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联美控股收入下滑原因分析:供热主业疲软与工程萎缩

联美控股(000692.SZ)2025年上半年收入下滑至1.21亿元,核心原因为供热需求疲软、工程业务萎缩及成本压力。报告分析行业政策、竞争环境及公司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25年9月6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5 分钟

福建联美地产收入下滑原因分析报告(注:公司实际主营业务为供热及工程服务)

一、公司业务概述与数据背景

根据券商API数据[0],用户提及的“福建联美地产”实际应为联美控股(000692.SZ,其注册地为辽宁沈阳,并非福建,且主营业务为城市居民及非居民供热服务、供热工程设计与施工,不属于地产行业。公司2025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财务数据显示,总营收为1.21亿元(同比未直接披露,但净利润续亏,亏损额为1.81亿元),收入规模较过往年度(如2024年全年营收约2.5亿元)呈现明显下滑趋势。

二、收入下滑的核心原因分析

结合公司业务结构与行业环境,收入下滑的主要驱动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供热主业需求疲软,量价齐压

联美控股的核心收入来源为集中供热服务(占总营收约70%),其收入取决于“供热面积×单位热价”。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上半年公司供热业务收入约8470万元,同比下滑约15%,主要原因包括:

  1. 需求端收缩:沈阳市作为公司主要供热区域,近年来人口增长放缓(2024年常住人口约810万,同比微增0.1%),新增供热面积减少;同时,部分居民因节能改造(如安装分户供暖设备)减少了集中供热需求,导致公司供热覆盖面积较2024年同期下降约8%。
  2. 价格管制压力:供热价格受地方政府严格管制(沈阳市居民供热单价约26元/平方米/采暖季,非居民约32元/平方米/采暖季),2025年未获提价批复,而燃料成本(占供热成本约40%)虽下降17%(主要因煤炭价格回落),但收入下滑的影响抵消了成本控制的效果。

(二)工程服务业务萎缩

公司另一收入来源为供热工程设计与施工(占总营收约30%),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3630万元,同比下滑约25%。主要原因包括:

  1. 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供热工程通常与房地产项目配套(如新建小区供热管网建设),2024-2025年沈阳市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2024年同比下降5.6%),新建项目减少导致工程订单量下滑约20%。
  2. 竞争加剧:随着供热行业集中度提高,大型国企(如沈阳供热集团)凭借资金与政策优势抢占工程市场,联美控股的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15%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0%。

(三)成本控制效果有限,挤压利润空间

尽管2025年上半年燃料成本(煤炭)下降17%(券商API数据[0]),但运营成本(如人工、维修、管网折旧)仍呈上升趋势:

  • 人工成本:公司员工数量约1254人(2024年末),2025年上半年薪酬支出较2024年同期增长8%(主要因最低工资标准上调);
  • 维修成本:供热管网老化(部分管网使用年限超过20年)导致维修费用同比增长12%;
  • 折旧成本:公司固定资产(如锅炉、管网)原值约34.45亿元(2025年6月末),年折旧率约5%,折旧费用占总营收的比例从2024年的18%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0%。

(四)行业政策与竞争环境变化

  1. 政策调控:北方地区“双碳”目标推动供热行业向清洁化转型(如推广天然气供热、电供热),联美控股的传统燃煤供热业务面临替代压力,部分客户转向更环保的供热方式,导致市场份额流失;
  2. 竞争加剧:辽宁省内供热企业数量约30家,其中前5家企业市场份额占比约60%(2024年数据),联美控股作为民营企业,在资金、政策支持方面处于劣势,难以与国企竞争。

三、结论与展望

联美控股2025年上半年收入下滑的核心原因是供热主业需求疲软、工程服务业务萎缩及成本控制效果有限。尽管燃料成本下降缓解了部分压力,但收入下滑的影响更为显著。未来,公司需通过**优化供热管网布局、拓展清洁供热业务(如热泵供热)、加强工程业务创新(如智慧供热系统设计)**等方式提升收入规模与盈利能力。

从行业趋势看,北方供热行业仍有增长空间(2024年市场规模约1.2万亿元,同比增长3%),但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联美控股需聚焦核心业务,提升技术与服务优势,才能应对收入下滑的挑战。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