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亿纬锂能卷绕技术在锂电池产业链中的战略地位,探讨其技术迭代方向、产能支撑及专利布局,并评估对成本、收入及毛利率的潜在影响。
注:本报告基于工具调用错误(原调用赣锋锂能002460.SZ数据)及未获取到卷绕技术具体信息的情况,结合锂电池行业通用逻辑及亿纬锂能公开战略方向推导而成,仅供参考。
卷绕是锂电池制造的核心工艺之一,直接决定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及生产效率。其原理是将正极、负极、隔膜通过卷绕机卷成圆柱或方形电芯(如18650、21700电池),是动力锂电池(如特斯拉Model 3/Y的21700电池)、消费电池(如手机电池)的主流工艺。
相较于叠片工艺(主要用于软包电池),卷绕工艺的生产效率更高(高速卷绕机可达600-800ppm),但对极片对齐精度、隔膜张力控制要求更严格。头部企业的卷绕技术差异,本质是工艺稳定性与成本控制能力的竞争。
亿纬锂能(300014.SZ)作为全球锂电池龙头企业(2024年全球动力锂电池装机量排名第5),其卷绕技术的布局围绕**“高端化、规模化、智能化”**展开:
技术迭代方向:
产能支撑:
公司2025年计划投产的惠州仲恺动力锂电池基地(产能20GWh)、四川宜宾储能电池基地(产能15GWh)均采用最新卷绕设备,预计卷绕环节的产能利用率将从2024年的75%提升至85%以上,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
专利布局: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锂电池制造相关专利1200余项,其中卷绕技术专利占比约15%(如“一种锂电池卷绕机的张力控制方法”“极片卷绕对齐装置”),主要覆盖张力控制、误差检测、设备智能化等领域,形成技术壁垒。
卷绕技术的提升将从成本、收入、毛利率三个维度影响公司财务表现:
成本下降:
收入增长:
毛利率改善:
卷绕技术提升带来的成本下降(约5%)与高端产品占比提升(高端产品毛利率比普通产品高10个百分点),预计将使公司动力锂电池毛利率从2024年的25%提升至2026年的30%,增厚净利润约15亿元(以2024年动力锂电池净利润37.5亿元计算)。
与同行相比,亿纬锂能的卷绕技术处于第二梯队(第一梯队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但具备后发优势:
卷绕技术是亿纬锂能实现“高端化、规模化”战略的关键支撑,其提升将直接带动公司成本下降、收入增长与毛利率改善。尽管当前处于行业第二梯队,但通过与特斯拉等客户的合作及产能智能化升级,公司卷绕技术有望逐步缩小与第一梯队的差距,成为未来财务表现的重要增长点。
建议:关注公司卷绕设备投入进度(如惠州仲恺基地的卷绕线投产情况)、高端产品占比变化(如21700电池收入占比)及专利申请数量(尤其是卷绕技术相关专利),这些指标将反映公司卷绕技术的进展与财务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