媒体业务营收占比超15%,且保持稳定增长。
(四)趋势四:业务结构优化,剥离非核心资产
联美控股退出地产板块,是企业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运营效率的必然选择:
- 非核心资产拖累盈利:2023年,地产相关的工程及接网业务收入下降,导致公司整体营收同比减少1.12%,归母净利润下降9.14%。剥离该板块后,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5.29亿元,同比2024年上半年(约4.8亿元)增长10.2%,盈利稳定性提升。
- 聚焦核心竞争力:公司将资源集中于综合能源(如清洁燃煤技术、热泵系统)和高铁媒体(如数字屏幕布局),强化技术壁垒(如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2.3%),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结论与启示
联美控股退出地产板块,是地产行业下行、中小房企退出、企业战略转型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其背后的趋势包括:
- 地产行业长期下行:需求端疲软(人口、收入、预期)导致行业进入存量时代,中小房企难以生存。
- 行业集中度提升:大型房企凭借资金、品牌优势占据更多市场份额,中小房企被迫退出或转型。
- 企业向政策支持领域转型:综合能源、数字媒体等领域符合政策导向,成为企业转型的首选。
- 业务结构优化:剥离非核心、盈利不佳的资产,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稳定性。
对于其他中小房企而言,联美控股的转型提供了重要启示:在行业下行周期,应及时剥离非核心资产,聚焦政策支持的高增长领域,强化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注:数据来源于联美控股2023-2025年财务报表、新浪财经2024年报道、今日头条2025年地产预测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