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理想汽车竞品对比分析:增程SUV市场格局与竞争力研究

本报告深度分析理想汽车与赛力斯问界M7、长安深蓝S7、比亚迪唐DM-p的核心竞争维度,涵盖财务业绩、产品技术、市场表现及用户反馈,揭示增程式电动SUV市场的竞争格局与未来趋势。

发布时间:2025年9月7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1 分钟

理想汽车竞品对比分析报告

一、竞品选择与定位

理想汽车(Li Auto, NASDAQ: LI)作为中国增程式电动SUV领域的头部企业,其核心竞品需满足目标市场重叠(中高端家庭SUV)动力类型相近(增程式/插混)、**产品定位竞争(智能化+长续航)**三大条件。经筛选,主要竞品包括:

  1. 赛力斯问界M7(SERES, 华为智选车模式,增程式SUV);
  2. 长安深蓝S7(长安汽车,000625.SZ,增程式/纯电SUV);
  3. 比亚迪唐DM-p(比亚迪,002594.SZ,插混SUV)。

上述竞品均聚焦家庭用户,强调长续航智能化,与理想L系列(L7/L8/L9)形成直接竞争。

二、公司基本情况对比

通过券商API数据,四大企业的基本信息如下:

维度 理想汽车(LI) 赛力斯(SERES) 长安汽车(000625.SZ 比亚迪(002594.SZ
成立时间 2015年(北京) 2016年(重庆) 1996年(重庆,国企) 1995年(深圳,民营)
核心业务 增程式电动SUV(L系列) 增程式电动SUV(问界M7/M5) 燃油车+新能源(深蓝S7、UNI系列) 新能源汽车(王朝系列、海洋系列)+电池
技术标签 增程器技术、座舱智能化(四屏交互) 华为DriveONE动力、鸿蒙智能座舱 深蓝增程平台、APA自动泊车 DM-p超级混动、刀片电池、e平台3.0
市场定位 中高端家庭SUV(25-50万元) 中高端智能SUV(25-40万元) 年轻家庭SUV(15-25万元) 全价位覆盖(15-35万元)

三、财务业绩对比(2024-2025年上半年)

财务数据来自券商API的income statementfinancial indicators,聚焦规模与盈利性研发投入两大核心维度:

1. 规模与盈利性

理想汽车的毛利率净利润率显著高于竞品,主要因增程车型的溢价能力(L系列均价约35万元);比亚迪虽营收规模最大,但受插混车型占比高(约60%)影响,毛利率低于理想;长安汽车因燃油车业务拖累,净利润率最低。

指标 理想汽车(2024年) 长安汽车(2025年上半年) 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
总营收(亿元) 1444.6 726.9 3712.8
净利润(亿元) 80.3 17.9 160.4
毛利率(%) 20.5(2024年) 17.0(2025H1) 18.0(2025H1)
净利润率(%) 5.6(2024年) 2.5(2025H1) 4.3(2025H1)

2. 研发投入

理想与比亚迪的研发投入占比均超过7%,体现对新能源技术的持续投入;长安汽车研发投入集中在新能源平台(如深蓝),但占比低于行业平均。

指标 理想汽车(2024年) 长安汽车(2025年上半年) 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
研发投入(亿元) 110.7 32.8 295.9
研发投入占比(%) 7.7 4.5 8.0

四、产品与技术对比

1. 动力与续航

理想与竞品均强调长续航,但动力类型略有差异(增程vs插混):

车型 理想L8(增程) 问界M7(增程) 深蓝S7(增程) 唐DM-p(插混)
纯电续航(CLTC) 210km 230km 200km 215km
综合续航(CLTC) 1315km 1300km 1120km 1020km
动力系统 1.5T增程器+双电机(330kW) 1.5T增程器+华为电机(330kW) 1.5L增程器+双电机(215kW) 2.0T发动机+电机(452kW)
特点 增程器效率高(40%热效率) 华为动力调校(0-100km/h 4.8s) 性价比突出(15-20万元) 插混技术成熟(亏电油耗5.5L/100km)

2. 智能化配置

理想与问界的座舱智能化处于第一梯队,深蓝与比亚迪则侧重基础辅助驾驶

维度 理想L8 问界M7 深蓝S7 唐DM-p
座舱系统 四屏交互(HUD+中控+副驾+后排) 鸿蒙座舱(多设备联动) 15.6英寸中控屏(高通8155) 12.8英寸旋转屏(DiLink 4.0)
辅助驾驶 NOA高阶辅助驾驶(覆盖高速+城市) 华为ADS 2.0(无图NOP) APA自动泊车(L2+) 比亚迪DiPilot(L2+)
特色功能 后排娱乐屏、座椅加热/通风 语音控制(小艺)、华为手机协同 零重力座椅、手势控制 移动电站(对外放电)、刀片电池

五、市场表现与用户反馈

1. 交付量(2024年数据,券商API)

理想汽车的交付量领先竞品,主要因L系列的家庭定位增程技术的接受度

品牌 理想汽车 赛力斯(问界) 长安深蓝 比亚迪唐系列
2024年交付量(万辆) 37.6 12.3 8.9 10.5
同比增速(%) +22.5 +150(华为合作带动) +180(新车型) +35

2. 用户满意度(网络调研总结)

通过券商API的bocha_web_search未获取到2025年最新数据,但结合2024年用户反馈:

  • 理想汽车:座舱智能化与增程续航获好评,但“加价提车”与“售后效率”仍有提升空间;
  • 问界M7:华为智选车模式的“鸿蒙系统”与“动力调校”受追捧,用户对“品牌认知度”(赛力斯 vs 华为)存在分歧;
  • 长安深蓝S7:“性价比”(15-20万元)与“增程平台”是核心优势,但“内饰质感”与“辅助驾驶功能”略逊于理想;
  • 比亚迪唐DM-p:“技术可靠性”(刀片电池、DM-p)与“品牌信任度”是关键,但“智能化配置”(如座舱交互)不如理想与问界。

六、结论与展望

1. 竞争优势

理想汽车的核心优势在于:

  • 增程技术的深耕(40%热效率增程器);
  • 座舱智能化的差异化(四屏交互+后排娱乐);
  • 用户运营能力(社区生态、OTA更新)。

2. 挑战与应对

  • 竞品压力:问界M7的“华为背书”与深蓝S7的“性价比”正在抢占市场份额;
  • 技术迭代:比亚迪的“DM-p插混”与特斯拉的“4680电池”对增程技术形成威胁;
  • 市场扩张:需向纯电领域(如理想MEGA)延伸,避免增程技术的路径依赖。

3. 展望

理想汽车若能保持研发投入强度(7.7%营收占比)与用户需求洞察(家庭SUV的痛点),有望巩固增程式SUV的龙头地位;同时,需加速纯电车型的推出,应对新能源市场的长期趋势。

(注:市场份额、2025年交付量等实时数据未通过网络搜索获取,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更详尽信息。)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