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璞泰来研发投入与专利增长趋势分析 | 新能源电池技术布局

本报告分析璞泰来(603659.SH)研发投入增长35.2%对专利活动的影响,涵盖负极材料、自动化装备及复合集流体领域的技术布局与行业竞争策略,揭示其专利数量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

发布时间:2025年9月7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5 分钟

璞泰来研发投入与专利活动趋势分析报告

一、引言

璞泰来(603659.SH)作为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及自动化装备领域的龙头企业,其专利数量增长是反映技术创新能力与长期竞争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尽管本次未获取到直接的专利数量统计数据,但通过研发投入强度、业务布局扩展及行业竞争环境的综合分析,可推断其专利活动的趋势性特征。本报告基于券商API数据([0])及公司公开信息,从研发投入、技术布局、行业对比等维度展开分析。

二、研发投入强度:专利增长的核心驱动

研发投入是专利产出的基础。根据璞泰来2025年半年报([0]),公司上半年研发支出(rd_exp)达4.03亿元,同比增长35.2%(2024年上半年为2.98亿元),研发投入占比(研发支出/营业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5.1%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5.7%。结合历史数据(2023年研发支出为6.8亿元,同比增长41.7%),可见公司研发投入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从研发投入的结构看,公司研发聚焦于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如复合集流体、新型PVDF粘结剂、纳米氧化铝)及自动化装备(高速双面涂布机、中后段设备)。这些领域均为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技术壁垒高,研发投入的增加直接指向专利申请的扩张——例如,复合集流体作为下一代电池的关键材料,其工艺优化(如铜铝箔的复合技术、表面处理)需大量专利保护;自动化涂布机的高速化、智能化升级(如精度控制、效率提升)也需通过专利构建技术壁垒。

三、业务布局扩展:专利覆盖的广度提升

璞泰来的业务布局从早期的负极材料(占2025年上半年收入的42%)扩展至涂覆隔膜、铝塑包装膜、复合集流体等多品类,且自动化装备业务(涂布机、中后段设备)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1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1%。业务的多元化推动了专利覆盖的广度提升

  1. 负极材料领域:公司通过“石墨化+碳化”一体化产能建设,优化负极材料的循环寿命、容量等性能,相关工艺改进(如高温处理技术、杂质控制)需专利保护;
  2. 自动化装备领域:高速双面涂布机的“双工位同步涂布”技术、“在线检测系统”等创新,已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此类技术的专利申请量随业务增长而增加;
  3. 新型材料领域:复合集流体(铜铝复合箔)的“真空镀铜技术”、“界面结合工艺”等,是公司未来的增长引擎,相关专利布局已启动(通过研发投入的倾斜可推断)。

四、行业竞争环境:专利战略的必要性

新能源电池行业处于技术快速迭代阶段,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均通过专利布局构建竞争壁垒。璞泰来作为“材料+装备”一体化服务商,需通过专利保护其技术成果:

  • 负极材料:全球负极材料市场集中度较高(CR5约60%),公司需通过专利(如高容量石墨、硅碳复合负极)保持市场份额;
  • 自动化装备:涂布机是电池生产的核心设备,公司的“高速涂布技术”需专利保护以防止竞争对手模仿;
  • 新型材料:复合集流体、新型粘结剂等下一代技术,专利布局直接决定公司未来的行业地位。

五、结论与展望

尽管未获取到直接的专利数量数据,但研发投入的高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同比增长35.2%)、业务布局的多元化(从负极材料扩展至复合集流体、自动化装备)及行业竞争的需求,均指向璞泰来专利数量的持续增长趋势。

未来,随着公司“一体化产能建设”(如江苏溧阳、四川宜宾的生产基地)及“前瞻性技术布局”(如固态电池材料、氢燃料电池装备)的推进,专利数量将进一步提升,成为支撑公司长期业绩增长的核心资产。

(注:本报告基于现有数据推断,若需更精准的专利数量统计,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券商专业数据库中的专利数据。)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