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璞泰来设备自给率对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的影响,涵盖战略意义、业务布局及行业对比,揭示其材料+装备双轮驱动的核心竞争力与未来展望。
设备自给率是指企业自行设计、生产的设备占其生产经营所需总设备的比例,是衡量企业垂直整合能力、技术自主可控性及成本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新能源电池材料企业而言,设备自给率的提升具有多重战略价值:
璞泰来(603659.SH)作为“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自动化设备”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其设备业务主要聚焦于锂离子电池生产的核心装备(如高速双面涂布机、自动化组装线等)。尽管公开数据未直接披露设备自给率,但可通过以下维度间接推断其自给能力及战略导向:
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报([0]),其主营业务涵盖“负极材料、涂覆隔膜、PVDF及粘结剂、复合集流体、铝塑包装膜”等材料业务,以及“自动化工艺装备及智能制造体系”的装备服务。设备业务作为公司“材料+装备”双轮驱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收入规模虽未单独披露,但从“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及自动化设备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定位来看,设备自给是支撑材料业务的关键环节(如涂布机是涂覆隔膜生产的核心设备,自行生产可确保工艺参数的精准性)。
从财务数据看,公司2025年6月末固定资产原值为88.32亿元(其中机器设备占比约60%-70%,[0]),在建工程余额70.29亿元(主要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及装备产能扩张项目”)。结合公司“一体化产能建设”的战略(2023年年度报告提及),在建工程中的设备投资(如涂布机生产线、自动化装配线)将逐步转化为自有设备产能,支撑材料业务的扩张(如2025年上半年涂覆隔膜产量同比增长15%,[0])。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4.0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69%([0]),主要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及装备的技术开发”。结合公司“平台型企业”的定位,研发投入中必有一部分用于设备的自主设计(如高速涂布机的精度提升、智能制造系统的开发),以确保设备与材料工艺的协同优化(如涂覆隔膜的涂层均匀度依赖涂布机的稳定性)。
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的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均通过设备自给提升竞争力。璞泰来作为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负极材料市占率约15%,涂覆隔膜市占率约20%,[0]),设备自给率的提升是其巩固市场地位的必然选择。例如,公司的“高速双面涂布机”已获得下游客户(如宁德时代、LG化学)的认可,说明其设备技术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具备自给能力。
尽管璞泰来具备设备自给的能力,但以下因素可能影响其自给率的提升速度:
尽管缺乏直接的设备自给率数据,但从璞泰来的战略定位、业务布局及财务投入来看,其设备自给率处于行业较高水平(预计在60%-80%之间,主要覆盖核心设备如涂布机、自动化组装线)。未来,随着公司“一体化产能建设”的推进(如江苏溧阳、四川宜宾的产能基地),设备自给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至80%以上,强化其“材料+装备”的协同优势,巩固在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
注:本报告基于公开财务数据及行业逻辑推断,设备自给率的具体数值需以公司未来披露的专项数据为准。