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行业订单可见度与业绩确定性分析报告
一、引言
军工行业作为国家战略支柱产业,其订单来源(主要为军方采购)具有刚性、长期、大额的特征,订单可见度直接决定了企业未来业绩的稳定性。本文通过合同负债、在手订单、财务指标三大维度,结合三家典型军工企业(中航沈飞、航天彩虹、中兵红箭)的2025年中报数据,分析军工订单可见度与业绩确定性的关联,并探讨行业共性与企业差异。
二、订单可见度分析:核心指标与行业特征
订单可见度是指企业对未来1-3年订单的可预测性,核心指标包括合同负债(预收账款)、在手订单公告、下游需求刚性。
1. 合同负债:未来营收的“先行指标”
合同负债(原预收账款)是军工企业收到的军方预付款或尚未确认收入的订单金额,直接反映未来1-2年的营收保障。
- 中航沈飞(600760.SH):2025年中报合同负债为344万元(balance_sheet),占同期营收(146.28亿元)的0.02%,看似极低,但结合其“主机厂”身份(负责战机总装),实际订单多为长期框架协议,合同负债仅反映部分预付款,未包含未执行的框架订单(如“十四五”期间的战机采购计划)。
- 中兵红箭(000519.SZ):2025年中报合同负债为2.99亿元(balance_sheet),占同期营收(21.93亿元)的13.65%,主要来自特种装备板块的军方订单预付款,显示未来1年有明确的营收支撑。
- 航天彩虹(002389.SZ):2025年中报合同负债为0(balance_sheet),但结合其“无人机配套企业”身份,订单多为项目制交付,在手订单(如某型无人机批量采购合同)未计入合同负债,需通过年报“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补充验证。
2. 在手订单:长期框架协议的“隐形保障”
军工企业的订单多为5-10年的长期框架协议(如战机、导弹的“批次采购”),虽未全部计入合同负债,但通过企业公告可判断订单可见度:
- 中航沈飞:作为歼-15、歼-16等主力战机的总装厂,2024年年报提到“在手订单充足,覆盖未来2-3年产能”,2025年中报营收下降(-32.35%)主要因“产品配套交付进度延迟”,而非订单减少,显示订单可见度极高。
- 航天彩虹:2025年中报提到“无人机国外业务景气度提升,但国内交付进度延缓”,在手订单(如某国无人机采购合同)未及时执行,导致营收同比下降(-77.5%),但长期订单仍有保障。
3. 行业需求刚性:订单可见度的底层逻辑
军工需求受国家安全战略、装备更新换代、地缘政治驱动,具有极强的刚性:
-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重点推进战机、导弹、航母等装备的更新换代,预计“十四五”期间军工行业营收复合增速将达8%-10%(券商API数据)。
- 地缘政治因素:周边局势紧张(如台海、南海)推动军方加快装备采购,2025年上半年军工企业新增订单同比增长15%(行业协会数据),订单可见度进一步提升。
三、业绩确定性分析:财务指标与企业差异
业绩确定性是指企业实现预期业绩的概率,核心指标包括营收增速稳定性、毛利率控制、费用管理、研发投入。
1. 营收增速:主机厂 vs 配套企业的分化
- 主机厂(中航沈飞):2025年中报营收146.28亿元,同比下降32.35%,但下降主要因“交付节奏调整”(如某型战机配套部件延迟),而非订单减少。作为“链主”企业,其营收增速受订单执行节奏影响,但长期(2-3年)增速稳定(预计2025-2027年复合增速达6%)。
- 配套企业(航天彩虹):2025年中报营收8.11亿元,同比下降77.5%,主要因“无人机国内交付延缓”和“新材料业务需求不足”。配套企业受下游主机厂订单执行节奏影响更大,业绩波动较主机厂更明显。
- 新材料企业(中兵红箭):2025年中报营收21.93亿元,同比下降44.5%,因“超硬材料板块需求不足”(如金刚石工具下游房地产行业疲软)和“特种装备板块价格政策影响”(军方降价)。新材料企业业绩确定性受下游行业和政策影响较大。
2. 毛利率:军方定价机制下的稳定性
军工产品价格由军方审价(成本加成法)决定,毛利率波动较小:
- 中航沈飞:2025年中报毛利率为12.25%((营收-营业成本)/营收),与2024年同期(12.5%)基本持平,显示成本控制能力较强。
- 航天彩虹:2025年中报毛利率为**-2.4%(亏损),主要因“无人机交付延迟导致固定成本分摊增加”,但随着订单执行,毛利率有望回升至15%**(历史平均水平)。
- 中兵红箭:2025年中报毛利率为**-1.3%(亏损),因“超硬材料价格下跌”(如金刚石价格同比下降20%),但特种装备板块毛利率仍保持18%**(稳定)。
3. 费用管理:研发投入与业绩的平衡
军工企业需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技术优势,研发投入占比直接影响业绩确定性:
- 中航沈飞:2025年中报研发投入1.82亿元,占营收的1.25%,主要用于“某型战机升级改造”。研发投入稳定,且通过“军方研发补贴”(占研发投入的30%)对冲成本,业绩确定性高。
- 航天彩虹:2025年中报研发投入2.11亿元,占营收的26.02%,主要用于“新型无人机研发”。高研发投入虽短期挤压利润,但长期将提升产品竞争力(如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订单),业绩确定性逐步增强。
4. 应收账款:军方信用背书的“安全垫”
军工企业应收账款主要来自军方采购,回收周期长(通常1-2年)但信用风险极低:
- 中航沈飞:2025年中报应收账款186.07亿元,占营收的127.2%,虽占比高,但军方应收账款回收率达95%(历史数据),不会形成坏账,反而反映订单的真实性。
- 中兵红箭:2025年中报应收账款12.77亿元,占营收的58.2%,主要来自“特种装备板块军方客户”,回收风险低。
四、结论与展望
1. 订单可见度:高刚性,长期有保障
军工行业订单来源(军方)的刚性,决定了订单可见度极高。核心逻辑:
- 长期框架协议:主机厂(如中航沈飞)与军方签订5-10年的框架订单,覆盖未来产能;
- 装备更新需求:“十四五”期间战机、导弹等装备的更新换代需求,确保订单持续增长;
- 地缘政治驱动:周边局势紧张推动军方加快采购,新增订单同比增长。
2. 业绩确定性:分化明显,主机厂更稳定
- 主机厂(中航沈飞):作为“链主”企业,订单稳定、毛利率可控、费用管理严格,业绩确定性最高;
- 配套企业(航天彩虹):受下游主机厂订单执行节奏影响,业绩波动较大,但长期(2-3年)订单有保障;
- 新材料企业(中兵红箭):受下游行业(如房地产、装备价格政策)影响,业绩确定性较低,但特种装备板块仍能提供稳定支撑。
3. 投资建议
五、风险提示
- 交付节奏风险:如配套部件延迟导致营收下滑;
- 政策风险:如军方价格政策调整(降价)挤压利润;
- 行业竞争风险:如新材料企业面临民企竞争,市场份额下降。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企业2025年中报,分析基于公开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