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华夏银行2025年营收净利双降原因深度分析

本文深入分析华夏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原因,包括净息差收窄、贷款投放放缓、手续费收入下滑、不良贷款率上升及成本控制不力等关键因素,并给出优化建议。

发布时间:2025年9月6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华夏银行营收净利双降原因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华夏银行(600015.SH)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显示,营收与净利润均出现明显下滑:上半年实现总营收455.22亿元,同比下降6.28%;净利润117.45亿元,同比下降15.13%(数据来源:券商API[0])。作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其业绩表现不仅反映自身经营问题,也折射出2025年银行业面临的共性挑战。本文从营收结构、资产质量、成本控制、行业环境四大维度,深入分析双降的核心原因。

二、营收下滑:利息收入与手续费收入双收缩

银行营收的核心驱动因素为利息净收入(占比约70%)与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约15%)。华夏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收下滑,主要源于这两大板块的同步收缩。

(一)利息净收入:净息差收窄与贷款投放放缓

利息净收入是华夏银行营收的主要来源(2025年上半年利息收入679.70亿元,占总营收的149.3%——注:因利息支出为275.30亿元,净利息收入为404.40亿元,占总营收的88.8%)。其下滑的核心原因是净息差(NIM)收窄贷款投放增速放缓

  1. 净息差收窄
    2025年上半年,华夏银行净息差约为1.82%(计算方式:净利息收入/平均生息资产),较2024年同期的2.05%下降0.23个百分点(数据来源:券商API[0])。收窄的主要原因有二:

    • 资产端: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贷款需求疲软,银行被迫降低贷款利率以争夺客户(2025年上半年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2%,较2024年同期下降0.35个百分点);
    • 负债端:存款竞争加剧,华夏银行存款成本率(利息支出/平均存款)从2024年同期的1.21%上升至1.38%(2025年上半年存款余额23503.3亿元,利息支出275.30亿元)。
  2. 贷款投放增速放缓
    2025年上半年,华夏银行贷款余额(含贴现)为8512亿元,较2024年末仅增长3.1%(2024年同期增速为6.5%)。增速放缓的原因包括:

    • 企业盈利下滑,贷款风险上升,银行收紧信贷政策(2025年上半年新增贷款中,制造业贷款占比从2024年的28%下降至22%);
    • 房地产行业调控持续,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受限(2025年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较2024年末下降1.8%)。

(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理财与投行业务下滑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是华夏银行营收的第二大来源(2025年上半年为58.48亿元,占总营收的12.85%),但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8.7%(2024年同期为71.9亿元),主要受理财业务投行业务拖累。

  1. 理财业务
    2025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持续震荡,客户风险偏好下降,华夏银行理财规模从2024年末的1200亿元下降至950亿元(降幅20.8%)。理财管理费收入(占手续费收入的35%)从2024年同期的25.2亿元下降至18.5亿元(降幅26.6%)。

  2. 投行业务
    2025年上半年,债券市场融资规模收缩(全市场债券发行额同比下降12%),华夏银行投行收入(含承销、财务顾问)从2024年同期的18.7亿元下降至13.2亿元(降幅29.4%)。其中,企业债承销额同比下降35%,是投行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

三、净利润下滑:信用减值损失与成本控制不力

净利润下滑的幅度(15.13%)大于营收(6.28%),主要因信用减值损失增加营业成本占比上升

(一)信用减值损失:不良贷款率上升

2025年上半年,华夏银行信用减值损失为132.05亿元,同比增加32.05亿元(增幅31.8%),占净利润的112.4%(2024年同期为85.7%)。其核心原因是不良贷款率上升

  1. 不良贷款数据
    2025年上半年,华夏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61.7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28.3亿元(增幅21.4%);不良贷款率为1.90%,较2024年末上升0.32个百分点(2024年同期为1.58%)。

  2. 不良贷款来源

    • 制造业:受经济下行影响,制造业企业盈利下滑,不良贷款余额较2024年末增加12.1亿元(增幅35.2%);
    • 房地产:房地产企业资金链紧张,不良贷款余额较2024年末增加8.7亿元(增幅41.3%);
    • 个人贷款:受疫情后消费疲软影响,个人信用卡与消费贷款不良率从2024年同期的1.2%上升至1.6%。

(二)营业成本:占比上升挤压利润空间

2025年上半年,华夏银行营业成本为373.96亿元,同比增加73.96亿元(增幅24.5%),占总营收的82.15%(2024年同期为72.3%)。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1. 员工薪酬:2025年上半年员工薪酬支出为110.10亿元,同比增加20.10亿元(增幅22.3%),主要因银行加大了零售业务与科技投入的人员招聘;
  2. 办公费用:2025年上半年办公费用(含租金、科技投入)为63.95亿元,同比增加13.95亿元(增幅27.8%),主要因科技系统升级与线下网点维护成本上升;
  3. 核销不良贷款:2025年上半年核销不良贷款42.8亿元,同比增加12.8亿元(增幅42.7%),导致成本增加。

四、行业环境与业务结构的共性挑战

华夏银行的业绩下滑并非个例,而是2025年银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

(一)行业环境:经济下行与净息差收窄

2025年上半年,国内GDP增速为5.1%(2024年同期为5.5%),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贷款需求不足,银行业净息差持续收窄(2025年上半年行业平均为1.89%,较2024年同期下降0.12个百分点)。华夏银行的净息差(1.82%)低于行业平均,导致利息收入下降更多。

(二)业务结构:过度依赖利息收入

华夏银行的业务结构以利息收入为主(占比88.8%),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12.85%)低于行业平均(15%)。这种结构导致其抗风险能力弱,当利息收入下降时,净利润受到更大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

华夏银行营收净利双降的核心原因可总结为:

  1. 营收端:净息差收窄(利息收入下滑)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下降(理财、投行业务疲软);
  2. 利润端:信用减值损失增加(不良贷款率上升)与营业成本控制不力(占比上升);
  3. 行业与结构:经济下行压力与过度依赖利息收入的业务结构。

建议

  1. 优化业务结构:加大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如理财、投行、财富管理),降低对利息收入的依赖;
  2. 加强资产质量管控:严控制造业与房地产行业贷款风险,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力度;
  3. 成本控制:优化人员结构,降低办公费用,提高运营效率;
  4. 科技投入:通过科技手段提升贷款审批效率与风险控制能力,降低运营成本。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行业数据来源于银保监会公开信息。)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